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7 10: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佛教传播看文化融合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理念
三国至隋唐五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认识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理解中华文化演进脉络的关键。这一段上承汉代下首先,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多元、多种文化全面繁荣,从历史发展的主线理解历史文化的发展特点师史纲的教学的立足点。面面俱到的知识学习无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而线索的提炼是主观的,因此教学必须基于教科书的宏观架构提炼主线。教科书将本课置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这一单元主题之中,可见从文化融合和大一统的视角观察文化发展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出发点,这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其次,教科书内容全面,史料丰富,基于主线取舍教材精选材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本课的内容涵盖宗教、艺术、科技、对外交流等多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值得挖掘的内容,但从单元主题的视角来说建立在对外交流基础上的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发展是本课最为重要的内容,以此为主线取舍教材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在这一时期的演进特点是本课设计的立足点。教科书提供的史料及其丰富,教学过程可充分利用教科书的资源。第三,知识教学固然重要,落实核心素养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主线的提炼本身就是历史的一种解释,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方法为基础的历史解释更有助于突出主题。将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放在历史的长时段中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在碰撞交流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最终形成多元一体文化的历史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教材的相关史料以涵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二、学情分析与设计思路
经过初中的学习,高一学生对于三国至隋唐的历史有所了解,已经初步接触了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文化现象,而对于重要概念的本质理解以及文化发展的规律特点是学生比较模糊的区域。离开了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历史规律的把握,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无以承载。以长时段看阶段历史、史料分析的方法等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急需提升的。
这一时段文化史的内容及其丰富,比较各方面的概念,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碰撞吸收中发展是最核心的阶段特征,尤以儒道佛三教的竞争与合流最为明显,教科书中这一内容占据的比重也最高。因此本课历史解释的重点是以宗教传播视角分析中华文化发展的特点。中华文化的演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课可以将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放在更长的历史时空中归纳其发展脉络,具体来说可从汉代儒学一尊到宋明以后儒学重新占据主流地位的过程来审视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演进的特点,培养学生用长时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一时期的历史资料极其丰富,利用实物史料、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尝试从作者立场、互证等角度分析史料并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地图、文献资料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条件,将魏晋南北朝阶段置于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分析儒道佛三教的发展演进特点,初步了解从不同的时空视角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佛教传入及与儒学融合的相关史料,认识中华文明是在碰撞融合中不断发展并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的。
3.分析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宗教文化发展的特点,初步解释“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发展趋势”这一历史结论,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宗教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
2.难点:认识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中华文化发展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及评价
1.导入新课:少林寺《三教圣像碑》图
材料(碑文正文):
唐肃宗皇帝赞
吾儒之师曰鲁仲尼
仲尼师聃
龙吾不知
聃师竺乾[竺干:古印度别称]
善入无为
稽首正觉
吾师师师
问题:从三教圣像碑可以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1)提炼图片的表层信息:儒道佛三教并存,三教中佛教处于中心地位;从“皇帝万岁”看到皇权独尊,宗教处于皇权的控制下。(2)从立场的角度阅读材料信息,《三教圣像碑》位于少林寺,作为佛教寺院必定突出佛教在三教中的历史地位。
评价要求:(1)能够从材料中提取三教并行及皇权至上的信息。(2)能够从碑文立场的角度认识碑文的内涵。
2.学习任务一:从史料认识佛教的传入
材料一:白马寺——汉明帝(57—75年在位)“永平求法”传说
材料二: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
——《三国志》卷三〇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中的《西戎传》
材料三:汉代丝绸之路图
问题设计:“永平求法”说和“伊存授经”说,哪一更为可信?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你能读出哪些有效的信息?
