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写作指导学写游记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写作指导学写游记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2 21:5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单元写作指导
学 写 游 记
第五单元
目录
学习导航
01
技巧指导
02
思路解析
03
学习导航
1. 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 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 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技巧指导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游记。
游记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前者则宜简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联作用即可。那么,写作游记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 交代清楚游踪
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会忽东忽西,来回交叉,甚至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便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也会给读者留下一个较清晰的完整印象。
2. 认真观察抓特征 
“走马观花”式地对旅游景点进行游览,是抓不住旅游景点的特征的。观赏景物,要全身心地调动自己的眼、鼻、口、手、耳,去看、去闻、去尝、去摸、去听。把美景融入心中,留意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见闻,一草一木、一楼一物、一石一沙、一人一事的具体特征就会清晰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就能避免写游记时出现不知所云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毫无目的地进行写作的尴尬局面。课文《壶口瀑布》着力描写瀑布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人气势,让人读来心灵震撼。
3. 选准角度讲层次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点,都是以一定的“形体”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对它们进行描绘时,就得选好观赏的角度。而怎样的角度才称得上是“好”角度? 这要根据具体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但不管怎样,所选的角度应该要能够揭示具体旅游景点的特征。至于层次,只要能够按照“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的顺序对具体的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描述,我们的游记自然就会有层次感了。
4. 写景状物融真情 
山川美景美不胜收,多少文人墨客为多娇的江山而折腰,泼墨挥毫,留下传世佳作。我们的游记同样要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东西来写,写出景观的特色和文化蕴含。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在对旅游景点进行精细描绘的过程中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写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景才不是“死”景。例如在《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所写的冰
塔林的景物,就是经过作者选择的,融入了主观的情感,表现出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小;作者常常在描写之后直接发表议论和抒情,表达景物带给自己的震撼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更是“画外”之音,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5. 藻饰语言求优美 
对于游记而言,语言的优美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游记语言的
形象性和生动感,引用相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或者文人墨客的诗文名句,有助于增加游记语言的文采。而写作手法运用得巧与不巧,则主要看这种手法是否有助于写出旅游景点的特征,是否有助于我们充分地表情达意。
思路解析
作文题目1:
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写作指导1:
草尖的露珠,树林的光影,峻峭的山峰,潺湲的河流,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象,美不胜收。如何把一处风景写得有特点、有生命?
首先,要在自己游览过的景点中选取一个印象最深的点作为描写对象。
其次,选择一个定点,调动各种感官做好观察。世间万物皆有个性,自然风景各具神韵。它们有颜色、味道、质地、
形状等各方面的特征,只有调动感官去观察,才能领略到该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也才能从多个角度描写出一幅立体的图画,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
第三,请一定带着欣赏的目光去凝视。有人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万物皆有情,凝视,就是带着你的心,去探知,去融入,去酝酿,去想象,这样就能接纳和感知眼前景物的内在神韵,从而将自己的感受融于写景之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最后,安排好顺序,写出景物的层次。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中间到四周,或由四周到中间。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例文1】
秋天的西山
秋天的西山是美丽的。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站在半山腰上抬头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远望田野,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照射下黄得发亮。风吹过,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煞是好看。近看峻峭秀气的山峰,满山的橘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诱人
的橘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更加艳丽,叫人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吃一口。俯瞰西山脚下,是一望无垠的太湖,望去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山坡上的草,已经枯萎变黄,恰似给山穿上一件金黄色的外衣;红叶此时最为惹眼,它充满激情和活力,火红火红的,好像要燃烧起来,可谓锦上添花。弯弯曲曲的小路旁盛开着点点金色的傲霜秋菊,更为西山增添了勃勃生机。
作文题目2:
