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期末复习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期末复习章节知识点汇总及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3 23:0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满分秘籍】
一、“两弹一星”
1.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3.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
4.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5.意义
(1)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2)它打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6.“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等。
二、航天技术
1.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入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主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荣誉: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3.推广: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
4.意义:
①对中国: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对世界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四、屠呦呦与青蒿素
1.主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意义: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3.荣誉: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五、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六、社会生活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凭票供应,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严重匮乏) 衣着变得丰富多彩,更是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原因:物资丰富和人们思想的解放)
食 饮食结构单一,甚至吃不饱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深入人心
住 比较拥挤,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改善
行 “自行车王国”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火车、飞机、汽车、轮船任人选择,科家汽车越来越普遍
其他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互联网发展迅速
【满分加练】
1.不同时期的奋斗具有独特的时代精神风貌。从下列成就取得的过程中可凝练出(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A.两弹一星精神 B.改革开放精神 C.载人航天精神 D.抗击非典精神
2.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183天,于2022年4月16日11时05分安全顺利出舱。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生物工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创造出许多惊人的奇迹。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学森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成就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C.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5.新冠肺炎临床救治再次证明:中西医结合能较快地提高核酸转阴率,提高治愈率、减少病亡率。屠呦呦演讲时也提到从1700年前的医学古籍中获取灵感,成功提取药物。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是( )
A.四环素 B.抗生素 C.青蒿素 D.青霉素
6.一位同学的历史小论文中出现了以下关键词:“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VR)”“人工智能(AI)”“线上教学”。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生态问题 B.人口问题 C.计算机网络 D.化工新材料
7.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不把阶级出身作为录取因素,完全依靠成绩录取的考试。578万人参考,最终录取了27.3万人。这说明( )
A.高考是开始于1977年 B.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体现公平原则
C.录取比率低,恢复高考效果差 D.恢复高考是在邓小平的决策和推动下
8.1956年1月,在中共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中宣部部长陆定一说:……学术问题、艺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后不久,毛泽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
A.“双百”方针 B.“另起炉灶” C.“八字”方针 D.“科教兴国”战略
9.下图是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及其设计理念,据此可知( )
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BEIJING 2022”印鉴在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
A.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B.书法艺术独树一帜
C.中国已建设为体育强国 D.汉字发展一脉相承
10.如表为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数据反映了( )
指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摩托车(辆) 1.94 6.29 18.8
洗衣机(台) 78.41 88.97 90.50
电冰箱(台) 42.33 66.22 80.1
彩色电视机(台) 59.04 89.79 116.60
组合音响(套) 10.52 22.2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我国工业体系完善 C.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D.改革开放成就显著
11.1978年,我国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私家汽车。但到了1993年,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00万;2007年,我国年均生产880万辆车,中产阶级家庭开始选择以汽车作为出游方式。202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3.0151亿。材料说明( )
A.私人小汽车成为我国交通主旋律 B.我国汽车出口数量成倍增加
C.我国汽车工业水平已居世界第一 D.改革开放提高国人生活水平
12.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下列能够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
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⑤“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1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0年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为22.5亿亩,其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2.2亿亩,约占总面积的10%,但产量却占了总产量的20%,被称为“东方魔稻”。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袁隆平培育出新型杂交水稻的名称 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称为什么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请写出两件具体事例
(3)为实现“两弹一星梦”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列举1名即可)这些成就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14.一所大学之于一个国家的价值,绝非局限在教育领域,而与国运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抗战期间各所大学西迁示意图
材料二 1952年,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一方面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等一批工科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又减少了综合性院校,合并了部分财经政法院系。
材料三 我国2022年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新专业名单(截取部分)
序号 门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 学位授予门类 修业年限
…… …… …… …… …… ……
7 理学 地球物理学类 行星科学 理学 四年
8 工学 材料类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 工学 四年
9 工学 能源动力类 氢能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10 工学 能源动力类 可持续能源 工学 四年
11 工学 电气类 智慧能源工程 工学 四年
12 工学 土木类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工学 四年
13 工学 水利类 智慧水利 工学 四年
14 工学 地质类 智能地球探测 工学 四年
15 工学 地质类 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 工学 四年
16 工学 矿业类 碳储科学与工程 工学 四年
17 工学 轻工类 生物质能源与材料 工学 四年
18 工学 交通运输类 智能运输工程 工学 四年
19 工学 海洋工程类 智慧海洋技术 工学 四年
