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 信息提取与概括(原卷版+解析版+演示版)【2022春七下期末复习专题卷+真题卷+押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8 信息提取与概括(原卷版+解析版+演示版)【2022春七下期末复习专题卷+真题卷+押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3 07:34: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8 信息提取与概括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感恩节前夕,某报社联合网站邀请网友参与“和父母的距离”的问卷小调查,共有数百位网友投票。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公里以上的有1/4。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35%以上的网友说,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不到10天;1/3的网友则只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才会回去陪父母。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宁市空巢老人约8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对他们来说,节日送东西不在礼物多少,重在心意。材料三:天猫对11月22日至11月28日在天猫上购买鲜花速递、美容保健、首饰等各类感恩节产品的消费数据统计,做了排行。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以购买感恩节类产品总体金额最高,排行“最舍得给妈妈花钱”省份前三。材料四:初三学生李平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父母亲下跪吧,至少他们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答:
【答案】(1)不少人常年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父母,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精神上很孤独。
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2)向父母表达孝心不在于花费多少金钱,而重在心意,应该多陪伴,多交流。
(3)研读材料四,假如你是李平,回家后,你会怎么对父母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个字左右)。
答:
(3)示例:我会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为点小事离家出走。离开你们的日子,我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迷失了方向。我再也不会这样了,永远不会离开这个温暖的港湾。”
2.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
【答案】示例:读书、好学、少年有志、沉醉、童趣等。(符合画面主题即可)
②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答:
示例:画面上有两个读书的牧童,小男孩戴着斗笠,骑在牛背上津津有味地读书;小女孩将牛绳拴在旁边,自己坐在草地上,聚精会神地读书。
3.学校正在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6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6年增加0.13本。
(1)示例:2017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6年略有增加。
(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一:
材料二: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答:
(2)示例:①少上网,多读书;②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网上最初评分尚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①当中,_______。(注)①受众: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箱的读者、电视的观众等。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客,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被世人学习并传承。
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答:
((1)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
根据材料三,说说书信被世人学习并传承的原因。
答:
(2)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着遥远的文化。
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答:
(3)读书给我们感恩的力量,《繁星·春水》中作者满含深情的歌颂母爱,将自己比作鸟儿,表达了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幸福,让我感到母爱的力量,让我知道要感恩父母。
综合实践。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全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
答:
【答案】(1)建设生态文明,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小明的父亲为爷爷的九十大寿准备了很多烟花爆竹。小明劝阻父亲不要放烟花,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可父亲说:“爷爷九十岁生日值得庆贺,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表示孝道。”如果你是小明,请从“孝道”和“环保”的角度劝阻父亲。(50字以内,语言得体)
答:
(2)示例:爸爸,我不赞成放那么多烟花。其实,表示孝道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帮爷爷实现他的愿望,在生活和身体上多关心爷爷,或在爷爷生日那天种一棵纪念树,等等,放花炮既不能为爷爷带来任何好处,还污染环境,影响邻居。
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之际,学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以“了解地名普查,弘扬地名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请参照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地名普查成果,可以促进地名规范,还可以用来编纂出版地名图(集)、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志等综合类工具书,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等专科类工具书,导航产品,地名文化遗产宣传片等,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材料二)在湖北,有“荆州”“赤壁”“襄阳”这些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名;有“仙桃”“鹤峰”“云梦”这些画面感强、使人浮想联翩的地名;还有“鹦鹉洲”“莫愁湖”“古琴台”这些充满诗意、令人神往的地名。其实,不少很美的地名是在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美化而来,如“叫花子村”改名为“娇花村”。
请依据以上二则材料,简要归纳地名普查工作有哪几方面意义。
答:
【答案】(1)规范地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美化地名。
(2)某同学在活动中设计了以下图表,猜想了几个地名的来历,介绍了地名中的文化知识。请认真阅读,继续猜想,将空处补充完整。
地名 得名分类 得名原因
来凤县 因传说得名 鄂西山区秀丽的风景引来凤凰,从此,这里人才辈出,美丽的传说诞生了一个梦幻般的县城名。
中山市 因_____得名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不仅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其名字还成为城市名称,使人永记于心。
汉阳区 因地理位置得名 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汉阳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北岸,故得名。
(2)历史人物(或人名、名人、人物)。
7.班上开展以“追寻母亲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答:
(1)示例:心系黄河,共建家园!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保护水资源,不要让母亲河哭泣!
