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歌行体”体裁特点,理解诗歌由“天灾”到“人祸”再引出作者呐喊的内容和情感,。
2、反复朗读,由表及里悟时代苦难。(教学重点)
3、深切体悟杜甫“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胸襟和情怀。(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关键词品读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由八年级上册的《春望》引出作者简介及课题。
整体感知,读懂诗歌内容。
解题,初步感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问:从题目看,诗歌写了主要写了一个什么事件?哪个字不好理解?
(介绍“歌行体”体裁:歌,能唱的诗。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讲究押韵,韵脚不断变化,长句和短句交错, 有一种“抑扬顿挫”之感)
2、自读正字音,听读明节奏。(听读注意:正字音,明节奏)
3、自主学习,梳理诗歌内容。(强调重点字词)
思考1:在茅屋被风刮破之后,事件如何发展?
明确:诗人(遭遇天灾,秋风破屋)——(经历人祸,群童抱茅)——(屋漏床湿,生活凄苦)——(推己及人,发出呐喊);
思考2:通过学习,同学们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内容,那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景物在影响着诗歌事件和情感的发展变化
(通过景物变化梳理事件发展 )
明确景物:风、茅草、云、雨。
明确事件:风起、茅飞、抢茅、云涌、雨至。
情感变化:(无助无奈)——(焦急叹息)——(辛酸凄苦)
由天灾读人祸,感诗人处境
一场秋风秋雨,本来是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如此无助,愁绪如此繁杂多变!风雨能摧毁茅屋,但能否使诗人生活突然陷入如此窘迫的处境,无力抵抗?
文中哪句话能揭示有更深的社会、时代因素在深刻影响着诗人的生活? 明确:自经丧乱少睡眠(课件展示背景资料)
秋风秋雨象征:社会风雨,人世风雨
得出:一番凄风苦雨,一把辛酸泪!
由表及里,悟时代苦难。
读个人生活,凄凉处境——明确: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读天下寒士,民生疾苦——明确以小见大:一张冷似铁的布衾 →天下寒士的布衾→天下寒士贫苦生活的缩影。
得出:一张布衾冷似铁,一生坎坷天下同
感悟升华情感。
1.颠沛流的诗人,饥寒交迫,茅屋又为秋风所破,可谓是心力交瘁。文中哪个词语能真实反映他现在的精神状态?明确:老无力
2.“老无力”,年老体弱,身体在衰老,心也在历经磨难中逐渐衰老,身心俱疲。但心力交瘁、饥寒交迫的他此时却发出了怎样的呐喊?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此时的诗人自己饥寒交迫,自己家眼前的危急都无法解决,但他却由自己的苦难想到了天下寒士!
同学们能不能将他这句发呐喊与他“老无力、身心俱疲”的现实进行比较,看在对比中,同学们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胸襟情怀?
【对比】: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感受精神: 舍身为人 自我牺牲 至死不渝(对比中让学生明白,诗人一无所有,但无论是富贵、贫贱,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至死不渝)
得出:忧国忧民圣人心,悲天悯人大情怀
【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诗人的伟大精神。】
作业布置
背诵且默写诗文2、完后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一番凄风苦雨,一把辛酸泪
个人遭遇
一张布衾冷是铁,一生飘零天下同 诗圣杜甫——大情怀
社会疾苦
安得广厦千万间 忧国忧民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