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04 08:5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1 有理数的乘方 ( http: / / www..cn )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故事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 ( http: / / www..cn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2.难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3.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注意区别-an与(-a)n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问题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拉面吗?认真观看视频后完成表格
对折次数 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面条的根数
从第二个开始用×法式子表示为
问题2:对折n次就有n个2相乘,即,像这样的式子表示起来很复杂,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的记法呢
师生活动: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认真观看后,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出课题。
二、新知讲授
活动1:思考: 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a,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a·a·a.
a·a简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二次方).
a·a·a简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三次方).
猜想:4个a相乘呢?5个a相乘呢?100个a相乘呢?
一般的,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记作,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
1次方(幂)可省略不写,2次方(幂)又叫平方,3次方(幂)
又叫立方
( http: / / www..cn )
例如,在94中,底数是9,指数是4,94读作9的4次方,或9的4次幂,它表示4个9相乘,即9×9×9×9;
师生活动:类比平方,三次方的读法,四次方的读法,得出乘方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引入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同时板书问题答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活动2: 练习一:指出下列每个的底数和指数。
活动3: 想一想:请指出下列各组数的异同。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因为a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三、 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一、)填空
1.在中,15是__数,9是___数,读作_________
2.的底数是__,指数是___ ,读作_________
3.中,-6是___数,12是___数,读作________
4.的底数是___,指数是__,读作_________
5. 7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
6. X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
(二、)把下列乘法式子写成乘方的形式
1、2×2×2×2×2=_______
2、(-1)×(-1)×(-1)×(-1)×(-1)×(-1)=______
3、××× =_______
(三、)把下列乘方写成乘法的形式.
1. HYPERLINK "http://www.1230.org/" EMBED Equation.3 =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依次回答。
设计意图: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找到自信。乘法与乘方的互化,加深对有理数的乘方意义的进一步理解。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四、)计算
(1) (2) (3)
师生活动:教师板书,同时强调括号的作用。
(五、)快速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首先,学生动笔操作、回答计算结果。然后,分组讨论、交流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中可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能力,团队意识得到加强。
从例4和例5,你能发现正数的幂、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底数为正数时,不论指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其结果都是正数. 若底数为负数,当指数是偶数时,其结果是正数,当指数是奇数时其结果为负数.
实际上这可以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来确定,负因数是奇数个时,积为负数,负因数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因此,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非零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非零次幂都是0.
四、课堂小结
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a n表示n个a相乘的积.注意(-a)n与-a n 两者的区别及相互关系:(-a)n的底数是-a,表示n个-a相乘的积;-a n底数是a,表示n个a相乘的积的相反数.当n为偶数时,(-a)n与-a n互为相反数,当n为奇数时,(-a)n与-a n相等.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47页习题1.5第1题,第48页第11、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