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合格性练习
(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14分,共30分)
1.(2021·泰安高一检测)1930年8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指出:“武汉和南京工人要求立即举行暴动……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反对军阀,坚决向武汉进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
A.坚持贯彻武装暴动的方针
B.结束了“左”的错误统治
C.力图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
D.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2.(2021·东营高一检测)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幅度约有四分之三,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这反映了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C.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1931年8月26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高度评价、赞扬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斗争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推广(毛泽东)良好经验。”材料中的“良好经验”是指 ( )
A.发动城市工人武装暴动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领导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D.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日
【补偿训练】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
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 )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
B.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D.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 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
——毛泽东
(1)材料一中“云消雾散”指什么 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 “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 (5分)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2分)
(3)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长征结束后,开始了怎样的“新局面”。(7分)
【备选习题】
作家魏巍曾写道:“□□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 ( )
A.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B.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粉碎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D.拉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
等级性练习
(选择题5分,非选择题15分,共20分)
6.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D.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
材料二 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对比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15分)
PAGE(共47张PPT)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必备知识生成
知识点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成立典礼。26日,南京国民政
府发出通电宣布:“所有汉口联席会议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产生之机关所发命
令,一律否认。”那么,南京国民政府是如何实现一党专制的 又是怎样完成中国形
式上统一的
1.南京国民政府与二次北伐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①宁汉合流:1927 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_________”。
②影响:它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的确立。
宁汉合流
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
(2)第二次北伐。
①目的:讨伐张作霖。
②主要事件:
a.济南惨案: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
c.改旗易帜:1928 年底,_______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③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学良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1)发展。
(2)曲折:_________凭借国家权力,聚敛财富,使民族工商业发展受阻。
原因 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②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动,为民族工
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表现 纺织、面粉及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
度的发展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官僚资本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1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
【情境一】 毛泽东在1928年10月指出:“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
【思维交互1】南京国民政府与北洋军阀政府有什么区别 (唯物史观)
提示:北洋军阀政府封建性浓厚,更多地是依靠封建独裁和武力实现其统治;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通过一党专制来实现其统治,相比之下,更具近代色彩。
【情境二】
【思维交互2】“济南惨案”说明了什么问题 “皇姑屯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史料实证)
提示:“济南惨案”暴露了日本干涉和侵略中国的野心,也进一步揭露了蒋介石政府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恶面目。“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扶植新的代理人而采取的卑劣措施,再次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探究2 民族工业的发展
【情境一】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官僚
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
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思维交互1】从表格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如何认识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史料实证)
提示:信息: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认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情境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在对华商品输出中,英国居首位,美国次之,日本又次之;到1928年,日本居首位;而到1931年,美国居首位。
【思维交互2】美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的消长反映了什么现象 (历史解释)
提示:它反映了国民政府与美国之间的密切关系,更反映了国民政府在经济上对帝国主义尤其是美帝国主义的依赖。
【史论生成】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年至1936年)统治特征
1.政治:
(1)国民党建立一党专制统治,实行一党训政、特务政治和思想专制。
(2)国民党内部产生新派系和新军阀,派系林立。
(3)外交上,宣称奉行“革命外交”,掀起改订新约运动,基本实现关税自主;日本侵华不断加剧,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4)国共十年对峙,共产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经济:
(1)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重点发展重工业,开发西部。
(2)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
(3)官僚资本开始膨胀。
【深化点拨】官僚资本:指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俗名称。1927年以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军事行动掌握国家政权,并利用政权掌握国家财政,利用财政手段进而控制并建立起金融垄断,利用金融优势地位建立商业垄断和吞并私人资本主义工业。
知识点二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自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陈独秀连任五届中共中央总书记,这期间中国革命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与他息息相关,从而给他写下了一段光辉的历史。但是,在大革命后期,他又犯下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从而导致大革命惨重失败。之后,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又有哪些举措
1.城市中心通路探索
事件 时间 过程(内容) 意义
南昌
起义 1927年
8月1日 (1)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成功发
动南昌起义;
(2)一部分军队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
湖南;
(3)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打响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八七
会议 1927年
8月7日 (1)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总方针;
(2)毛泽东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
___”的重要思想 给正处于思想混
乱、组织涣散中
的中国共产党指
明了前进的方向
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派的
第一枪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
得
事件 时间 过程(内容) 意义
秋收
起义 1927年
秋 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长沙时受挫 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
命根据地,点燃了“_______
_______”的星星之火
工农武
装割据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探索
(1)井冈山道路。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
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井冈山会师:1928 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
工农革命军会师。
③评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_____________”的星星之火。从此,中
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
①建立:1931年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召开,宣布成
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_______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
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②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3)土地革命。
①内容:“_____________”。
②作用: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江西瑞金
毛泽东
