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诗词曲五首课件(共7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诗词曲五首课件(共7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3 19:1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8张PPT)
23 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山坡羊·潼关怀古
1.乐府诗。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
2.最大的特点:叙事性强。
3.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4.《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文体常识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诗中的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勃、
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
匈奴发起战争。于是,
诗中的主人公就“十五
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创作背景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理解诗歌内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同时能背诵和准确默写。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热爱、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听读诗歌·感受诗情
整体感知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ā)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dòu)入,雉(zhì)/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kuí)。
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gēng)。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yí)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正音句读
十五岁少年参军出征,八十岁老翁才得还乡。
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家中还有谁人?”
“从远处看那是你家,松柏混杂坟墓相连。”
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
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
舂罢谷子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
羹饭全熟端将出来,举目无亲与谁共享?
走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泪满衣裳。
全诗理解
解题:原诗无题目,是编者加的,标题夸张地写出了从军之早。
概括内容:写一个从军 老兵回家后的悲苦经历。
主要内容
赏析: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都未回来。
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
精读文本
老兵回到家乡,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画出诗句,并作批注。
看到:
赏析:
“不知饴阿谁”进一步突出老兵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令人对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产生极度痛恨之情。
饴阿谁。
做到:
合作探究
老兵的遭遇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遭遇吗?是什么造成了老百姓们悲惨的生活呢?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紧扣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和连年战争的社会背景来理解和回答。
写作特色
1.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层次分明。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还有谁,盼望与亲人团聚(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满目荒凉)——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看)。
2. 巧妙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体现了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役制度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文章结构
拓展延伸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作者简介
岑参(cén shēn)(715—770), 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是边塞诗派的重要作家。其诗早年以风格绮丽见长,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大变,诗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创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
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夏之交东归。当时西北边疆战事频繁,诗人怀着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年诗人再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1.体味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情怀。
2.理解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3.准确背诵默写诗歌,掌握诗中的名句。
学习目标
听读诗歌·读准字音句读
整体感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zhé
sàn
qiú
qīn
zhuó
lán

pa
qiāng
chè
题目中含有哪些重要信息?
天气:雪天
人物:武判官、诗人
事件:送别
主要内容:雪景、雪中送别
风狂
精读文本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 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 天飞舞的形象。“即” 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 情。这两句极写边塞 的风狂雪早。
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雪比作梨花,十分新奇,使读者眼前立刻出现一副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形象而生动。
这四句以雪为主,写室外之景,描绘出一副大雪纷飞,遍地银妆的图景。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户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和“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这两句与前两句既 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 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 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
这四句以寒为主,写室内之景,极写雪天的奇寒。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寓意“行路难”;“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
这两句运用对偶,承上启下,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这两句写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的景象。
这四句写送别宴会。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告别,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合作探究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说说你对下面诗句的理解。
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画面洁白、鲜润,充满春意。既清新而贴切地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丽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写作特色
1. 寓情于景。诗歌极力描写边塞恶劣的环境,表现对将士们爱国精神的赞扬,表现雪中送友人的真挚情谊。
2. 想象丰富。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充分发挥想象,借助夸张手法,注重大笔挥洒与细节描写,展示出边地的奇特景象。
3. 意蕴深厚。诗歌从“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开始由描写转入抒情,但没有一句直接表露送别情怀,而是将离情别绪含蕴在叙事与写景中。
课堂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交融。
诗在咏雪景的同 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 真挚情谊,还传达出 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
文章结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凭高望远,触景生情,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抚今追昔,写下了本词。
1.能准确朗读、背诵全词。
2.反复诵读,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之志。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听读诗歌·感受诗情
整体感知
精读文本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倒装句。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叩天一问,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这问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既指时间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无穷。
上片写景,以问起句,以答结句,使人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实写史事。“战未休”含义深刻,借孙权讽刺南宋王朝。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讽刺之意溢于言表,却又含蓄深沉。
用典: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讽刺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怯懦苟安,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委婉地暗示了对朝廷的不满。
下片怀古,借对孙权的赞美,暗含对当朝的忧虑和讽刺。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了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
颂扬孙权,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朝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期盼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写作特色
1. 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
2. 巧设三问三答,层次极为分明。
3. 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赞扬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文章结构
上片写景抒情:望神州、北固楼、千古事、长江流。
下片怀古讽今:万兜鍪 、战无休、谁敌手、孙仲谋。
感叹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
拓展延伸
自读辛弃疾同时期所作的另一首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一下,两首词在内容、风格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创作背景
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1.能准确朗读、背诵全诗。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艺术美。
3.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目标
听读诗歌·感受诗情(注意停顿重音)
整体感知

精读文本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自幼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出仕做官,抗元战斗已进行四年,抗元的烽火变得寥寥落落。
首联描写环境,写了个人与国家两件大事:一是自己20岁时,由科举走上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我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颔联运用比喻和对偶,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家破人亡,孤苦零丁。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当年撤离,在惶恐滩上对艰难的时局忧惧不安,如今被俘,路过零丁洋,不禁慨叹自己的孤苦无依。
颈联一语双关,两个“惶恐”“零丁”,第一个表地名,第二个写形势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
人生自苦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生在世谁能躲过一死?我要为朝廷捐躯,留下一颗忠心永垂史册。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
写作特色
1.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合叙事与言志,慷慨悲凉。
2. 诗歌前面六句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结尾两句转而谱写出激情慷慨的绝唱,这样的情调转换起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
3. 比喻、双关、对偶等修辞的运用,起到了巧妙的效果。
课堂小结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文章结构

拓展延伸
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慷慨就义。
……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
创作背景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这首元曲就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
1.能准确朗读、背诵全曲。
2.推敲品味散曲的语言,掌握鉴赏散曲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听读诗歌·感受诗情(注意节奏重音)
整体感知
踌 躇

精读文本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第1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第2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第3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
第一层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3.“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作者远望长安,往日辉煌的西都,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哀伤感之情。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这是国家由盛而衰的写照。
合作探究
一个朝代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代朝代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百姓!
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特色
1. 以动写静,赋予物以波涛汹涌的气势。
2. 情景交融,情由景生。
3. 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形象鲜明。
4. 虚实结合,把眼前的景和潼关的历史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潼关来做历史的见证,揭示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课堂小结
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文章结构
拓展延伸
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