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折线统计图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折线统计图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03 16:4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单元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2.经历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信息的过程,积累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信息的经验。
3.在学习和应用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折线统计图是有用的。
课时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正确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之间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
1.出示P48页主题图。
2.师: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0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从表格中你们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2. 探究新知:
1.师: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可以怎样清晰地表示出气温变化的情况呢?
(1)学生尝试解决。
生:用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200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2)师:小胖也想到了这个方法,他根据统计表画出了条形统计图。
谁来说说条形统计图上有什么?
生:条形统计图上有:标题、横轴、纵轴、单位名称、刻度标识等。
师:你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3)引导:从小胖画的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平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4)师:在统计中,我们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5)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去思考,自学课本P48、49。
(5)交流反馈:
师:折线统计图上有什么?
小结:折线统计图由:标题;横轴、纵轴、单位名称、刻度标识、按事件发生顺序排列的时刻(节点)、线段联结的点等组成。
师: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上升与下降的含义是什么?
生:上升表示温度升高,下降表示温度降低。
2.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
师:现在,再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这张折线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
(2)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
(3)2000年3月上海市的平均气温是多少℃?(11℃)
(4)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7月)
(5)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2~3月,3~4月)
(6)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
总结: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折线统计图上折线的变化情况有5种:
4.师: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你在哪里见到过?
(这里有几幅图片,我们来看一下……)
生:银行里用折线统计图表示银行利息的升降,股票里面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价格的高低。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他们选择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吗?
生:因为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三、 巩固练习:
1. 交流
(1)横轴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2)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
(3)教室平均气温是多少℃?
(4)哪两个时间段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时间段气温下降得最快?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新本领?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板书: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标题、横轴、纵轴、刻度标识、单位名称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图示:
思考:
(1) 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结构,说说折线统计图上有什么?
(2) 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上升与下降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