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欣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2:
游记就是以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来描绘山水风景、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及抒发内心情怀的一种文章。它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沿途景物的描写,以及游览者的感受。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前者则宜简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联作用即可,不必将游览行动巨细无遗地叙述出来。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以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应该注意的是,游记与一般的写景文章不同,要做好“选”“画”“串”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步“选”。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如果通通写进游记,文章肯定会冗长烦琐。所以同学们要选择那些最能突出景点风格的景物。第二步是要将景“画”活。不同的风景区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险峻、黄山奇秀等。在描写时,同学们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特色,写出神
韵。第三步,同学们还必须突出时间或空间线索,或由高到低,或由远到近,或由物到人,或移步换景,将精美景物巧妙“串”连起来。这样,结构才会浑然一体,内容也会锦上添花。
另外,写作时,同学们不要刻意在“游”上下功夫,而要用心于“记”上,要突出个人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内心的特殊感受交融在一起。
【例文2】
飘荡在纯净的丽江
若说西湖的平静无澜似内涵丰厚的词人,太湖的烟波浩渺如风姿绰约的美妇,那么在我的眼中,丽江更像是在深闺中尚未出嫁的少女,带着单纯清澈的眼神,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
沿着丽江古城的青石板路踽踽独行,尽管身边喧嚣熙攘,但听着脚板与青石的叩击声,我的心中无比宁静,只想一辈
子都住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像远古的生存方式。哪怕艰苦,哪怕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只要能与这石板路、青石桥、清澈流水为伴,天天微风拂面,我就已经无憾了。
怀着如斯心情信步于此,无须多虑下一步应踏向何处,只要与这秀美相伴就不必再言。不怕迷路,因为无论何时,古城的古朴民风自会指引我哪里才是归途。而现在,只需要抽出平日生活中宝贵的几个小时来平静游览,就已足够。
途中经过无数小店,里面的东西价廉物美,让人爱不释手。早已没有了如此冲动,想要买下许多东西,哪怕带回去无用,但现在拽在手上,就无论如何都不想放下。可买下很多东西终归是不可能的,再三权衡,买了一条带着复古风格的手链,戴在纤细的手臂上,略略大些,手链沿着手臂上下滑动,链上的装饰物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我却怎么也不会感到心烦。正如这古城,总是热闹而不焦躁。
清澈的水流,不带一丝污浊。河底的幼鱼,灵活地摆动着鱼尾,轻轻巧巧地拨动着一朵水花从我身边游过。看着它们的时候,我的嘴角忍不住带着笑,像是看着刚出生的婴儿,心头荡起一波温柔。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极可爱的造句:“鱼儿游过了,水很活泼。”我想,也只有孩童的心性才会具有这么特别的想象吧!同样,也只有怀着孩童般未曾受到污染的心灵静静观赏,才会发现丽江古城的美丽。
生活中的有些事总归是身不由己的,但我庆幸的是,还有丽江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我平静下来,甚至安于生活在这里。每一天,只要能看着这古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每一座石桥就好。
作文题目3:
参观一处纪念馆(或博物馆、展览馆),以《参观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参观记。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3:
(1)参观时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记录,作为写作的素材。
(2)参观过程中看到的东西不可能全都写进作文中,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参观的目的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在适当的地方,要点出你所得到的教益或受到的启发。
【例文3】
参观上海博物馆
一个周日的上午,我们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参观了上海博物馆。
巍峨、壮观的上海博物馆坐落在繁华的市中心,与自然博物馆隔路相望。步入博物馆大门,我们来到一楼古代青铜馆。这里陈列的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讲解员向我们介绍道: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青铜器工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它以造型雄伟、细致考究闻名于世……”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我的心早已飞到那一件件艺术珍品面前。
走进第一陈列室,这里陈列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青铜器——鼎。有一座名叫“大克鼎”的鼎,是西周时期铸造的,距今几千年了。它造型古朴,沉稳坚实。鼎口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腹略鼓而垂,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
随着队伍前行,我们又参观了第二、第三陈列室,然后来到了第四陈列室。这里陈列的是青铜器中的珍品,它们小巧玲珑,雕刻精细。我最喜欢的是陈列在橱窗中间的一只“小公牛”。它的名字叫“牺尊”,铸于春秋晚期。它整个外形像一只威武的小公牛,鼻孔里有个吊环,两个硬邦邦的牛角神气地翘着,很惹人喜爱,四个粗壮的蹄子支撑着全身,你不细看真会以为它是一头勇猛的小公牛呢。其实,它只是一只装饰性的温酒壶。
望着这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古代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用血汗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物,他们真了不起啊!
接着,我们走进了二楼陶瓷陈列室。陶瓷工艺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时,就有了用黏土烧制成的陶盆,这项技艺一直流传到现在,至今仍然被广泛地使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陶瓷珍品,如秦始皇兵马俑、景德镇瓷器等。
最后,我们登上三楼参观中国历代绘画馆,欣赏了各朝代画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鸟、人物。我最喜爱元代画家钱选的名作《蹴鞠图》。画面展现了宋朝王室贵族踢球的情景。画中六人的面部表情逼真,各不相同,有的皱眉,有的急躁,有的冷笑,真是活灵活现啊!
下午三点多钟,在老师的再三催促下,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