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过秦论
贾 谊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
百有余年
合从缔交
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
赢粮而景从
(通“横”)
(通“又”)
(通“纵”)
(通“呵”)
(通“崛”)
(通“影”)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序八州而朝同列
履至尊而制六合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
布袋一样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名词动用
在国内、向南
像影子一样
登上
招致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却匈奴七百余里
约从离衡
序八州而朝同列
外连横而斗诸侯
山东豪俊遂并起
而亡秦族矣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退却
使……离散
使……朝拜
使……争斗
使……灭亡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以弱天下之民
以愚黔首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使动
使……弱
形容词使动
形容词使动
形容词动用
使……弱
使……愚蠢
变小,变弱
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
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指出秦错在哪里?)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
“不施仁义”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攻守之势异也”在文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攻:
守:
PK台:
秦二世(极强)——陈涉(极弱)
对手历史记录:
出身:
身份:
智力:
对手军队:
对手武器:
对手粉丝:
PK结果:
PK台:
秦二世(极强)——陈涉(极弱)
对手历史记录: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身份:迁徙之徒
智力:才能不及中人(无墨翟仲尼之贤,无陶朱猗顿之富)
对手军队: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对手武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对手粉丝: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业余粉丝)
山东豪俊并起(专业粉丝。)
PK结果:
极弱挑战极强,结果——强者亡矣!
析因
秦
陈涉
秦朝
功业相反
国力,天下非小弱
地利,崤函自若也
地位非尊,武器非銛
兵力非抗,战术非及
秦国
致万乘势,百又余年
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成败异变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第五段:议论
小结:全文思路
①秦创业(雄心勃勃)
②秦日盛(所向披靡)
③秦统一(势如破竹)
④秦灭亡(一败涂地)
⑤秦教训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论史以讽今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写法上的特点
1、铺排渲染,多用骈偶;(“赋”的特色)
2、对比论证。
金圣叹评点(见书)
背诵最后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