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仿真模拟冲刺标准练(六)(word版含答案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仿真模拟冲刺标准练(六)(word版含答案带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03 06: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仿真模拟冲刺标准练(六)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有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
B.衰老细胞内染色收缩,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呼吸速率减慢
C.大肠杆菌细胞增方式为无丝分裂,不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
D.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有利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2.即使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主要以无氧呼吸取代有氧呼吸产生ATP的现象称为瓦氏效应。下图是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中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代表载体蛋白,该蛋白在癌细胞膜上的数量比在红细胞膜上的少
B.②过程形成的五碳糖能转化为癌细胞合成DNA、RNA的原料
C.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癌细胞中催化该过程的酶的活性升高
D.与正常细胞相比,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合成的ATP数量更多
3.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酸检测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咽拭子法是从咽部擦拭取样,说明病毒能在细胞外繁殖
C.通过检测样本的核酸水平可以判断人体接种疫苗后免疫应答的水平
D.通过比较接种和未接种疫苗人群的感染率、重症率可以判断疫苗的保护效果
4.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调定点为37 ℃,某些病原体产生的致热原会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如图为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实线代表散热量,虚线代表产热量
B.ab阶段,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
C.bc阶段,骨骼肌战栗、皮肤中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使体温升高,进而达到新的体温调定点
D.de阶段,对高烧不退的病人,建议采用加盖棉被“捂汗”的方式来降低体温
5.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异不一定改变性状,但一定是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
B.人工诱变育种可明显提高有利变异的频率
C.同种生物表现出的相同性状,可能与遗传物质的关系不大
D.基因重组就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6.成立于阿拉善左旗月畔的公益组织致力于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防治,经过十多年努力,目前极耐旱的梭梭树在阿拉善地区已大量种植,使不断沙漠化的阿拉善成为了绿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阿拉善成为绿洲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初生演替
B.荒漠变为绿洲体现了人类活动能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梭梭树的种植对阿拉善地区的气候条件没有影响
D.随着演替的进行,梭梭树的生物量会持续增加
二、非选择题:共54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10分)某研究所就物质X对小麦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展开研究,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实验结果如表(fw表示鲜重,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回答下列问题:
测定项目 A组 B组
叶绿素a含量(mg·g-1fw) 25.4 20.50
叶绿素b含量(mg·g-1fw) 13.13 8.18
气孔导度(mmol·m-2·s-1) 0.25 0.07
光合速率(mmol·m-2·s-1) 31.37 14.27
(1)小麦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主要吸收    光。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                       。提取时需加入    保护色素不被破坏。
(2)实验中,B组小麦幼苗用含适宜浓度的物质X的培养液培养,A组小麦幼苗用                  培养。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物质X会导致小麦幼苗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已知大麦种子萌发会产生α 淀粉酶,α 淀粉酶能水解淀粉产生可溶性糖;6 甲基嘌呤是人工合成的RNA合成抑制剂,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调节物对大麦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仿真模拟冲刺标准练(六)
姓名:       班级: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得分
答案
请在答题区域内答题
29.
30.
31.
32.