20 工学 航空航天类 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 工学 四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大学西迁的历史背景。诸多大学坚持西迁办学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高潮的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高校新增专业设置上侧重哪些领域?请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领域针列举我们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4)综合以上材料,我国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举措,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成功试验原子弹、导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史实,结合所学可知,“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体现了科研工作者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A项正确;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试验成功,2003年我国抗击非典取得胜利,三者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答案:C
解析: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1970年是20世纪70年代,C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D项。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B项正确;屠呦呦是在医学领域,排除A项;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排除C项;钱学森也是在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为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因此该项成就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D项正确;我国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以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都不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就,排除AB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屠呦呦是著名医学家,她及其科研团队发现能 够有效抵抗疟疾是青蒿素,这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VR)”“人工智能(AI)”“线上教学”可得出这些都与计算机网络,智能互联相关,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中的主题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B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不把阶级出身作为录取因素,完全依靠成绩录取的考试。578万人参考,最终录取了27.3万人。”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我国进行了人才选拔制度改革,高考体现了公平原则。B项正确;恢复高考是开始于1977年,排除A项;由于高考学生基础差,造成录取比例率低,不是恢复高考效果差,排除C项;恢复高考是在邓小平的决策和推动下进行的,但是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毛泽东在中国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目的是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与题意相符,A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初对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排除C项;“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字最初源头是甲骨文,中国书法与剪纸源远流长,把这些做为北京冬奥会会徽,这是中国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欢迎世界人民,A项正确;书法、汉字均是会徽的一部分,材料是为体现奥运精神而不是体现体育强国,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0.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1990至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加,可见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就显著,D项正确;仅凭题干中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足以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或我国工业体系完善,排除AB项;题干仅有城镇居民的相关信息,没有农村居民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78年,我国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私家汽车。但到了1993年,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00万;2007年,我国年均生产880万辆车,中产阶级家庭开始选择以汽车作为出游方式。202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3.0151亿”可得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得发展,提高国人生活水平,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私人小汽车成为我国交通主旋律,排除A项;我国汽车出口数量成倍增加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我国汽车工业水平已居世界第一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可以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因此,②④⑤是改革开放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变,D项正确;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了缓和供应的紧张,需要人们凭票购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物资丰富起来,凭票购物已成为往事了。因此,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的AC项;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密切相关,人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主体性越来越强,选择面越来越宽。因此,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的B项。故选D项。
13.答案:(1)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
(2)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任答两点);
(3)钱学森(或邓稼先);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培育出新型杂交水稻的名称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根据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结合所学可回答出“两弹一星”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为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3)根据所学可知为实现“两弹一星梦”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钱学森。“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意义可从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回答。
14.答案:(1)背景:日军先后发动局部侵华和全面侵华战争,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基本成为沦陷区;而西部当时日寇侵略势力还没波及,相对安全。说明:大学与国家共命运,爱国、支持中国抗日战争。(其他言之有理同样给分);
(2)目的:为即将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或者即将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储备。(其他言之有理同样给分);
(3)领域:智能化科技、高新技术、能源新材料等;列举:航空航天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一箭多星技术,神州系列载人航空工程,“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探测,“天宫一号”
(4)共同之处:为国家培养人才,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其他言之有理同样给分);
解析:(1)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日军的全面侵华,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和大学纷纷内迁。因此,材料一大学西迁的历史背景是日军先后发动局部侵华和全面侵华战争,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基本成为沦陷区;而西部当时日寇侵略势力还没波及,相对安全;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大学西迁的办学说明大学与国家共命运,爱国、支持中国抗日战争。(2)1952年,我国即将进行一五计划,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即将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做好人才培养储备,因此进行院系的调整。(3)依据材料三“2022年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新专业名单”可知,我国高校新增专业设置上侧重智能化科技、高新技术、能源新材料等;依据所学可知,这些领域的成就可以从航空航天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一箭多星技术,神州系列载人航空工程,“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探测,“天宫一号”等回答。(4)依据材料中我国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举措可得出共同特点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体现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