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和号》教案
教材分析:《鼓和号》是一首法国民歌,F大调,3/4拍,复乐段结构,歌曲的节奏平稳,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以具有推动性的大跳音程起句,并有级进平稳的旋律接下去,弹性与抒情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最后一句完全改变了前面句法的进行方式,改用跳进音程波浪式旋律,从属七和弦的分解进行到主和弦完满地结束了全曲。译词很有儿童特点,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用夸赞的口气炫耀自己“会唱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习演唱歌曲的自信,表达对歌曲的喜爱和赞美。
2.用拍手、拍手臂等方式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3.在音乐律动、接龙游戏、歌唱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乐句间轻快跳跃与优美舒展的对比。
教学重点:体验四三拍的律动变化,用歌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唱准跳跃性音程的旋律,用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课型:歌唱课
授课年级:一年级
教学内容:湘教版第二册第八课《鼓和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欢迎来到朱老师的音乐课堂
新课教授
1、旋律聆听,跟着老师一起做律动。
(利用拍手、拍手臂、拍手臂,引导孩子感受三拍子的律动及强弱规律)
2、带词聆听,感受歌曲。
师;跟随音乐律动,感受一下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善于聆听的耳朵,并能从旋律中感受歌曲的情绪】
设问聆听
听辨“咚哒哒”在歌曲中出现的次数。
2、观察“咚哒哒”的旋律,并学唱。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专注聆听,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直观的感受《鼓和号》的强弱规律】
旋律接龙
朗读歌词
完整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三、音乐小知识
1、你们知道什么是鼓和号吗?
四、变化形式——多样演唱
1、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演唱,巩固歌曲,培养合作能力。】
五、回顾知识——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