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裂衾百姓苦,吾庐独破天下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之情的代表作之一,根据本诗“歌行体”的体裁,结合诗歌的文本,将教学内容确定为: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中微观、具体、典型的“景、物、人、事”,掌握“由点入面”的解读诗歌的方法。通过诵读,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补充背景资料,理解诗歌更深层次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组织线索:
由“景”入文 由“物”入文 由“情”入文 层次
明线 客观遭遇 贫苦生活 个人苦难 个人—天下寒士
暗线 战乱动荡 百姓疾苦 胸怀天下苍生 个人—社会—国家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学习过杜甫的《望岳》,这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代表作,表达了青年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所以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和诗歌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学生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体裁不熟悉,应该先介绍“歌行体”,补充基础知识,扫清理解的障碍。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诗歌基本的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可以根据本诗的内容把情感引申,教师注重点拨,强化知识的生成性。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歌行体”的特点。
2.把握诗歌中的“景、物、人、事”,由景入情,层层深入分析诗歌文本。缘景明情,由诗境体会杜甫的深沉情感。
3.深刻体悟杜甫心忧天下,感怀苍生,推己及人的“己饥己溺”的高尚人格和“宁苦身以利人”的理想及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由文本进入诗境,明确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关系,深刻理解杜甫的家国情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点面结合法
3.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四季,雨的形态多次多彩,在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笔下,雨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轻柔滋润,是“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朦胧缠绵,也是“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的凄凉萧瑟。公元761年八月的一个雨天,刚刚在浣花溪畔安顿下来的杜甫,又经历了怎样一个风雨之夜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会诗圣的深沉情感。
二、由“景”入文,梳理情感
1.了解“歌行体”
(1)问:从这首诗歌的题目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茅屋被秋风吹破。
(2)问:“歌”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请看ppt。
——介绍“歌行体”,这是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
特点:声律、韵脚比较自由
篇幅可短可长
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
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
2.诵读诗歌
(1)茅屋被秋风吹破后,随着诗歌内容的展开,诗人的内心情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
——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3.梳理诗歌
(1)通过诵读,同学们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节奏和内容,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每幅画面伴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的表格。
画面(事件) 景物 情感
秋风破屋 秋风、茅草 痛惜(无助、无奈)
群童盗茅 茅草 痛心(焦虑、叹息)
屋破漏雨 秋雨 痛苦(紧张、凄凉)
祈愿广厦 广厦(虚) 痛忧(炽热、迫切)
(2)一场秋雨,为何却让诗人生活困难又内心痛苦忧虑?看看诗人是如何书写的?
——(客观和主观)
风大: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 (拟人手法、动词)
老无力:呼不得、自叹息(动作描写)
雨急:雨脚如麻(比喻)
家贫:布衾似铁、踏里裂
(3)再读诗歌
——注意接连不断的韵脚变化,节奏紧锣密鼓,让学生体会仿佛满耳狂风怒号,身临其境。
三、由“物”入文,深入解读
1.引入背景
(1)风雨中翻飞的茅草,破败的茅屋,贫困的家境,让诗人焦虑难眠。又是什么原因让曾是身为朝廷命官的诗人在凄风苦雨中哀叹感慨呢?诗歌中哪句话揭示了更深刻的社会和时代因素影响着诗人的生活?
——自经丧乱少睡眠
出示ppt
——“安史之乱”,一场安禄山和史思明向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发动的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安史之乱前的唐王朝百姓殷富、社会安康,长安的富庶繁荣到达了极点。一场惊“破霓裳羽衣曲”的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
(2)杜甫出身官宦世家,也有自负轻狂的青春,经历了“旅食京华春”十年长安求官的心酸,身为朝廷官员的他在安史之乱中又见到了哪些景象?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安吏》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垂老别》
战乱时的水深火热,独自伶俜的瘦男,偷生的老翁,垂老死别的老人·····黎民百姓的悲惨遭遇让杜甫将目光投向了昔日他视而不见的底层苦难。漫长的逃亡,惊心动魄的历险,昔日庙堂之上的诗人,笔下书写的是时代的悲歌,成为了人民的诗人。
2.家国之痛
(1)诗人经历了多年的战乱逃亡之路,他将贫苦的生活隐藏在哪句诗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一张冰冷的布衾是杜甫动荡生活的缩影,也是贫苦生活的写照,但是在战乱的年代,杜甫的遭遇肯定不是个例,所以这一张布衾还象征着什么呢?