(诗歌朗诵)请你写出两句吟咏黄河的诗句。
答:
(2)示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示例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的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山清水秀。
(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材料三)近年来,黄河沿岸向黄河里排放的工业废水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2005年黄河来水的一半,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叫“一碗水,半碗污”。
答:
(3)黄河水质越来越差,治理黄河的任务越来越重。(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清澈秀丽,后来变得浑浊,近年污染严重。)
8.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材料
材料一至材料六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所学过的知识中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有关的材料,作为材料七。
材料一: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材料二: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
材料三: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
材料四: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材料五: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河西走廊西头,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
材料六: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
材料七:示例:左宗棠西出河西走廊,收复新疆。(答霍去病、玄奘、张骞、林则徐、班超等人的事例均可,但其表述必须与河西走廊相关联)
活动二:整理材料
(1)前六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 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材料是材料 (只填写材料序号)。
(1)历史文化 二、四、五
(2)活动三:分析材料
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
结论一: 。
结论二:
(2)结论一:河西走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结论二: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意思对即可)
9.(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15字)
①成都高新区创新工程项目审计“互联网+”模式(2016年9月28日四川新闻网)
②田兰宁:推动“互联网+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6年9月28日新华网)
③我国首个“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竞相开封(2015年9月29日《河南日报》)
④“互联网+”时代公益可以这样做(2015年12月1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浙江在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幅关于互联网的漫画,请结合画面和文字说说漫画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互联网+”影响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意思对即可) (2)示例:画面由图文两部分构成,左面是一棵树,网络符号@是树根,上面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右面是文字“让互联网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生动形象地寓指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会给人们带来实惠。(意思对即可)
10.语文综合性学习。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本义:
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
(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特点一: 特点二:
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 活泼、有创意等。
(3)【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示例1:孙萌: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必须要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示例2: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
11.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三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形成三条理由,以证明应该“热爱汉字,认真书写”的观点。
【材料一】现在许多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由于填写表格时书写太差,结果不被聘用;有些医院的医生书写病历时出现错别字、字迹潦草以致误读或无法辨认,导致一些医疗纠纷发生。
【材料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流传也依赖于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字这个载体,汉字书写也因之成为传承文化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汉字书法,关注的中心是审美,要求在熟练书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所以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①汉字书写是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项基本功(或汉字书写不规范,会影响求职,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②汉字书写成为传承文化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③练习汉字书写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增强审美能力。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2017版较2013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2倍。学生年平均音读篇数增加近两倍,增长率在幅度提高,其中中学生增长率比小学高
(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2)小明同学,古诗文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内涵。(围绕劝说言之和理即可)
(3)西楚中学将聘请丁立梅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今天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
聘请书
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用3年。
西楚中学
2018年6月15日
(3)
聘请书
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用3年。
西楚中学
2018年6月15日
13.材料一:下面是一位剪纸艺人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剪的剪纸。
材料二: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农村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它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民间多以纸张制作。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会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剪纸,说说这幅剪纸包含的内容和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示例:剪纸图案呈圆形,中间是党徽,党徽外各族人民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形,寓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明天。
(2)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剪纸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例: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中国农村流传很久,寓意喜庆欢乐,多以纸张剪制而成,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14.布封赞美马,不仅赞其自然美、灵性美,而且还要赞其“人格”之美,历史上对于马,人们或是描摹,或是臆想,或是刻画,或是塑造,或是礼赞,将马的形象存入了文学的宝库。那些马都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引起人们的喜爱,但是它们往往局限于某一感情、某一氛围、某一性格或某一人物精神。今天,我们走进“马的世界”,对马文化知识进行探究。
(1)历史上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很多,你能写出两个吗?