打土豪,分田地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情境一】
【思维交互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提示:(1)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2)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情境二】 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的农民耕种使用。(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以乡为单位分配。
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思维交互2】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与《兴国土地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重视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史料实证)
提示:主要区别:《兴国土地法》规定农民有土地使用权;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规定农民有土地所有权。目的: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史论生成】
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背景:
(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国民革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的影响,全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易于组织发动。
(3)农村中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城市中敌人的力量相对强大。
(4)只有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的道路,发展革命势力,才能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2.三者之间的关系:
(1)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2)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
(3)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根据地是战略基地。
3.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深化点拨】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而不是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早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力量,但这些武装力量是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而不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知识点三 红军长征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1929年,王明回国,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在宣传共产国际
思想、方针、政策的同时,他还写了《两条路线》的小册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
的“左”倾政治纲领。在“左”倾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遭遇了重大挫折,只能北
上长征摆脱险境。长征的原因、内容和意义有哪些
1.原因: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
_______________失利。
第五次反“围剿”
2.过程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转折:遵义会议。
①召开:1935 年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②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
局常委。
③历史意义:开始确立以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
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毛泽东
(3)胜利。
①1935年10 月,红一方面军到达___________,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_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
(1)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2)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________,打开了中
国革命的新局面。
陕北吴起镇
甘肃会宁
长征精神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红军长征
【情境一】 “(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思维交互1】“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你是如何理解的 今天我们可以继承哪些长征精神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提示:理解:长征中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精神:艰苦奋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意志;创新意识;团结合作。
【情境二】 陈云在1935年10月15日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报告遵义会议情况时就明确地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与此同时,在长征途中和毛泽东一起历经艰难的一批领袖人物,也在这危难时刻经受了锤炼,所作所为得到全党全军的认可……这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蒋建农《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思维交互2】材料中所说“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是谁 遵义会议有何意义 (历史解释)
提示:“左”倾错误领导人。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史论生成】
长征胜利的“奠基”意义
1.思想方面:认识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为延安整风奠定了基础。
2.组织方面:为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基础。
3.精神作风方面:英勇不屈、顽强生存的精神,为我党我军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基础。
4.军事方面:红军指战员的素质大大提高,为最终形成强大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5.民众方面:沿途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6.国际方面:为提升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深化点拨】“左”倾与右倾
(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
(2)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3)二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课堂素养达标
1.(2021·济南高一检测)毛泽东在某一时期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据此可知当时 ( )
A.中国的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B.军阀混战削弱了国民党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已建立
D.国共两党处于对峙状态
【解析】选D。根据“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处于对峙状态,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故D正确;A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排除;从材料中看不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已建立,排除C。
2.(2021·青岛高一检测)陈旭麓说:“由于共产党的领导,新式的农民战争不同于旧式的农民起义;由于农民参加了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又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强韧的生命力和更深厚的社会基础。”该观点说明土地革命 ( )
A.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战争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C.与辛亥革命的性质完全不同
D.忽视与城市工人阶级的联合
【解析】选B。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是新式的农民战争,具有更强韧的生命力和更深厚的社会基础,说明土地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斗争,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B正确;土地革命“不同于旧式的农民起义”,不是单纯的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战争,A错误;土地革命与辛亥革命都属于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的性质并非“完全”不同,C错误;土地革命以城市工人和农村农民组成的工农联盟为基础,并未忽视与城市工人的联合,D错误。
3.1927年,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当时国共合作即将破裂
B.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C.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解析】选B。“八七会议”召开时,国共合作已经破裂,故A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故C错误;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故D错误。
4.(2020·江苏学业考)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在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地方组织农民力量,进行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他的做法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做法是 ( )
A.组织工人罢工
B.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C.服从共产国际
D.策划城市的武装暴动
【解析】选B。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27年”“组织农民力量,进行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据此可知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选B。
【补偿训练】
“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中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 )
A.无产阶级革命 B.农村包围城市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开展工人运动
【解析】选B。根据材料“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可以看出指的是毛泽东领导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B。
5.(2021·泰安高一检测)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实行法币的公告,主要内容为: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国、中央、交通三大银行统一发行的法币为货币,市场上的一切交易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 )
A.有助于国家信用制度的构建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均衡发展
C.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D.化解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的国民政府币制改革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白银外流,有助于国家信用制度的构建,A正确;B错在“均衡发展”;币制改革不能推动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C错误;D“化解了”表述错误。
