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题
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A.陋室(lòu) B.德馨(xīng) C.调素琴(tiáo) ( )
(2)A.鸿儒(hóng) B.案牍(dú) C.西蜀(shǖ) ( )
(3)A.诸葛亮(gé) B.嗫嚅(rú) C.磐石(pán) ( )
综合性学习。近段时间,学校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2.活动一:阅读下面一段话,用一句话概括此段话内容。(3分)
1962年,雷锋由于一次意外,光荣牺牲。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中央还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依然需要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依然需要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而这一切,何尝不是“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呢?那么学雷锋应该怎么学?当然是学习雷锋的精神。学雷锋的核心并不是一些好人好事,而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普世价值观的体现。其实,一声真诚的问候、一句体贴的关心、一个善意的提醒、一次举手之劳,都是道德自觉的生动体现。
(概括内容) (不超过20字)
3.活动二:下列两则材料之间有何共性?(2分)
材料一: 4月3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做客新华网博鳌高端访谈,畅谈当代社会如何传承与发扬雷锋精神。她说“我记得在去年年底,大家所熟悉的救了小悦悦的那个拾荒陈阿婆获奖了;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成了现代愚公,他从自己的村子里面一点一点给孩子们修路;还有一位小女孩,在火灾中救了15户人家,她获奖了。我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很感慨,因为按照传统的理解,拾荒婆婆、70多岁的爷爷、10来岁的孩子,他们都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社会弱势群体,但是他们为这个社会守住了良心,这些平凡的良心代表这个社会的一种态度”。
材料二:新华网发展论坛“我们该如何学习和贯彻雷锋精神呢?”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努力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将来美好的生活。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
两者共性
4.活动三:本次活动需要一则宣传语,现有两副对联,上联分别为“学雷锋助人为乐”“春风春意温暖在”,而下联词序已被打乱,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任选一则加以组合。(2分)
下联的有关词语: 聚 传 爱心 好人 滴水 好事 成涓 精神
第一联上联:学雷锋助人为乐 组合后的下联
第二联上联:春风春意温暖在 组合后的下联
5.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划线的字
(1)驻足:
(2)极目:
(3)煞它风景:
(4)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二、默写
古诗默写。请根据要求填写内容。(6分)
6.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全诗。(4分)
, 。
, 。
7.任选两句补写下面句子中的上句或下句(2分)
①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②青青园中葵, 。( 汉乐府《长歌行》 )
③好峰随处改, 。( 梅尧臣《鲁山山行》 )
④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
三、现代文阅读
㈠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完成9—13题。(15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8.用简洁语言概括“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所指代的内容。 。
9.文中的“我”已经脱险,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却“啜泣”了,为什么? 。
10.找出描写“我”下悬崖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将其填入下面小括号中。似乎能办得到→( )→( )→( )
11.把表现全文主旨的句子抄录下来。 。
12.你从选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
阅读《大师的“痴”》一文,回答下面题目。(13分)
大师的“痴”
马军
曹雪芹在谈到他的毕生心血之作《红楼梦》时,说了这样几句感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堪称是作者的肺腑之言,泣血心声。没有这样的“痴”,没有这样矢志不渝生死与之的“痴”,又怎么能铸就这座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呢
其实,何止是他 大凡世间一切不朽之作,无不是这样“痴痴”地完成的。
清代写意画大师朱耷,成就极高,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赫赫有名的“八大山人”就是他老先生的文号。他的画,自由、狂放、疏简、怪诞,风格独特,出神入化,对后世影响极大。为人熟知的郑板桥、吴昌硕、潘天寿、张大千、齐白石等画坛巨擘,无不受惠于他。
朱耷平时是绝对不作画的,他没有情绪,他不在状态,任凭你贵为王侯,富比邓通,也休想让他拿起画笔。可是他好酒,只要备此二升,即可让他顷刻间完全换了个人一样,进入到另一世界去。只见他神采飞扬,欣然泼墨,一边狂呼乱叫,一边笔走龙蛇。他作画怪极了,什么都可以做笔,有时拿个笤帚疙瘩猛扫,有时拿块抹布大抹,直弄得个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就在观者的心脏将要爆裂之际,他却飞快拿起画笔,刷刷几下,一幅或奇崛,或秀美,或枯寂,或惊骇的山水、花鸟、竹石等绝妙无双的伟大杰作便诞生了。
航空动力学大师冯·卡门先生,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受到广泛的尊敬。他的《自传》中记录了一件自身的“痴故事”。
夜已经深了,可是,他和助手弗兰克仍在紧张地运算着他的数学方程式。猛然间,弗兰克想起这是他回家的最后一班电车了,便霍地跃起,急匆匆朝车站赶去,冯·卡门脑子还在运算中,糊里糊涂就跟着也一同来到车站。