——天下所有和杜甫有同样遭遇的人→天下寒士贫苦生活的象征
(3)这句诗还包含着诗人哪些更深的痛苦?
——结合诗人经历、生活状况、角色责任等方面分析
颠沛流离之苦、饥寒交迫之苦、愧对家人之苦
四、由“情”入文,升华情怀
1.战乱中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诗人,见到了生灵涂炭的悲惨世间,此时诗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又如何呢?诗歌中哪个词能看出来?
——老无力:衰老、落魄、孤弱、饥寒交迫
2.当时49岁的诗人并不能说是暮年老人,但是为何却说“老无力”呢?出示ppt
——杜甫早年有肺病,客居长安时染过疟疾,患有“消渴症”,后来又添“风痹”。甚至生计穷困需要向朋友乞食求馔。
3.经历了多年的逃难,乱世中如此身心交瘁、年老体衰的诗人,此时却发出了怎样的呐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凄风苦雨之夜,破败的茅屋,连干爽落脚之处都没有的诗人,却在身心俱疲之时并未耽溺于个人的悲苦的哀叹,由个人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的苦难。由己及人,想到众生之苦,多希望人们都能有栖身之所,安居乐业。
——超越个人苦难→胸怀天下苍生
总结:《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之溺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之饥也。”杜甫曾在诗中写到“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诗句的意思是:我对自己的期许是不是有点笨啊,私下把自己比作历史上的稷与契。稷即后稷,为舜效力,主管天下农业;契则是协助大禹治水的大臣。有人质疑杜甫是不是自许太高?在其位谋其政,杜甫无论身份是微臣还是布衣,总忍不住心忧天下、感怀苍生,正是那一腔推己及人的“己饥己溺”之心使然。
4.诗人推己及人,想到天下所有和他命运相似的百姓,甚至还想实现怎样的崇高的理想?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推己及人→舍己为人
总结:千百年来,杜甫“宁苦身以利人”的理想和情怀一直感染着后人,王安石《杜甫画像》“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妨四海赤子寒飕飕”“所见公像,再拜涕泗流”,高度赞誉了杜甫的伟大胸怀。
五、诗圣著诗史
1.学者洪业评价杜甫“一个没有遮身之所的病人还想着要解决全天下的住房问题,就像战场上快要死去的战士梦想着世界和平一样,这样的诗篇是人类情感最高贵的表现。”一场风雨、一张布衾更象征着什么社会现实呢?
——一场风雨→比喻义→社会动乱
一张布衾→象征义→民生疾苦
2.我们通过作者描写的一场风雨,一张布衾,看到了更深刻的社会现实,如果我们把“风雨”“布衾”视为一个微观的点,那看到的社会现实可以视为什么呢?这是什么解读方法呢?
—“面”,由“点”入“面”
——解读诗歌时要抓住表达简介凝练,隐含内容丰富、情感表达集中的细小、微观具体的“景、物、人、事”,依托“点”切入“面”,分析其比喻义、象征义,从而读出更广阔的人生百态、社会生活、历史时代等内容。
3.风雨之中破败、飘摇的茅屋,在更大的“面”上还可隐喻什么呢?
——破败飘摇的茅屋→动荡不安的国家
总结: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劫难,杜甫用诗歌为天下寒士代言,为千千万万痛苦的底层百姓发声,用诗歌撰写下另一种历史,一部反映广大人民的痛苦、欢乐、苦难、情感的诗史。
朗读指导
最后让我们再次诵读诗圣发自肺腑的呐喊,语调要高,语气要强,音色要亮。整个诗节要读得连贯,以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当地表现诗人广博的仁爱精神。
板书设计
点 屋破 推己及人
破
面 国破 舍己为人
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