(1)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郭隗、孙膑、伯乐。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千金买骨 孙膑赛马。(2)语文老师指定你负责“马文化知识探究”。想一想,你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探究哪些“马文化知识”?
(2)上网搜集与马有关的资料,班级召开马资料交流会,与了解马的人谈马等方法。探究这些“马文化知识”:含马的词语或成语或诗歌、历史上著名的马故事、著名的马画家、人对马的认识与评价等。
(3)布封说“它(马)的教育以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告终”。虽然,马是人类的朋友,而人却不是马的朋友。尤其在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中,马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你认为,它的命运会怎样?人们又应该怎样与马和谐相处呢?谈谈你的看法。
(3)示例:我认为,马的作用越来越小,它可能只起到当宠物的作用、景区点缀作用、赛马作用等,它在人类世界越来越没有地位,最终可能被淘汰为食物。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善待万物。马是人类的朋友,为人类的发展出过力,更应该得到善待。现在不需要马了,应该让马回归大自然,给它自由。
15.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科技前沿、科学探秘、科学讲座、科学与生活、科学家的故事
(2)班内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明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例:贺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有这么好的口才,应该把握这次展示才华的机会,勇敢地亮出自我!
(3)你在上网浏览科技新闻时,看到了下面一则信息:
新华社洛杉矶6月2日电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这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例:美国发现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
16.综合实践。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论。(不超过15个字)
材料一:从引发全民背古诗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以“读信”形式带给人全新感动的《见字如面》,再到“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最近,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强烈追捧。
材料二: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40.9%的受访者认为这类节目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能使人感受到文化之美,61.0%的受访者期待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2)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成语还原:在图一中,原成语是_____;在图二中,原成语是____。
②现象评议:你怎样看待这种成语改造现象?
(1)电视观众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意思对即可) (2)①依依不舍 十全十美 ②示例一:不赞同。这种成语改造会误导中小学生对成语的认知与运用。示例二:赞同。这种成语改造能让商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17综合性学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地位逐渐提高,“大众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学校决定开展“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大众旅游”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并进行研究,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但旅游市场扶序混乱。或:近年来国内游人数增长迅速,新兴旅游方式不断涌现,但是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材料一
材料二
过去大部分旅游都属于景色观光式,以旅行社组织为主,少有文化型、体验型旅游。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游学、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海岛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材料三
每逢旅游旺季,热门景点人多拥挤,游客乱扔垃圾,随手涂鸦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青岛“天价虾”到哈尔滨“天价鱼”,众多旅游地商户都将游客当作了“待宰肥羊”;不合理低价团、强迫和诱导购物等消费陷阱屡禁不止。
结论:
(2)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字数60字左右)
示例一: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示例二:我支持反方现点。外出旅游不仅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同学之间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攀比也会滋长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8.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 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 占比例 关注点及 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 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示例: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浓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或积累思考的习惯),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举办“学会阅读”读书经验与方法交流会……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0张PPT)
七下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试卷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专项试卷
8
信息提取与概括
专题8 信息提取与概括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感恩节前夕,某报社联合网站邀请网友参与“和父母的距离”的问卷小调查,共有数百位网友投票。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公里以上的有1/4。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35%以上的网友说,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不到10天;1/3的网友则只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才会回去陪父母。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宁市空巢老人约8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对他们来说,节日送东西不在礼物多少,重在心意。