车站人很多,也很乱,但冯·卡门什么也没有看见,他正在那美丽迷人的数学方程中“游泳”。忽然,他的大脑中一团火花爆亮,灵感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数学公式仿佛就在他的眼前出现,真是奇迹呀!他兴奋极了,差点就喊了出来。他什么也顾不得了,趴在即将开动的电车车厢上就写起来,好像这车厢就是他的运算本一样。他写呀,写呀,飞快地写,恨不能让公式瀑布一样从他的笔端飞流而下。
时间很快就到了,售票员大声催促他离开,车马上就要开走。然而,沉醉在疾速演算快乐之中的冯·卡门无法停下来,他一面发疯似的继续推导方程,一面请求着:“请再等一会儿!”“请再等一会儿!”售票员修养还真的不错,耐着性子等他,时间飞快地流逝,而他的笔也飞快地在走。终于,一行行论证缜密的数学方程倾泻到车厢上。
冯·卡门先生写在车厢上的公式,就是著名的“紊流的力学相似原理”论文,他的这一理论,对各种飞行器的成功上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艺痴者,技必良。只有痴,才能进入物我两忘,心驰神往,神乎其技,神乎其神的境界。“痴”,是创造之态,因为神来之笔正在每个人绝妙的手中。
(选自2011年12月31日《河北日报》)
13.本文论题是 ,作者表达的观点是 ( 4分 )
14.第一段文字写曹雪芹的写作感言及作者对此的评价,作用是什么?(3分)
15.说说本文的论证的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
16.本文的结论是 。(2分)
阅读老舍《茶馆》片段,完成题目。
宋恩子 后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
王利发 多半是大学生,还有几位熟人。我有登记簿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下”。我拿来。二位看看?
吴祥子 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我们的中国教学资源网 )们不看簿子,看人!
王利发 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宋恩子 你为什么爱租给学生闷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
王利发 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班,明天撤职,作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缴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笔帐不是?(1)
宋恩子 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
吴祥子 是呀,所以非天天食人不可,好得点津贴!
宋恩子 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走吧,到后边看看去!(2)
吴祥子 走!
王利发 二位,二位!您放心,准保没错儿!
宋恩子 不看拿不到人,谁给我们津贴呢!
吴祥子 王掌柜不愿意给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个面子!对吧!王掌柜!
王利发 我……(3)
宋恩子 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我们的中国教学资源网 )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4)
吴祥子 那点意思!
宋恩子 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利发 那点意思是多少呢?
吴祥子 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5)
17.简略分析对话(1)中表现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性格及思想感情?
18.对对话(2)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巡警们的忠于职守的性格。
B、表现了巡捕的横行霸道,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C、写出了宋恩子、吴祥子二人的悲惨生活,他们这样做是迫不得已。
D、只是直观地反映现实,没有含义。
19.对白(3)(4)的最后都有省略号,它们表示了什么意思?
20.对白(5)中有两个“意思”,它们各表示了什么意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 。“讽”的意思是 。
(2)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骈死于槽枥之间 C.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D.皆以美于徐公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而文中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却痛快地接受了。邹忌的讽谏有何高明之处 生活中,我们见过这样的场景:小A热衷于“课桌文化”,经常利用课桌与同桌无声交流,干净的桌面因此变得面目全非。如果你是小A的老师,请你借鉴邹忌的讽谏技巧,说几句话让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
__ ______
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题目:我眼中的英雄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4)察纳雅言 开张圣听 咨诹善道
(5)邹忌讽谏齐王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用自己的家事与齐王的国事巧作类比,让齐王明白自己受蒙蔽很严重,需要广开言路,齐王自然乐于接受。第二问:略,要求:要有称呼,说话委婉得体
22.略
【解析】题干中的一段提示性文字,拓展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深化了命题的哲理内涵,容易理解,难度适中。一个“你”字,立刻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会引起考生们丰富的联想,与之相关的素材会立刻活跃在他们的思维之中,有利于考生发挥。没有文体限制,学生写起来更加自由,既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也可以叙述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还可以表达自己最生动的观点,符合中学生写作实际,适合不同文体写作优势的考生,从而展示丰富的个性风采,实现“人”“文”的完美融合,彰显“面向所有学生”的课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