设计意图:(1)基于教科书史料适当增补材料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认识传说史料与文献史料的价值,理解仅凭孤证是无法确定佛教传入的时间的。(2)比较阅读史料,通过多则材料的比对提取有效信息,从三则材料可知汉代佛教已经传入、佛教传入的途径基本可信。
评价要求:(1)能够从材料中提取佛教传入的信息。(2)能够认识传说史料与文献史料的价值,并认识孤证无法证明佛教具体传入的时间。(3)在比较阅读史料的基础上通过互证提取有效信息,得出相对确定的佛教传入及其途径的认识。
3.学习任务二: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看佛教流传的原因
材料一: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问题:观察地图,分析与汉代相比魏晋南北朝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对社会思想会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从地理空看社会形势的变化,认识社会的分裂、少数民族的南下冲击了传统的大一统政治以及儒家思想的一尊地位。
材料二:“诸州郡县,于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躯),任其财用,不制会限。”
——《魏书》
材料三:正光以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
——《魏书》
问题:阅读材料,从中可以看出佛教流行跟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从社会政治因素(上层统治者和底层群众的角度)分析佛教流行的原因。
材料四:《高逸图》和《兰亭序》图
图片解读——《高逸图》反应了唐代人眼中的竹林七贤,山涛(中间坐者)身披宽襟大袍,上身袒露完全不顾礼仪形态,一副率性洒脱的精神状态。王羲之曲水流觞的故事流传后世,其《兰亭序》云:“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材料五:“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
“故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此天道也。“
——郭象《齐物论注》
问题:阅读材料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有何特点?宗教为何能在士大夫阶层中找到生存空间?
设计意图:审视魏晋逍遥的士风及玄学对宗教传播的影响,士大夫关注心性、追求精神满足的思想是一种避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宗教的思想有共同点。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其与佛教强调的“空”有共同点。
评价要求:(1)运用历史地图描述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认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变化。(2)能够从特定时空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南下对于传统思想的冲击以及对佛教传播的推动作用。(3)能够运用材料提取信息解释佛教传播的社会原因,能够恰当运用史料阐述问题。
4.学习任务三:观察佛教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
材料一:唐代交通图
问题设计:有人说丝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请用唐代的史实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了解唐代的对外交往尤其是佛教在印度—中国——日本之间的传播情况,认识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是相互促进,同时文化在传播交流之时会被各自的文化吸收;利用地图直观感受唐代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传播中的地位。
材料二:龙门石窟佛像、雕版印刷《金刚经》图、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问题设计:观察图片,说说唐朝绘画艺术受外来佛教影响的表现。
设计意图:从绘画艺术题材、线条运用方面观察唐代绘画(包括雕版)受佛教造像影响的具体表现,以绘画艺术为例子认识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
材料三: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人宫禁
——韩愈《论佛骨表》
问题设计:根据材料指出韩愈的主要观点及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阅读了解佛教与儒家思想产生了冲突,尤其是随着唐代大一统的局面的出现,主流的儒家思想迫切需要回归,而佛教的理性对儒家思想的地位构成了冲击。
材料四: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
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圣人本天,释氏本心。
——程颐
材料五:理学家的最初目的本在中兴儒学,抵制佛道。但他们所讨论的若干问题,如心性和宇宙问题,都是先儒所不谈的。 ——傅乐成《中国通史》
问题设计:请从后世的视角指出儒道佛三教之争的最终归宿。
设计意图:基于长时候叙事解释历史问题,把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放在更长远的历史中看,从而认识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儒家知识分子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把儒家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
评价要求:(1)认识经济与文化之间发展的关系。(2)能够从长时空框架下分析佛教传入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2)能够基于材料从多角度任何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能够从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史料论述相关问题。(3)能够认同传统优秀文化的地位,认识古代中国(唐代)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5.学习小结
问题设计:从宗教传播的视角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上升到一般规律性认识,认识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吸收融合。
五、板书
(一)佛教传播的过程
1.汉代: 佛教传入←大一统东西交通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广泛传播←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
3.唐宋:三教并行、碰撞与融合←大一统社会的恢复发展
(二)从佛教传播中华文化发展的特点
1.在交流中发展
2.在碰撞中融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