材料三:天猫对11月22日至11月28日在天猫上购买鲜花速递、美容保健、首饰等各类感恩节产品的消费数据统计,做了排行。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以购买感恩节类产品总体金额最高,排行“最舍得给妈妈花钱”省份前三。材料四:初三学生李平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父母亲下跪吧,至少他们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答:
【答案】(1)不少人常年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父母,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精神上很孤独。
(2)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2)向父母表达孝心不在于花费多少金钱,而重在心意,应该多陪伴,多交流。
(3)研读材料四,假如你是李平,回家后,你会怎么对父母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个字左右)。
答:
(3)示例:我会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为点小事离家出走。离开你们的日子,我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迷失了方向。我再也不会这样了,永远不会离开这个温暖的港湾。”
2.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
【答案】示例:读书、好学、少年有志、沉醉、童趣等。(符合画面主题即可)
②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答:
示例:画面上有两个读书的牧童,小男孩戴着斗笠,骑在牛背上津津有味地读书;小女孩将牛绳拴在旁边,自己坐在草地上,聚精会神地读书。
3.学校正在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6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6年增加0.13本。
(1)示例:2017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6年略有增加。
(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一:
材料二: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答:
(2)示例:①少上网,多读书;②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4.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网上最初评分尚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①当中,_______。(注)①受众: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箱的读者、电视的观众等。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客,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被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答:
((1)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
(2)根据材料三,说说书信被世人学习并传承的原因。
答:
(2)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着遥远的文化。
(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答:
(3)读书给我们感恩的力量,《繁星·春水》中作者满含深情的歌颂母爱,将自己比作鸟儿,表达了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幸福,让我感到母爱的力量,让我知道要感恩父母。
5.综合实践。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全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1)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
答:
【答案】(1)建设生态文明,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2)小明的父亲为爷爷的九十大寿准备了很多烟花爆竹。小明劝阻父亲不要放烟花,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可父亲说:“爷爷九十岁生日值得庆贺,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表示孝道。”如果你是小明,请从“孝道”和“环保”的角度劝阻父亲。(50字以内,语言得体)
答:
(2)示例:爸爸,我不赞成放那么多烟花。其实,表示孝道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帮爷爷实现他的愿望,在生活和身体上多关心爷爷,或在爷爷生日那天种一棵纪念树,等等,放花炮既不能为爷爷带来任何好处,还污染环境,影响邻居。
6.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之际,学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以“了解地名普查,弘扬地名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请参照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地名普查成果,可以促进地名规范,还可以用来编纂出版地名图(集)、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志等综合类工具书,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等专科类工具书,导航产品,地名文化遗产宣传片等,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材料二)在湖北,有“荆州”“赤壁”“襄阳”这些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名;有“仙桃”“鹤峰”“云梦”这些画面感强、使人浮想联翩的地名;还有“鹦鹉洲”“莫愁湖”“古琴台”这些充满诗意、令人神往的地名。其实,不少很美的地名是在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美化而来,如“叫花子村”改名为“娇花村”。
地名 得名分类 得名原因
来凤县 因传说得名 鄂西山区秀丽的风景引来凤凰,从此,这里人才辈出,美丽的传说诞生了一个梦幻般的县城名。
中山市 因_____得名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不仅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其名字还成为城市名称,使人永记于心。
汉阳区 因地理位置得名 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汉阳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北岸,故得名。
(1)请依据以上二则材料,简要归纳地名普查工作有哪几方面意义。
【答案】(1)规范地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美化地名。
(2)某同学在活动中设计了以下图表,猜想了几个地名的来历,介绍了地名中的文化知识。请认真阅读,继续猜想,将空处补充完整。
(2)历史人物(或人名、名人、人物)。
7.班上开展以“追寻母亲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答:
(1)示例:心系黄河,共建家园!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保护水资源,不要让母亲河哭泣!
