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满分秘籍
一、排泄
1. 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 途径:
(1)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2)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3. 排泄不同于排遗:排遗是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434657541275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形成尿的场所:左右各一,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 有贮尿的作用
尿道: 排尿的通道
三、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 四种液体成分的比较:
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
血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
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尿的形成
四、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满分加练
1.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的原因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
C.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D.尿液的排出途径是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2.猪的肾周围颜色较深的部分以及位于肾内侧凹陷处的结构分别是( )
A.肾皮质 肾盂 B.肾盂肾 皮质
C.肾髓质 肾盂 D.肾盂 肾髓质
3.研究人员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猪肾脏移植人体手术,这台手术为解决移植器官短缺问题带来曙光。下列关于肾脏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脏是储存尿液的器官 B.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
C.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而每天的排尿量约1.5升,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膀胱的贮存作用
5.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
C.肾小球与肾小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滤过
D.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6.肾就像精密的过滤器,健康人每天将人体内的血液过滤数百次,同时产生尿液。如图为肾形成尿液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的基本单位,由②③④构成
B.血浆中的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过滤到肾小囊腔
C.原尿中的葡萄糖可以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血浆中尿素的浓度高于尿液中尿素的浓度
7.请判断①~⑤的正确顺序是( )
①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
③血液流经入球小动脉
④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⑤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①④⑤ D.③②①⑤④
8.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
9.某人的尿量是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这个病人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输尿管
10.血尿素氮(BUN)是血液中尿素含量的一项生理指标,血检常规值为8~26mg/dL。某人被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能作为医生诊断依据的BUN数值应该是( )
A.4mg/dL B.15mg/dL C.26mg/dL D.35mg/dL
11.下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有,“-”表示无),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 )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甲
+
-
-
乙
+
+
-
丙
+
+
+
A.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尿素 B.大分子蛋白质、尿素、葡萄糖
C.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
12.关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表皮的生发层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产生新细胞
B.皮肤被划破后感到疼痛,说明已伤及生发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C.真皮内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
D.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参与体温调节
13.我们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同时产生一些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有尿素、二氧化碳等
B.代谢废物经肾、皮肤、肺等器官排出体外
C.排出尿液有利于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尿液比原尿少是因为原尿中大量废物被重吸收
14.如图曲线是甲、乙两人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甲、乙两人都没有糖尿病,其中①、②、③表示肾单位结构,④是肾脏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人的尿中,_______(填“甲”或“乙”)有葡萄糖,原因是[___]_______发生病变,导致_______能力变弱,葡萄糖进入尿液。
(2)从③流出的液体叫_______,进入[___]_______,经_______流入膀胱,膀胱中尿液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尿意,在大脑支配下由尿道排出尿液,其中膀胱在这个反射的反射弧中是_______结构。
(3)经过[___]、[___]、[___]的共同作用,肾静脉比肾动脉中的_______减少。①发生病变时,尿中会出现_______。
15.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表格中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取自肾脏的不同部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甲
90
8
0.1
0.03
0.72
乙
98
0.03
0.1
0.03
0.72
丙
96
0
0
1.8
1.1
(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____________,主要是由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的。
(2)图中[5]内的血液与[4]内的血液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有尿酸、_________等。
(3)分析表中三种液体成分与含量的变化,你认为液体乙取自图中的[___]内。判断的理由是该液体含有______________。
(4)由表可以判断液体丙为______________,液体丙中葡萄糖含量为0,这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A正确;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通透性增大,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会滤过到肾小囊中,但由于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和蛋白质,这些物质会随尿液排出体外,B正确;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蛋白质的浓度增高,养料含量有变化,而氧气没有变化,还是动脉血,C错误;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肾中形成的尿液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贮存,当膀胱内贮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再在大脑的支配下,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D正确。
2.答案:A
解析:肾的结构包括肾皮质、肾髓质和肾盂三部分,构成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主要分布在肾的浅层,即肾皮质内,所以肾的纵剖面肾皮质的颜色较深,是肾小球集中的部分。肾盂位于肾内侧凹陷处,呈漏斗状。
3.答案:D
解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A错误;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B错误;血液流经肾小球的路径是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都流动脉血,C错误;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能够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全部重新吸收回血液,故尿液中不含葡萄糖,D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80升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选C。
5.答案:B
解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会发生过滤(滤过)作用,一部分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内,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留在血管中,因此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不变,B错误。
6.答案:D
解析:血液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尿素被浓缩,尿液中尿素浓度高于血浆中尿素的浓度。
7.答案:D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故①~⑤的正确顺序是:③血液流经入球小动脉;②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①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⑤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与蛋白质、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④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故答案为:D。
8.答案:D
解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①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②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因此从③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尿液)与②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的成分相比较,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选项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选项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葡萄糖含量为0。选项C,①内液体是尿液,甲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因此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没有把葡萄糖全部重吸收。选项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原尿和④内液体尿液中都含有葡萄糖。
9.答案:C
解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被重吸收回血液,导致尿量增多,血液中的水分减少。所以某人的尿量是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这个病人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肾小管。
10.答案:D
解析:血尿素氮是我们检查肾功能的一项生理指标。蛋白质是人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以后,氮的代谢产物,转化成尿素,排出体外,主要是通过肾排泄,如果尿素氮过高,在体内不能及时的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在体内浓度过高,是有害的,所以血液当中尿素氮的浓度间接地反映肾的排泄功能。当急性肾衰竭时,体内的血尿氮素会高于正常值,因此D项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原尿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与血浆相比,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因此甲是大分子蛋白质;尿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和尿素,与原尿相比,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因此乙是葡萄糖,丙是尿素。
12.答案:B
解析: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中有感受刺激的感觉神经末梢,有使皮肤柔韧、有弹性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还有参与调节体温的血管。皮肤被划破后感到疼痛,说明已伤及真皮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13.答案:D
解析:A、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尿素等,正确。
B、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排出尿液;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排出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C、排尿不仅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正确。
D、尿液比原尿少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大部分水重新吸收进入血液的缘故,错误。
故选:D。
14.答案:(1)甲;③;肾小管;重吸收
(2)尿液;④;肾盂;输尿管;感受器
(3)①;②;③;氧气、尿素、无机盐、水、葡萄糖等;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解析:(1)甲的③肾小管发生了病变,导致重吸收能力变弱,葡萄糖进入尿液,所以甲的尿中含有葡萄糖。
(2)③是肾小管,流出的液体叫尿液,进入④肾盂,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当膀胱中的尿液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产生尿意,膀胱在这个反射的反射弧中是感受器。
(3)尿的形成要经过①肾小球和②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③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又重吸收回血液中,其中氧气和葡萄糖被组织细胞利用,故其在肾静脉中比在肾动脉中少。①肾小球发生病变时,尿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15.答案:(1)肾单位;1、2、3
(2)尿素
(3)2;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
(4)尿液;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解析:(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1肾小管、2肾小囊和3肾小球构成。
(2)5是肾静脉,4是肾动脉,血液流经肾脏后,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酸、尿素等物质减少。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过滤(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据分析可知,液体乙为原尿,取自2肾小囊,理由是液体乙含有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
(4)由(3)分析可知,液体丙为尿液,液体丙中葡萄糖含量为0,这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