我所选择的题号是:37.□ 38.□
(1)比较1、2、3曲线可知赤霉素对种子萌发有    (填“促进”“抑制”或“无关”)作用,脱落酸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与赤霉素    (填“对抗”“类似”或“无关”),脱落酸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                起作用的。
(2)根据以上分析,推测大麦种子萌发早期赤霉素和脱落酸的比例变化是        。
(3)糊粉层是胚乳的最外层组织,根据曲线1分析,去除糊粉层对α 淀粉酶产生的影响是        ,推测糊粉层细胞和α 淀粉酶的关系可能是            ,糊粉层细胞和赤霉素的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分)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召开,“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此次大会的主题。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生物多样性,其实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本身。结合下列实例,回答相关问题:
(1)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发现了雄性不育植株,这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栖息地遭到破坏是许多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丹顶鹤每年4~5月回迁至东北,秋季迁至江苏,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性。我国在江苏对丹顶鹤越冬栖息地进行了生态修复,属于对丹顶鹤进行    保护,通过改善栖息环境,提高其    是保护丹顶鹤的根本措施。
(3)我国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结合当地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特点,通过引入适合该地区的华北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等主要物种,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使塞罕坝林场由高原荒丘变成万顷林海。该过程提高了生态系统的    能力,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和    原理;该过程经历了群落的    演替,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32.(11分)番茄的花粉在花瓣开放前就已成熟,花开前两天就有授粉能力,这种开花习性决定了番茄属自花授粉的作物。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
甲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子一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乙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子一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甲、乙两组的亲本中表现型为         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相同。
(2)根据    组的杂交结果,可说明其满足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请设计最简便的方案予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只从番茄茎颜色的角度考虑,乙组的子一代在自然条件下再获得子二代,上下代进行比较,绿茎的比例将         。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分析,上下代    (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有同学发现生产面筋(小麦中的蛋白质)会产生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可以用来生产葡萄糖、酒精和醋酸。如图是某位同学设计的利用淀粉的流程。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节约成本,使微生物能重复使用,常采用    法固定微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定化细胞可以用海藻酸钠,其作用是           ,加热溶化后的海藻酸钠需冷却到室温才可以加入菌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操作还需要使用氯化钙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在无杂菌的条件下进行,对使用到的玻璃器具一般用    法灭菌。从生产酒精到生产醋酸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两个方面回答)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某转基因牛的生产技术流程如图。请回答:
(1)利用过程①的方法构建的基因文库是    (填“基因组文库”或“部分基因文库”);PCR技术大量扩增此目的基因的前提是                 ,以便合成引物;PCR扩增过程经过变性、复性和    三个步骤。
(2)转入生长激素基因的牛可通过乳腺细胞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过程②中,将目的基因与    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构建重组质粒,通过    法导入受精卵中,然后利用胚胎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项)技术手段获得转基因牛。
(3)该转基因牛进入泌乳期后,其分泌的乳汁中并未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为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代谢减慢,B错误;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增殖的方式,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增殖的方式为二分裂法,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由基因控制,有利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D正确。
2.B 据题中信息可知,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量较大,需要转运更多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其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较红细胞膜上的多,A错误;④过程代表有氧呼吸,在癌细胞内有氧呼吸受到抑制,控制该过程的酶的活性降低,C错误;与有氧呼吸相比,消耗等量葡萄糖,无氧呼吸合成的ATP数量较少,D错误。
3.D 核酸检测利用的是碱基互补配对原理,A错误;病毒在细胞内繁殖,B错误;通过检测样本的核酸水平可以判断被测人是否被病毒感染,C错误。
4.D 体温调定点上移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因此,图中虚线代表产热量,实线代表散热量,A正确;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B正确;bc阶段,产热增加的方式之一是骨骼肌战栗;散热减少的途径包括皮肤中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等,C正确;加盖棉被,不利于散热,对高烧不退的病人,如果加盖棉被“捂汗”,可能会加重发烧症状,D错误。
5.C 不可遗传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没有发生遗传物质改变,A错误;人工诱变育种是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式处理待选生物,能够有效地提高变异的频率,但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不能确定是否能提高有利变异的频率,B错误;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种生物表现出的相同性状,可能与遗传物质的关系不同,如豌豆的矮可能与遗传物质有关,也可能与环境中水肥的缺少有关,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6.B 阿拉善成为绿洲的过程是在具有一定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的,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A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梭梭树的种植能改善阿拉善地区的气候条件,C错误;随着演替的进行,极耐旱梭梭树的生物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减少,D错误。
