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关注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裁缝和顾客的性格特点,角色朗读,读出裁缝和顾客不同的语气。
2、借助表格、关键词,学习用自己的话生动复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关注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裁缝和顾客的性格特点,角色朗读,读出裁缝和顾客不同的语气。
教学难点借助表格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能参照表格复述故事。
三.教学过程
老师:上课!!学生:起立!!老师好!
老师:请坐。孩子们,请看黑板,让我们齐读课题《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标清了自然段,学习了字词,还练习了分角色朗读,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为了让你们快速回忆起课文内容,下面我们请三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指名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仿佛让我们真的看到了那位急性子的顾客和那位慢性子的裁缝,可见你们在课下一定花了不少功夫。 孩子们,故事读完了,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啊?(是)那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无人举手)
师:看来,这个故事讲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篇课文实在是太长了。不过,孩子们不用担心,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样法宝,可以说是讲故事的神器,想不想看看?(想)(课件出示表格)这是什么呀?(一张表格)你们可不要小瞧它,这可是一个宝葫芦,它里面可藏着许多秘密呢,不信,你自己读一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我从表格中发现了这个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板书:时间)生:我从表格中发现了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有顾客和裁缝。
师: 好,这个同学关注到了故事的人物。 (板书:人物 顾客和裁缝生)生: 我还从表格中看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一个是急性子,一个是啊慢性子。(板书:急性子慢性子)师:真细心,那说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想问一下,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顾客是急性子?(预设)生1:......生2:......
师:你们体会的真深刻,不光从语言上看出他是个急性子,还从动作上看出他是个急性子。那你们又是从哪里看出裁缝是个慢性子的裁缝呢?生1:......生2:......
师:从你们的回答看出这还真是一个慢性子啊!像这样的细节描写课文里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
师:孩子们,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位急性子顾客为什么会找这样一位慢性子的裁缝来做衣服呢?请你们默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裁缝的话有没有道理?为什么?(生默读,然后交流)
师:通过观察表格,让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动手填一填吧!(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
师:时间到,我找同学来说一下(多找几个同学回答,然后教师再出示老师填写的表格)小结:我们在填写表格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也就是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过渡:现在表格也填好了,让我们借助表格把故事讲给同桌听吧!(同桌之间相互练习讲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师:指名讲故事(尽量多找几个)及时给予孩子鼓励。
过渡: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讲故事的时候适合的加入一些我们的想象会不会使故事变得更加精彩呢!(板书:想象)在本文中,作者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空白,比如(课件出示: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老师:同学们,你们先来想一想,这位顾客为什么会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指名回答)是啊,对于一位急性子顾客来说没有比这个更让人惊讶和恼怒的了。如果你是那位顾客,此时此刻,你会对裁缝说些什么呢?(预设)生1:你真是太气人了,我已经来4次了,你竟然还没开始裁剪,那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穿上新衣服啊?生2:我真是瞎了眼了,来找你给我做衣服......生3:照你这样,你这家店早晚会关门............
师:同学们,由此可见加入我们的想象的确能使故事变得更加精彩。孩子们,就像我们刚才这样,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加上我们的想象用我们自己的话把它说出来,这就叫复述。(板书:复述)你们学会了吗?(学会了)那今天放学回家能不能把这个故事复述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能)
过渡:孩子们,老师刚才说了,想象能够帮助我们复述故事,其实,想象还能帮助我们创作故事。接下来,请看(课件出示:小练笔)老师读出写作要求,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由于时间关系,没写完的同学课下再写。不过,根据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我相信这个故事在你们的创作下一定会变得更加精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