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文档属性

名称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06 12:2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先秦诸子论德八则 一、字词
1.给下列标红色的字注音:
忿思难??fèn???nàn  不处也??chǔ???  
人之所恶也 wù 恻隐之心? cè   弘毅 hóng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难? 处? 恶? 重
3.区分形似字?:
?? 测(cè)厕(cè)
侧(cè)恻(cè)? ?????????????????????????????
??? 点击思维:1.《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是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思想创始人。
2.《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合著。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二、文学常识3.《荀子》是荀况及其门人所著。荀子名况,战国时期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4.《老子》也称《道德经》,道家主要经典。老子,春秋时期人,道家思想创始人5.《墨子》主要记录墨子言行及讲学内容。墨子,本名翟,鲁国人。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文学常识三、读书,翻译
1.重点词语的翻译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理解内容 君子 有九 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 难, 见 得 思 义。 品德高
尚的人思考,
考虑做事严肃认
真,敬业。灾难,危害可得的物
质利益道义脸色 神情,
态度 译:说话要忠诚老实,做事要认真敬业,有了疑惑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在气愤时要想到患难和后果,见到可得的利益要想一想是否合乎道义。译:品德高尚的人有九个方面的问题要思考:观察事
物要想着看明白,听别人说话要想着听清楚,与别人
相处要想着脸色要温和,神情态度要恭敬。气愤课文分析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九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则1、重点词句的翻译 2、内容:3、你对其中哪一思有深刻体会,结合自己实际
谈一谈?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这想要凭借,依靠道义或合乎道义的方法享有卑贱,指地位低下憎恶,不满意摆脱译:富与贵,这是人们想要得到的,如果不是凭借道
义得到富贵,品德高尚的人是不会享有它的;译:但如果不是凭借道义得到富贵,品德高尚的人是不
会借以摆脱贫贱的。译:贫与贱,这是人们所憎恶的,提出求取富贵要凭借道义。第二则:1、重点词句的翻译2、内容:课文分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 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也能,能够同时占有生命道义译: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这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
就舍弃鱼,选择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得到的,道义,也是我想要得到的,
如果这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选择道义。想要课文分析 第三则 1、重点词句的翻译 5、内容:谈论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要舍生取义。2、从这则中演化出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舍生取义 3、“舍生取义 ”是孟子提出的关于道德选择的要求,
那么他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应“舍生取义 ” ? 当生命与道义不能够同时享有时4、为了说明以上这个道理,孟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以鱼和熊掌的价值取向为喻。恻隐 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译:同情苦难者的心思,人人都有;憎恶邪恶事物的心思,人
人 都有;恭敬待人的心思,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思,
人人都有。有同情苦难者的心思,就是“仁”;有憎恶邪
恶事物的心思,就是“义”;有恭敬待人的心思,就是“礼”;
有明辨是非的心思,就是“智”。同情处在困苦
患难中的人都羞耻,厌恶对人尊敬正确课文分析第四 则1、重点词句的翻译2、内容:人的内心体现出的品德。/阐述仁义理智的内涵3、既然“仁义礼智”人皆有之,为什么人又有善恶优劣
之分呢? 这是因为,有的人为利益所诱,不能保持自己的
操守,丧失了本来具有的美德;有的人不为利益所动,
守正不移,就成了品德高尚的人。君子 养心 莫 善于 诚,
致 诚则无它事矣, 唯 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陶冶自己的
思想性情没有
什么 比……更好、
更重要诚心诚意达到就了只要恪守奉行译:品德高尚的人要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
修养,没有比诚心诚意更重要的了。达到诚心诚意,就
无须做别的事情,只要恪守仁爱,奉行道义就可以了。课文分析第五则1、重点词句的翻译2、内容:恪守仁爱,奉行道义就是诚心诚意。
(谈君子致诚须守仁行义)志不 强 者智不达;言不 信者行不果 意志坚强的人通达说话守信用成果译:意志不坚强的人,不能充分发挥他的聪明
才智,说话不讲信用的人他所做的事情也不能
成功。 课文分析第六则1、重点词句的翻译2、内容:谈意志与才智,诚信与成功的关系。3、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摘8个字回答)志强智达,言信行果。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 道 远.
仁以为 己任, 不亦重 乎?
死而后 已, 不亦远乎? 有志之士心胸宽广,
坚志坚强道路把……作为不也是……吗?停止
译: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心胸宽广,坚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的
责任重大,要走的道路很遥远。把施行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
不是很重大吗?一直奉行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才停止,要走的道
路不是很遥远吗?课文分析第七则1、重点词句的翻译2、内容:谈士应具有的思想品德。3、从这则中演化出两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天下 莫 柔弱 于 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 以 易 之。但是因为来代替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冲击坚强的东西,
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来代替它。没有比课文分析1、重点词句的翻译 论述以柔克刚的道理。3、内容:2、攻坚强者莫能胜于水,为什么? 水外表虽柔弱,但它能经年累月,持续不断,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能够无坚不摧。4、作者在论述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比喻,第八则知识卡补充:一、一词多义:
任重而道远:路程????
不以其道得之:途径、方法。
是非之心:正确
是人之所欲也:这
二者不可得兼:能,能够???
不以其道得之:得到。??????
貌思恭:恭敬,有礼。
恭敬之心:谦逊。 二、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宾语前置:唯仁之为守
?????????? ?唯义之为行
2.否定词前置:莫之能胜
《陋室铭》中的倒装句:
3.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何陋之有? 深入探 求 本文所选的八则,反映了先秦诸子在义利、仁爱、信诚、意志等方面的看法。我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有些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如诚心、廉耻、坚忍等,有些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些道德规范,在今天是否还有积极意义?说说你的认识。 质询疑点
1.本文语言特色?
语言凝练、意蕴深远。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把深刻的道理论述的浅显易懂。
2.如何理解孟子所倡导的“义”?
“舍生取义”是孟子关于道德修养选择的要求,与孔子:杀身成仁“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