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中国花鸟画的种类及寓意。
能力目标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情感目标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并理解古代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中国古代山水画要表达的意境和中国花鸟画的寓意。
教学难点
运用欣赏方法,学生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搜索相关材料,预习了解本课知识点:
1.中国画作画工具材料有笔、墨 、纸、砚。
2.中国画的画幅形式有壁画、屏障、卷轴、册页、扇面 等。
3.中国画的按表现题材来分类大概有 人物 、山水 、 花鸟。
4.中国画的按画法分为工笔 、 写意。
二、幻灯片出示笔墨纸砚图片。
提问:
1.同学们知道以下这些绘画工具是画哪类绘画形式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吗?
2.你都听说过哪些中国画家?他们的代表作都有哪些呢?
3.你对中国画有哪些了解呢?
引出课题:《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三、中国画的概念: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也叫水墨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共同来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多媒体出示象形文字图片、早期的绘画形式壁画:敦煌莫高窟《鹿王本生图》、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卷轴等图文资料。
四、作品欣赏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1.提问
(1)这幅画整体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内容上属于哪一题材的作品?夜宴听乐;人物画。
(2)在绘画技法上,是工整严谨,还是粗放简练?从设色的浓淡来看,是淡彩还是重彩?工整严谨 ;重彩。
(3) 你能找到哪位是中书侍郎韩熙载吗?你是怎么判断的?身穿黑袍,头戴高帽,倚栏倾听的是韩熙载 ;穿戴衣着、面部眼神、人物身材比例的大小也显示出了他的身份地位等。
(4) 画面中的宾客听得入神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听的很入神 ;有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等。
(5)细致观察韩熙载的表情,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抑郁,心事沉沉。
2.小组讨论:想一想,细致观察人物的表情,心理状态。试分析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 如此欢快祥和的场景, 为什么韩熙载又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呢?
3.教师讲述作者顾闳中创作此幅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原由。
此画是顾闳中奉诏而画。韩熙载原北方豪族,后投靠南唐统治者,他虽然很有才,但不受重用,他怕遭人暗算,便故意装出不问政治沉浸于享乐生活。南唐统治者对他不放心,便派顾闳中去窥探真情,顾闳中凭借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故才有此画产生。
4.再品佳作:
(1)这幅作品的意境与传神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如果你去创造,还会怎么表现?(分组讨论并各派代表回答,同组同学可以作出补充)
(2)了解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个人思考,教师请学生讲出自己的感受。)
眼神、面容、姿态、表情、手势、身体动作、服装轻浅 …呼之欲出。
5.多媒体出示两幅作品:
元代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局部)
五代 黄荃《写生珍禽图》(局部)
学生自主探究,比较两幅作品在题材、画法、内容、墨色与笔法上的不同,感受两幅作品的艺术内涵与审美特色。
评述:
1.中国画分类:
(1)按内容题材分类: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2)按画法分类:工笔、写意
2.中国画各个题材的艺术特色: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重在意境。
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3.品评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标准:南齐 谢赫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课堂总结:中国画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她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她千年的历史,对世界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理解和懂得我们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中国画五千年历史所积淀下来的美,更将拥有一双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和一双创造美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