29.答案:(1)类囊体薄膜(基粒) 红光和蓝紫 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碳酸钙 (2)等量不含物质X的培养液 (3)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减弱 气孔导度下降,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导致暗反应减弱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X对小麦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有无物质X,因变量是小麦幼苗的光合速率,通过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气孔导度等一些指标来体现。(1)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基粒)上,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碳酸钙具有防止色素被破坏的作用,故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的过程中,需加入碳酸钙来保护色素。(2)实验设计的原则有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自变量为有无物质X,实验组B组小麦幼苗用含适宜浓度的物质X的培养液培养,故对照组A组小麦幼苗用不含物质X的等量培养液培养。(3)本实验因变量是小麦幼苗的光合速率,通过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气孔导度等一些指标来体现。由表中数据可知X可以导致小麦幼苗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减弱和气孔导度下降,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导致暗反应减弱。
30.答案:(1)促进 对抗 抑制RNA的合成 (2)增大 (3)α 淀粉酶不再产生 糊粉层细胞是α 淀粉酶合成的地方 糊粉层细胞是赤霉素作用的靶细胞
解析:(1)分析曲线图可知,赤霉素可提高α 淀粉酶含量,表明其可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可抑制种子萌发,与赤霉素具有对抗作用,脱落酸的作用可能与6 甲基嘌呤作用类似,即抑制RNA的合成。(2)由图可知,大麦种子萌发早期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比例可能增大。(3)由坐标图可知去除糊粉层后,α 淀粉酶将不再产生,由此推测糊粉层细胞是α 淀粉酶合成的地方,也是赤霉素作用的靶细胞。
31.答案:(1)遗传(基因) 直接 (2)季节 就地 环境容纳量 (3)自我调节 协调与平衡 次生 方向和速度
解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塞罕坝林场由高原荒丘变成万顷林海的过程中经历了群落的次生演替,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组分增加,食物网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该过程说明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与速度进行。
32.答案:(1)绿茎缺刻叶 (2)乙 选择乙组亲本的紫茎缺刻叶植株进行自交,若后代(子一代)出现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9∶3∶3∶1,说明满足 (3)上升(增加、提高) 否
解析:设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代替,则(1)甲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乙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所以两组的亲本中表现型为绿茎缺刻叶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相同。(2)甲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不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都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而乙组的两对基因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不会出现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故根据乙组的杂交结果,可说明其满足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乙组亲本的紫茎缺刻叶植株进行自交,若后代(子一代)出现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9∶3∶3∶1,说明满足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3)乙组的后代紫茎(Aa)和绿茎(aa)各占一半,其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4和3/4。在自然条件下自交获得下一代,1/2Aa后代有1/8AA、1/4Aa、1/8aa,1/2aa后代仍为1/2的aa,汇总得到下一代为1/8AA、2/8Aa、5/8aa,aa绿茎的比例上升(增加、提高);计算得到A=1/4,a=3/4,其上下代之间A和a的基因频率不变,故上、下代之间没有进化。
37.答案:(1)包埋 细胞体积大,难以吸附或结合 (2)包埋细胞(或微生物或酵母菌和醋酸菌) 防止温度高导致微生物(或酵母菌和醋酸菌)死亡 促进海藻酸钠和微生物混合液形成凝胶珠(或作为交联剂) (3)干热灭菌 温度由18~25 ℃调整为30~35 ℃、氧气条件由无氧调整为有氧(或由密封调整为通入空气)
解析:(1)由于细胞体积较大,难以吸附或结合,通常细胞用包埋法固定化。(2)在包埋法固定细胞过程中,选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包埋细胞(或微生物或酵母菌和醋酸菌),为了避免温度高导致微生物(或酵母菌和醋酸菌)死亡,加热溶化后的海藻酸钠需冷却到室温才可以加入菌体。该操作还需要使用氯化钙溶液,其作用是促进海藻酸钠和微生物混合液形成凝胶珠(或作为交联剂)。(3)对玻璃器具一般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生产酒精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 ℃,生产醋酸的醋酸菌是需氧型的,进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 ℃,因此从生产酒精到生产醋酸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改变的是温度由18~25 ℃调整为30~35 ℃、氧气条件由无氧调整为有氧(或由密封调整为通入空气)。
38.答案:(1)部分基因文库 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碱基)序列 延伸 (2)乳腺蛋白基因 显微注射 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3)导入的目的基因未能表达或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反向连接
解析:(1)图示中生长激素基因是通过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的,故为部分基因文库。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由高温变性(90~95 ℃)、低温复性(55~60 ℃)、适温延伸(70~75 ℃)三个步骤构成一个循环。(2)过程②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若要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牛的乳腺细胞中表达并随乳汁分泌出来,需要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构建重组质粒。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将导入目的基因的受精卵在体外利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培养形成早期胚胎,并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将早期胚胎移入母牛体内孕育成转基因个体。(3)由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运载体不一定和目的基因进行结合,以及在结合目的基因时可能与运载体进行了反向结合,所以尽管在导入目的基因后检测到了受体细胞中含有运载体,但这样的受体细胞中并不会形成目的基因的产物。综上分析,若该转基因牛进入泌乳期后,其分泌的乳汁中并未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可能的原因是导入的目的基因未能表达或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反向连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