(2)(诗歌朗诵)请你写出两句吟咏黄河的诗句。
答:
(2)示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示例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的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山清水秀。
(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材料三)近年来,黄河沿岸向黄河里排放的工业废水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2005年黄河来水的一半,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叫“一碗水,半碗污”。
答:
(3)黄河水质越来越差,治理黄河的任务越来越重。(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清澈秀丽,后来变得浑浊,近年污染严重。)
8.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材料
材料一至材料六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所学过的知识中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有关的材料,作为材料七。
材料一: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材料二: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
材料三: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
材料四: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材料五: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河西走廊西头,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
材料六: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
材料七:示例:左宗棠西出河西走廊,收复新疆。(答霍去病、玄奘、张骞、林则徐、班超等人的事例均可,但其表述必须与河西走廊相关联)
活动二:整理材料
(1)前六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材料是材料(只填写材料序号)。
(1)历史文化二、四、五
(2)活动三:分析材料
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
结论一:。
结论二:
(2)结论一:河西走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结论二: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意思对即可)
9.(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15字)
①成都高新区创新工程项目审计“互联网+”模式(2016年9月28日四川新闻网)
②田兰宁:推动“互联网+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6年9月28日新华网)
③我国首个“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竞相开封(2015年9月29日《河南日报》)
④“互联网+”时代公益可以这样做(2015年12月1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浙江在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互联网+”影响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意思对即可)
(2)下面是一幅关于互联网的漫画,请结合画面和文字说说漫画寓意。
(2)示例:画面由图文两部分构成,左面是一棵树,网络符号@是树根,上面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右面是文字“让互联网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生动形象地寓指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会给人们带来实惠。(意思对即可)
10.语文综合性学习。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本义:
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
(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特点一:特点二:
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
(3)【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示例1:孙萌: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必须要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示例2: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
11.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三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形成三条理由,以证明应该“热爱汉字,认真书写”的观点。
【材料一】现在许多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由于填写表格时书写太差,结果不被聘用;有些医院的医生书写病历时出现错别字、字迹潦草以致误读或无法辨认,导致一些医疗纠纷发生。
【材料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流传也依赖于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字这个载体,汉字书写也因之成为传承文化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汉字书法,关注的中心是审美,要求在熟练书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所以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①汉字书写是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项基本功(或汉字书写不规范,会影响求职,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②汉字书写成为传承文化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③练习汉字书写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增强审美能力。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2017版较2013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2倍。学生年平均音读篇数增加近两倍,增长率在幅度提高,其中中学生增长率比小学高
(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2)小明同学,古诗文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内涵。(围绕劝说言之和理即可)
(3)西楚中学将聘请丁立梅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今天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
聘请书
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用3年。
西楚中学
2018年6月15日
(3)
聘请书
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用3年。
西楚中学
2018年6月15日
13.材料一:下面是一位剪纸艺人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剪的剪纸。
材料二: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农村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它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民间多以纸张制作。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会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剪纸,说说这幅剪纸包含的内容和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示例:剪纸图案呈圆形,中间是党徽,党徽外各族人民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形,寓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明天。
(2)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剪纸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例: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中国农村流传很久,寓意喜庆欢乐,多以纸张剪制而成,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14.布封赞美马,不仅赞其自然美、灵性美,而且还要赞其“人格”之美,历史上对于马,人们或是描摹,或是臆想,或是刻画,或是塑造,或是礼赞,将马的形象存入了文学的宝库。那些马都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引起人们的喜爱,但是它们往往局限于某一感情、某一氛围、某一性格或某一人物精神。今天,我们走进“马的世界”,对马文化知识进行探究。
(1)历史上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很多,你能写出两个吗?
(1)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郭隗、孙膑、伯乐。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千金买骨孙膑赛马。
(2)语文老师指定你负责“马文化知识探究”。想一想,你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探究哪些“马文化知识”?
