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3 23:2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希腊的古典文化,从史诗、建筑、到哲学,为整个西方古典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艺术,皆植根于希腊。”古罗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传统,并不断创新,罗马建筑、罗马法学、公历等,是古罗马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
The Glory is Greece!The Grandness is Rome.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9世纪美国诗人
导入新课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学习目标
1、说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文学、雕塑、建筑、哲学、法学、历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2、认识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增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3、分析思考古希腊、罗马取得辉煌文化成就的原因。
壹 文学和雕塑
一、希腊文学和雕塑
1.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你知道哪些?希腊神话有什么特点?
“神人同形同性”
特点
“神人同形”是指神有着人一样的形态和肉体,却比人高大健美。
“神人同性”是指神有着和人一样的性情,也有各种弱点和缺点。
2.文学
《荷马史诗》
盲诗人荷马
《荷马史诗》一部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希腊社会图景,它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具有文学和史学双重价值。
《荷马史诗》 被称为“希腊的圣经”
特洛伊木马
《荷马史诗》:
由《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
《伊里亚特》主要叙述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的故事。
《奥德赛》讲叙的是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希腊联军的“智囊”奥德修斯渡海返乡的故事。
《荷马史诗》有神话、传说内容,也反映出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状况。
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
我们想要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状况,我们可以参阅什么文献?
荷马
籍贯:希腊
职业:诗人
作品:《荷马史诗》
意义:《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
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2、雕塑:
(1)水平:
(2)代表作: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掷铁饼者
维纳斯
不完整,却是完美!
宙斯 (Zeus)是希腊神话众神之神,是奥林匹亚(Olympia)的主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世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原作已经丢失,复制品现收藏于罗马国立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宙斯 是希腊神话众神之神,奥林匹亚的主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世最大的室内雕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地。宙斯神像高12米,有黄金制成的橄榄冠,坐在用杉木制成的宏伟的宝座上,并饰以黄金,象牙,乌木以及各种珍贵的宝石。
约公元前457年建造



代表作
雕塑
贰 建筑艺术
希腊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建)
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露天剧场(前4世纪)
古希腊建筑
多使用柱子
建筑特点
二、建筑艺术
二、建筑艺术
1、历史地位:
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2、希腊建筑艺术
(1)主要体现在:
神庙。
(2)特点:
神庙四周以廊柱环
绕,柱身有粗有细。
(3)典型代表:
雅典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位于雅典卫城中心,是雅典人供奉雅典保护神雅典娜的神庙。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希腊神庙特点:四周以廊柱环绕
柱子有粗有细,粗的显示男性强壮美,细的表示女性匀称美。
每个立面的宽和高之比都接近于1:0.618,即黄金分割点。
建筑
帕特农神庙
大竞技场






万神庙
特点: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罗马是希腊最好的徒弟!
2.罗马
罗马建筑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1)特点:
(2)代表性建筑:
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其中最长的一条地上引水道长达91千米),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
图拉真纪功柱
凯旋门
大竞技场
方尖碑
凯旋门
万神庙
引水道工程
罗马
①.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②.石拱门、穹顶结构坚固结实,华丽宏伟。
  罗马大竞技场建于公元1世纪,又称罗马大角斗场、斗兽场,是专为野蛮的奴隶主看角斗而建造的。
罗马建筑艺术:
罗马大竞技场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有一句古谚说:如果一个人到了罗马而不去看看万神殿,那么,他来的时候是头蠢驴,去的时候还是头蠢驴。
罗马万神殿 比利时议会大厦
罗马竞技场 杭州黄龙体育馆
影响: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叁 哲学和法学
因为“智慧”之为“智慧”并不是“小聪明”,也不是一般所说的“明智”,它指的是宇宙自然之最深邃最根本的奥秘,标志的是一个至高无上、永恒无限的理想境界。所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才会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神而不适合人,我们人只能爱智慧。
——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
希腊哲学
三 “人”的时代
《雅典学院》
整个画面充满浓厚的学术探讨和争鸣的气氛,赞美了人类对智慧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古希腊哲学的繁荣。
“海里的水是不是连续的 ”
他设想,如果把水分割成越来越小的水滴,最终会是再也没法分割的“水粒”。因此表面上看是连续的物体,都是由不连续的最小粒子组成的。德谟克利特把这种没法再分割的粒子称为原子,希腊语的意思就是“不可分割”。
1.德谟克利特
原子论
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哲学主张
含义
质疑神
2.苏格拉底
探讨内容
人的灵魂、美德、幸福
哲学主张
认识你自己
影响
求得知识的方法
思考对象
转向人类社会
美德即知识
系统的问和答
哲学开始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认识人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之死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雅典人抓住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成为傀儡政权首领这个把柄,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最后被判处服毒自杀。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
想一想: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出逃?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成就:
①解剖了许多动物,奠定了动物学基础;②创立了逻辑学;③提出演绎法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猜一猜: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像在说明: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课题;柏拉图则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源于神灵的启示。这两个对立的手势,表达了他们思想上的原则分歧。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 亚里士多德
与柏拉图为友,Amicus Plato,
与亚里士多德为友, Amicus Aristotle,
更要与真理为友。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
—— 哈佛大学校训(拉丁文)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认为世界是可以依靠人的观察解释、认知的。
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理性精神。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恩格斯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故乡
质疑神
认识人
认识人的价值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孙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知识拓展
轴心时代
名称:
地位:
影响:
《十二铜表法》
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罗马法学系统: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和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古罗马的法学
性质:成文法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德国法学家耶林
(1)第一次“以武力征服”是指罗马征服了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创建了罗马帝国。
(2)第二次”以宗教征服“是指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并在世界传播。
(3)第三次”以法律征服“是指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罗马法所蕴含的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于民族的永恒价值,因此”最为平和、最为持久“。
对当时的罗马:有利于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罗马法的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世界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公历的起源
1.来源: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2.编制: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立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一天。
3.确立: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4.地位: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知识拓展:
公历是如何减少误差的
公历每月的天数不全相同,其实是人为的结果。每年365天原是这样分配:单月31天,双月30天,只有2月为29天。凯撒的继承人屋大维的生日在8月,他从2月抽出1天加到8月,结果2月减少至28天,8月变成大月31天。最终,形成了“七前单月大、七后双月大”的历制。
公历使用到16世纪时,又产生了误差。于是当时的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对闰制进行改革,即仍然4年一闰,但逢能被100整除的那一年不闰,到能被400整除的那一年再闰,这样每400年闰97次,误差就极小了。因此现在通用的公历又叫“格列高利历”。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古希腊、罗马取得辉煌文化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发达的经济是文化繁荣的基础。
2、海洋交通的开拓,便于交流和吸收别人的长处。
3、人民的辛勤劳动是文化的源泉。
4、文人学者、艺术家与科学家刻苦钻研与总结人民群众实践,形成了伟大的成就。
5、民主制度的推动,政府对文化的重视。
课堂小结
1.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下列属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有
①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太阳历 ②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③孕育了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 ④广泛论证了万民法、经济法等法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有③孕育了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④广泛论证了万民法、经济法等法律,③④符合题意;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太阳历是非洲古代埃及人,①不符合题意;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是亚洲古代印度人,②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图片史料在证史研史中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片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日本文化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A
【解析】
克里特王宫遗址反映了古代希腊早期文明,雅典卫城体现了雅典的建筑成就,伯利克里像体现了雅典发达的奴隶制民主,因此三幅图片综合反映了古代希腊文明,因此A正确。BCD不合题意,排除BCD,综上故选A。
3. 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古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B.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创造出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成就
C.古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D.《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而不是《十二铜表法》,因此C表达错误。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神明,还是希腊传说中的英雄,都具有人的形体,甚至比人更像人。正是由于希腊诸神在肉体上具有楷模性、典范性的特点,所以才被人们所崇尚。因此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因此A叙述正确。古希腊产生了诸如德谟克利特等科学家,苏格拉底等哲学家,因此B正确。《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因此D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综上故选C。
4、2019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希腊时引用希腊文学家卡赞扎基斯的话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追求的理性是
A.知识与道德 B.伦理与规范 C.民主与人权 D.救世与责任
A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并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以传授知识为生,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而孔子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孔子强调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他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因此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追求的理性是知识与道德,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5、如下图中的“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是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