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整理与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整理与复习-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02 21:3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整理与复习:
加法的故事(数学绘本教学)
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掌握加法的意义、算法以及应用,初步构建加法知识的框架。
通过绘本教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
教学重点:
在学习活动中,主动运用加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构建加法知识的框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板书贴纸、微视频、制作绘本的材料20套。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这节数学课有点与众不同,我们要边听故事边学数学,孩子们喜欢吗?不过,既然是数学课,老师先提一个要求,有这样一句话,叫“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那我们这节课就要用数学的耳朵听故事,听一听故事中包含了哪些数学知识。大家能做到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简单的交流,让学生明白了本堂课的教学特点,同时也提出了学习的要求:“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耳朵听故事”。
绘本教学,用加法知识解决问题。
播放音视频片段一:科恩准备捐出多少本故事书?
师:听到这里,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抽生回答,并进行评价)
师:科恩准备捐出多少本故事书呢?请用算式表示出来。(学生独立在作业本上完成,并抽生说算式,教师及时板书)
同桌合作:1、说一说,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式里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互学、展学,教师根据学生生成进行点拨,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互学、展学活动,感知加法的基础知识:“为什么要用加法”巩固了加法的意义,知道将两部分“合起来”的时候可以用加法,体现的是算理;“算式里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建立数学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培养孩子的符号意识;“你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学生回顾了加法的算法。用问题做导向,让学生快速唤醒加法已有知识,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播放音视频片段二:琼斯带来了多少张贴纸?
师:琼斯带来了多少张贴纸,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啊?(9+3=12)
抽生回答,提出质疑:“其中1个还是签过名的”,有同学写出的算式是9+1+3=13,你认为哪个算式是对的,哪个算式是错的,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引导学生将问题聚焦到对“其中”的理解上。
师小结,看来不是所有的数都能用来计算啊。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题意是一项比较难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突出关键词“其中”,让学生明白“其中”的一张,是包含在9张之中的,我们在加9的过程中,这1张已经加进去了,如果再加上1,这里的1就被重复加了。同时,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里,他们觉得,在解决问题中,所有的数据都是有用的,都要参与计算,而这样的认知是形式化的东西,教师这里的设计就是要打破这样的错误认知。
播放音视频片段三:南茜带来了多少泰迪熊?
师:请你帮南茜算一算,她带来了多少只泰迪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抽取有写综合算式的学生。
师:比一比,这个小朋友写的算式与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能看懂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理解连加的算式)
师:你还能像这样写出其他的连加算式吗?(拓展,交换加数的位置,学生可以写出多个连加算式)
师小结:看来加法不仅可以把两部分合起来,还可以将三部分合起来,甚至……我们接着往下听。
【设计意图】:前面学生已经建构的“将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的模型,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加法模型的补充和外延,不但可以将两部分合起来,还可以将三部分合起来,甚至将更多的部分合起来,从中学生能感受到加法的本质是合起来。
播放音视频片段四:竖式计算
师:妈妈说要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有没有好办法,让大家一下子就看得出是个位加的个位,十位加的十位呢?
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并强调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相同数位对整齐。
【设计意图】:在加法计算中,学生知道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的计算方法,但在横式计算中,总会有一些学生因为没有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而导致计算错误。因此,竖式计算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让我们“看得出”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梳理汇总,形成知识框架。
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全部都是加法算式)
师:对、所以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名字,叫《加法的故事》 (板书课题)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及以前的学习,你能想到哪些与加法相关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合起来、算法、连加、解决问题、名称、减法等等)
小结:当然,随着我们的学习,我们会学到更多关于加法的知识。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根据学生的生成,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加法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就是在构建一个个的知识体系。
动手实践,学做“数学绘本”。
师:像这种蕴含数学知识的图画故事书叫“数学绘本”,你们想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数学绘本吗?
播放微视频。
实践活动:以同桌为单位,利用老师提供的工具,制作一本简单的数学绘本(课后完成)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通过学生自己制作数学绘本,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
全课总结
孩子们,你们喜欢今天的课吗?为什么?
师: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只要孩子们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好了,今天的数学课就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