(2)上网搜集与马有关的资料,班级召开马资料交流会,与了解马的人谈马等方法。探究这些“马文化知识”:含马的词语或成语或诗歌、历史上著名的马故事、著名的马画家、人对马的认识与评价等。
(3)布封说“它(马)的教育以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告终”。虽然,马是人类的朋友,而人却不是马的朋友。尤其在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中,马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你认为,它的命运会怎样?人们又应该怎样与马和谐相处呢?谈谈你的看法。
(3)示例:我认为,马的作用越来越小,它可能只起到当宠物的作用、景区点缀作用、赛马作用等,它在人类世界越来越没有地位,最终可能被淘汰为食物。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善待万物。马是人类的朋友,为人类的发展出过力,更应该得到善待。现在不需要马了,应该让马回归大自然,给它自由。
15.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科技前沿、科学探秘、科学讲座、科学与生活、科学家的故事
(2)班内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明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例:贺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有这么好的口才,应该把握这次展示才华的机会,勇敢地亮出自我!
(3)你在上网浏览科技新闻时,看到了下面一则信息:
新华社洛杉矶6月2日电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这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例:美国发现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
16.综合实践。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论。(不超过15个字)
材料一:从引发全民背古诗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以“读信”形式带给人全新感动的《见字如面》,再到“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最近,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强烈追捧。
材料二: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40.9%的受访者认为这类节目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能使人感受到文化之美,61.0%的受访者期待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1)电视观众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意思对即可)
(2)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成语还原:在图一中,原成语是_____;在图二中,原成语是____。
②现象评议:你怎样看待这种成语改造现象?
(2)①依依不舍十全十美②示例一:不赞同。这种成语改造会误导中小学生对成语的认知与运用。示例二:赞同。这种成语改造能让商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17综合性学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地位逐渐提高,“大众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学校决定开展“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大众旅游”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并进行研究,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
材料二
过去大部分旅游都属于景色观光式,以旅行社组织为主,少有文化型、体验型旅游。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游学、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海岛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材料三
每逢旅游旺季,热门景点人多拥挤,游客乱扔垃圾,随手涂鸦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青岛“天价虾”到哈尔滨“天价鱼”,众多旅游地商户都将游客当作了“待宰肥羊”;不合理低价团、强迫和诱导购物等消费陷阱屡禁不止。
结论:
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但旅游市场扶序混乱。或:近年来国内游人数增长迅速,新兴旅游方式不断涌现,但是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2)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字数60字左右)
示例一: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示例二:我支持反方现点。外出旅游不仅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同学之间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攀比也会滋长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8.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读书兴趣及 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 占比例 关注点及 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 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示例: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浓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或积累思考的习惯),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举办“学会阅读”读书经验与方法交流会……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8 信息提取与概括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感恩节前夕,某报社联合网站邀请网友参与“和父母的距离”的问卷小调查,共有数百位网友投票。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网友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距离1000公里以上的有1/4。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见到父母,他们大多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35%以上的网友说,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不到10天;1/3的网友则只在黄金周或小长假才会回去陪父母。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宁市空巢老人约8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对他们来说,节日送东西不在礼物多少,重在心意。材料三:天猫对11月22日至11月28日在天猫上购买鲜花速递、美容保健、首饰等各类感恩节产品的消费数据统计,做了排行。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以购买感恩节类产品总体金额最高,排行“最舍得给妈妈花钱”省份前三。材料四:初三学生李平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父母亲下跪吧,至少他们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答:
(2)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3)研读材料四,假如你是李平,回家后,你会怎么对父母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个字左右)。
答:
2.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
②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答:
3.学校正在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6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6年增加0.13本。
(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一:
材料二: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答:
4.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网上最初评分尚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①当中,_______。(注)①受众: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箱的读者、电视的观众等。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客,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被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答:
(2)根据材料三,说说书信被世人学习并传承的原因。
答:
(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答:
5.综合实践。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全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1)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
答:
(2)小明的父亲为爷爷的九十大寿准备了很多烟花爆竹。小明劝阻父亲不要放烟花,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可父亲说:“爷爷九十岁生日值得庆贺,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表示孝道。”如果你是小明,请从“孝道”和“环保”的角度劝阻父亲。(50字以内,语言得体)
答:
6.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之际,学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以“了解地名普查,弘扬地名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请参照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地名普查成果,可以促进地名规范,还可以用来编纂出版地名图(集)、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志等综合类工具书,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等专科类工具书,导航产品,地名文化遗产宣传片等,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材料二)在湖北,有“荆州”“赤壁”“襄阳”这些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名;有“仙桃”“鹤峰”“云梦”这些画面感强、使人浮想联翩的地名;还有“鹦鹉洲”“莫愁湖”“古琴台”这些充满诗意、令人神往的地名。其实,不少很美的地名是在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美化而来,如“叫花子村”改名为“娇花村”。
(1)请依据以上二则材料,简要归纳地名普查工作有哪几方面意义。
答:
(2)某同学在活动中设计了以下图表,猜想了几个地名的来历,介绍了地名中的文化知识。请认真阅读,继续猜想,将空处补充完整。
地名 得名分类 得名原因
来凤县 因传说得名 鄂西山区秀丽的风景引来凤凰,从此,这里人才辈出,美丽的传说诞生了一个梦幻般的县城名。
中山市 因_____得名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不仅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其名字还成为城市名称,使人永记于心。
汉阳区 因地理位置得名 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汉阳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北岸,故得名。
7.班上开展以“追寻母亲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答:
(2)(诗歌朗诵)请你写出两句吟咏黄河的诗句。
答:
(3)(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的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山清水秀。
(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材料三)近年来,黄河沿岸向黄河里排放的工业废水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2005年黄河来水的一半,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叫“一碗水,半碗污”。
答:
8.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材料
材料一至材料六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所学过的知识中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有关的材料,作为材料七。
材料一: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材料二: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
材料三: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
材料四: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材料五: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河西走廊西头,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
材料六: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
材料七:示例:左宗棠西出河西走廊,收复新疆。(答霍去病、玄奘、张骞、林则徐、班超等人的事例均可,但其表述必须与河西走廊相关联)
活动二:整理材料
(1)前六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 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材料是材料 (只填写材料序号)。
(2)活动三:分析材料
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
结论一: 。
结论二:
9.(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15字)
①成都高新区创新工程项目审计“互联网+”模式(2016年9月28日四川新闻网)
②田兰宁:推动“互联网+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6年9月28日新华网)
③我国首个“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竞相开封(2015年9月29日《河南日报》)
④“互联网+”时代公益可以这样做(2015年12月1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浙江在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幅关于互联网的漫画,请结合画面和文字说说漫画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语文综合性学习。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本义:
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
(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特点一: 特点二:
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 活泼、有创意等。
(3)【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示例1:孙萌: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必须要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示例2: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
11.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三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形成三条理由,以证明应该“热爱汉字,认真书写”的观点。
【材料一】现在许多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由于填写表格时书写太差,结果不被聘用;有些医院的医生书写病历时出现错别字、字迹潦草以致误读或无法辨认,导致一些医疗纠纷发生。
【材料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流传也依赖于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字这个载体,汉字书写也因之成为传承文化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汉字书法,关注的中心是审美,要求在熟练书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所以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①汉字书写是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项基本功(或汉字书写不规范,会影响求职,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②汉字书写成为传承文化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③练习汉字书写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增强审美能力。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2017版较2013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近2倍。学生年平均音读篇数增加近两倍,增长率在幅度提高,其中中学生增长率比小学高
(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2)小明同学,古诗文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有一些难度不要急,要坚持学,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当你走进古诗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你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古诗文可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丰富内涵。(围绕劝说言之和理即可)
(3)西楚中学将聘请丁立梅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今天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
聘请书
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用3年。
西楚中学
2018年6月15日
(3)
聘请书
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用3年。
西楚中学
2018年6月15日
13.材料一:下面是一位剪纸艺人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而剪的剪纸。
材料二: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农村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它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民间多以纸张制作。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会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剪纸,说说这幅剪纸包含的内容和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示例:剪纸图案呈圆形,中间是党徽,党徽外各族人民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形,寓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明天。
(2)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剪纸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例: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中国农村流传很久,寓意喜庆欢乐,多以纸张剪制而成,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14.布封赞美马,不仅赞其自然美、灵性美,而且还要赞其“人格”之美,历史上对于马,人们或是描摹,或是臆想,或是刻画,或是塑造,或是礼赞,将马的形象存入了文学的宝库。那些马都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引起人们的喜爱,但是它们往往局限于某一感情、某一氛围、某一性格或某一人物精神。今天,我们走进“马的世界”,对马文化知识进行探究。
(1)历史上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很多,你能写出两个吗?