6.读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地名。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A: ;长征途中重要会议召开地B: ;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地C: 。
(2)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故A是瑞金;红军渡过湘江占领遵义,召开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故B是遵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故C是吴起镇。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长征精神是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于开拓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任答两点即可)
答案:(1)A.瑞金 B.遵义 C.吴起镇
(2)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精神或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备选习题】
1.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通过掌控的中国银行,不仅入主民营金融业,还收购一批陷入危机的知名民营企业,其中包括广东银行、简氏家族的南洋烟草、荣家的申新公司等。这反映了 ( )
A.国民政府大力扶植民营企业 B.官僚资本乘机侵吞民营企业
C.国民党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民营企业获得了发展新机遇
【解析】选B。材料“20世纪30年代”“宋子文通过掌控的中国银行”“收购一批陷入危机的知名民营企业”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乘机侵吞民营企业,故B正确,A错误;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国民政府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C排除;官僚资本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故D排除。
2.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喻指长征 ( )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红军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长征是分界线,故选D。
3.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 )
A.陕西吴起镇 B.贵州遵义
C.江西井冈山 D.甘肃会宁
【解析】选D。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4.192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在其编选的《劝用国货》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爱用国货歌》中记述:“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这些记述主要意在 ( )
A.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B.强调国货质量优于洋货
C.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
D.发展振兴传统手工业
【解析】选C。《劝用国货》和《爱用国货歌》的内容是宣传国货的优点,不是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故A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宣传国货的优点,没有涉及国货和洋货的比较,故B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宣传国货的好处和优点,主要意图是宣传国货抵制洋货,故C正确;材料的内容是宣传国货的好处和优点,主要意图是宣传国货抵制洋货,没有涉及振兴传统手工业,故D错误。二十二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合格性练习
(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14分,共30分)
1.(2021·泰安高一检测)1930年8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指出:“武汉和南京工人要求立即举行暴动……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反对军阀,坚决向武汉进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
A.坚持贯彻武装暴动的方针
B.结束了“左”的错误统治
C.力图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
D.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解析】选A。材料“1930年8月”“武汉和南京工人要求立即举行暴动……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反对军阀,坚决向武汉进攻”说明当时中共中央并未重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斗争经验,继续推行城市中心论,坚持贯彻武装暴动的方针,故A符合题意;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的错误统治,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作重心依然在城市暴动上,故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对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的肯定,反而是否定,故排除D。
2.(2021·东营高一检测)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幅度约有四分之三,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这反映了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C.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解析】选C。根据题意可知,在1912-1936年间,我国轻工业产品进口量下降,重工业产品尤其是机器进口上升,说明了我国轻工业产品生产规模逐渐扩大,重工业生产也快速发展,这些都标志着我国近代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C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排除A;题干没有出现顺差与逆差之间的比较,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排除D。
3.1931年8月26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高度评价、赞扬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斗争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推广(毛泽东)良好经验。”材料中的“良好经验”是指 ( )
A.发动城市工人武装暴动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领导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D.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日
【解析】选B。由材料中“1931年”“高度评价、赞扬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斗争策略”等信息可判断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补偿训练】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
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 )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解析】选B。材料主旨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的道路,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B正确。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
B.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D.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
【解析】选B。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和决策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与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故选B。A明显错误,C并不能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D是在土地革命开始的时期,排除。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 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
——毛泽东
(1)材料一中“云消雾散”指什么 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 “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 (5分)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2分)
(3)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长征结束后,开始了怎样的“新局面”。(7分)
【解析】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即“遵义城”,在遵义会议上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材料二即可看出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结合历史背景来看,长征前中国革命处于一种危险被动局面,而长征结束后则实现了战略转移,保存了革命力量,同时也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等。
答案:(1)解决了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
(2)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①冲破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保存了革命的力量。②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③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备选习题】
作家魏巍曾写道:“□□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 ( )
A.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B.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粉碎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D.拉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是指红军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C正确;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的“分共”,标志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也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排除A;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排除B、D。所以选C。
等级性练习
(选择题5分,非选择题15分,共20分)
6.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D.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
【解析】选D。1927年9月革命统一战线已不复存在,故A错误;秋收起义攻打长沙遇挫后,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B错误;1927年9月国共合作已经破裂,故C错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用国民党的旗帜(南昌起义)到逐渐打出了自己的旗帜(秋收起义),说明其调整了革命的斗争策略,故D正确。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
材料二 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对比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15分)
【解析】本题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问,历史地位结合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史实来分析。
答案: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的“左”倾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来该道路被放弃。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