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04 07:0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七章检测卷
(100分 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长年的水旱灾害 B.臭氧层破坏 C.人口过度增长 D.野生动植物死亡
2.下列关于农作物秸秆利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在田间就地焚烧,灰分还田,经济无污染
B.可以作为造纸、制作纤维板的原材料
C.铡碎掩入田中,有机物缓慢分解,但仍有不少浪费
D.沼气发酵或饲喂牲畜后再作肥料还田
3.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我们应该
A.积极行动起来,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无能为力,任其发展下去
C.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D.把自己的家装扮好,外面怎么样无所谓
4.全球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C.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含铅废气、酸雨
5.在新西兰斯蒂芬岛,由于看守人带来一只猫,导致该岛上一特有的物种灭绝了,该岛特有的物种灭绝的原因是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的入侵
6.实验室利用醋和水等物质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模拟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7.利用农田蜘蛛或在农田里放养青蛙来防治农业害虫的好处是
A.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B.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C.降低成本 D.上述三项都是
8.某环保小组正在热烈讨论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便于回收再利用。他们提出了各自的意见,总结出来的主要有以下几条,其中比较好的分类方法是
A.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其他类 B.生物类、非生物类
C.金属类、纸类、竹木类、玻璃类、塑料类 D.玩具类、包装类、食品类、其他类
9.为防止渤海湾的水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严格控制污染源 B.关闭大大小小的造纸厂
C.做好排污的日常监测 D.对污染水进行净化处理
10.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国际粮价上涨,有的国家出现粮食短缺现象。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开荒种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③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作物品种 ⑤多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11.目前很多城市都推行公共自行车政策,这大大减少了机动车的使用,此举既便利了公众也可以减少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12.洁净的空气中,能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
A.氧气 B.氯气 C.臭氧 D.二氧化碳
13.我国海关对进口木材、水果都进行严格的检疫,其目的是
A.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B.防止进口木材、水果有严重病虫害
C.维护我国木材、水果的市场占有率 D.防止进口木材、水果对环境的污染
14.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下列人类活动:①绿化荒山,植树种草;②要致富,砍大树;③若要吃得好,就吃蛙蛇鸟;④看见毒蛇就打死它;⑤退耕还林;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其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A.①②⑥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①④⑥
15.下列措施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A.封山育林 B.禁止捕猎 C.荒坡变果园 D.平湖改稻田
16.下列对土壤的利用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B.开垦沼泽地,种粮植树
C.掘地烧砖,兴建高楼大厦 D.大力发展农业,满足牲畜产业的需求
17.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8.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远离地沟油,不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店或小摊加工的食品
B.在外用餐时总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尽量使用一次性纸杯
C.挑选有包装的食品时,关注包装盒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D.需要乘车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上学、回家
19.工业废水和废渣、生活污水以及化肥农药的流入形成了
A.大气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D.噪声污染
20.海域发生赤潮会使大批鱼类及海产动物死亡,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受化学物质污染 B.海洋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
C.原油泄漏污染了海水 D.水土流失,大量土壤流入海洋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分,每空2分)某实验中学环保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资料三:5号电池比7号电池大些。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A~E共5组数据见下表)。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毫升 500 500 500 500 500
加废旧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量/克 不加 不加 不加 10 30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条 1 1 1 1 1
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0 3 5 6 8
该小组根据上述有关内容,做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成员选择了A与B进行对照实验,则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实验的变量是  。为探究这一问题还可以选择  进行对照实验。
(2)B和E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E组的鱼比B组的鱼存活天数多,说明  。
(三)实验反思。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22.(12分,每空2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故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该实验分3组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检测,该方法属于  检测。
(3)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4)某小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请你将表格中“上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图中表示。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
(6)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23.(12分,每空2分)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如图所示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寒冷的北极的极地狐,另一只是生活在炎热的非洲沙漠地区的沙漠狐。
资料二: 科学工作者在南极研究中发现,在南极,由于冰雪融化,长期被冰冻的种子解冻萌发,在这里出现了新的物种;从南极冰盖钻取样芯分析表明:25年来,南极气温上升了1℃。这些都说明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现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  相适应。
(2)请推测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  ,理由是  。
(3)燃烧煤和石油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像吸收热量的玻璃一样能捕获阳光使地球变暖,这种现象叫  ,是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4)如果地球变暖在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极地狐未来的命运:  。
(5)请你想一些好办法让地球“退烧”: 。
24.(9分,每空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云南省镇雄县某地炼制硫黄,排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等的废气,导致此地常降酸雨,庄稼被毁,居民外流。
材料二: 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同时还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并造成一些树木死亡,损失惨重。
(1)根据材料一,造成该地区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  。
(2)根据材料二,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  等方面。
(3)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
25.(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为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把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现状调查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们认真调查了水稻生产的全过程。下面是他们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感想和建议,请你将它们补充完整:
(1)将种子播种到秧田后,利用薄膜覆盖,明显缩短了种子发芽的天数,这主要是因为薄膜内  较高,  增强。
(2)仲夏之夜,蛙鸣声声,使危害水稻的昆虫大量减少,请写出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主要食物链:  。
(3)在调查中发现,稻田中蛙的数量比上次调查时明显减少,经了解,蛙的数量大量减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  、  。
(4)到了收获季节,不少农民在稻田里焚烧稻秆,其主要危害是  、  。
(5)焚烧后剩余的物质是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A A B D A D C B C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A C A B D A C B C B
21、废旧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
废旧电池的有无
A与C
满江红的有无
满江红能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合理即可)
所选小鱼数目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合理即可)
22、变量
抽样
取平均值
越高
上下班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理即可)
23、生存环境

甲的耳朵小、短,热量不易散失
温室效应
数量减少甚至濒危灭绝
植树造林,减少废气排放,开发绿色能源等(合理即可) 
24、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的叶,毒害植物,使植物死亡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等(合理即可) 
25、温度(1分)
呼吸作用
水稻→害虫→青蛙
大量使用农药
大肆捕捉青蛙
污染环境
浪费能源
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