(1)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郭隗、孙膑、伯乐。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千金买骨 孙膑赛马。(2)语文老师指定你负责“马文化知识探究”。想一想,你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探究哪些“马文化知识”?
(2)上网搜集与马有关的资料,班级召开马资料交流会,与了解马的人谈马等方法。探究这些“马文化知识”:含马的词语或成语或诗歌、历史上著名的马故事、著名的马画家、人对马的认识与评价等。
(3)布封说“它(马)的教育以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告终”。虽然,马是人类的朋友,而人却不是马的朋友。尤其在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中,马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你认为,它的命运会怎样?人们又应该怎样与马和谐相处呢?谈谈你的看法。
(3)示例:我认为,马的作用越来越小,它可能只起到当宠物的作用、景区点缀作用、赛马作用等,它在人类世界越来越没有地位,最终可能被淘汰为食物。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善待万物。马是人类的朋友,为人类的发展出过力,更应该得到善待。现在不需要马了,应该让马回归大自然,给它自由。
15.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科技前沿、科学探秘、科学讲座、科学与生活、科学家的故事
(2)班内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明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例:贺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有这么好的口才,应该把握这次展示才华的机会,勇敢地亮出自我!
(3)你在上网浏览科技新闻时,看到了下面一则信息:
新华社洛杉矶6月2日电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这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例:美国发现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
16.综合实践。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论。(不超过15个字)
材料一:从引发全民背古诗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以“读信”形式带给人全新感动的《见字如面》,再到“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最近,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强烈追捧。
材料二: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40.9%的受访者认为这类节目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能使人感受到文化之美,61.0%的受访者期待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2)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成语还原:在图一中,原成语是_____;在图二中,原成语是____。
②现象评议:你怎样看待这种成语改造现象?
(1)电视观众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意思对即可) (2)①依依不舍 十全十美 ②示例一:不赞同。这种成语改造会误导中小学生对成语的认知与运用。示例二:赞同。这种成语改造能让商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17综合性学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地位逐渐提高,“大众旅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学校决定开展“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大众旅游”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并进行研究,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但旅游市场扶序混乱。或:近年来国内游人数增长迅速,新兴旅游方式不断涌现,但是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材料一
材料二
过去大部分旅游都属于景色观光式,以旅行社组织为主,少有文化型、体验型旅游。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游学、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海岛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材料三
每逢旅游旺季,热门景点人多拥挤,游客乱扔垃圾,随手涂鸦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青岛“天价虾”到哈尔滨“天价鱼”,众多旅游地商户都将游客当作了“待宰肥羊”;不合理低价团、强迫和诱导购物等消费陷阱屡禁不止。
结论:
(2)班级开展“学生旅游利弊谈”的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利大于弊”,反方的观点是“学生旅游弊大于利”,你支持哪方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字数60字左右)
示例一:我支持正方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让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获得真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示例二:我支持反方现点。外出旅游不仅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同学之间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攀比也会滋长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8.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 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 占比例 关注点及 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 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示例: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浓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或积累思考的习惯),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举办“学会阅读”读书经验与方法交流会……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