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上册 二十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50张PPT)+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 高中 部编版历史 必修上册 二十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50张PPT)+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7 14:16:09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必备知识生成
知识点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1915年8月﹐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一文,认为中国人知识程度太低﹐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只适合于君主制。杨度在袁世凯的示意下串联了孙毓筠、严复等人,以“研究共和政治得失”为名,于8月14日联合发起成立筹安会﹐公开进行复辟帝制活动。除此之外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还有哪些 革命党人采取了什么反制措施
1.复辟帝制
(1)袁世凯上台的标志:1912 年3 月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
临时大总统。
(2)复辟帝制的主要活动。
①1913 年11 月,下令解散_______。
②1914 年5 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 可连选连任。
④为了取得日本对称帝的支持,几乎全部接受“_________”要求。
⑤1915年5 月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⑥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 年为洪宪元年。
国民党
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二十一条
2.护国战争
(1)背景。
①袁世凯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②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___________,武力讨伐袁世凯。
③全国人民强烈反对袁世凯称帝。
中华革命党
(2)概况。
(3)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时间 1915 年底
地点 云南
人物 唐继尧﹑蔡锷﹑李烈钧
过程 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1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情境一】
【思维交互1】观察漫画《刀大杀人多》,结合当时形势,思考漫画说明了什么。(历史解释)
提示:反映了袁世凯大权独揽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以武力排除异己。这幅漫画,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情境二】袁世凯说:我现在不怕国民党用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
【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采取了哪些手段和措施应对这一局面 (历史解释)
提示: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洪宪帝制”复辟。
探究2 护国战争
 【情境一】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思维交互1】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持什么态度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提示:态度:孙中山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由此拉开了护国战争的序幕。原因: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护国战争的开展,各地讨袁势力强大。“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情境二】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写道:“惟于国体挟一爱憎之见,而以人为之造成事实,以求与其爱憎相应,则祸害之中于国家将无已时……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孙中山在《第二次讨袁宣言》中说:“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
【思维交互2】孙中山与梁启超在对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态度和认识上有何异同 (史料实证)
提示:相同点:都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变更国体。
不同点:孙中山有捍卫民主共和制度的长远眼光,在当前要彻底打败袁世凯,不因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而停止斗争;在打垮袁世凯后,还要担负起监督的责任,防止其他“谋危民国者”的重新出现。
【史论生成】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社会条件
1.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复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尚存。
2.袁世凯大权独揽后,用最高统治地位及兵权加强独裁统治,其地位、兵权和实力是他得以复辟帝制的主要原因。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为独霸中国,积极支持袁世凯称帝。
4.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的涣散导致反袁斗争软弱无力,致使袁世凯的复辟活动得不到有效遏制。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1.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战争。
4.北洋军阀内部分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改变了对袁世凯的支持态度。
       【深化点拨】
袁世凯复辟帝制充分说明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异常顽固。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知识点二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和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新军的主要将领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军阀割据下各方政治势力作出了哪些选择 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又有哪些变化
1.政治斗争与护法运动
(1)政治斗争表现。
①军阀混战: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
控制。
②“府院之争”: 袁世凯死后,_______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国会,但进展不顺。
1917 年5 月,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
③张勋复辟:张勋以_____________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_____
复辟。
段祺瑞
调解府院之争
溥仪
(2)孙中山维护共和的努力——护法运动。
①原因: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_______以“再造共和”的姿态,
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公然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拒绝_________。
②概况:1917 年8 月, 南下的150 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
“_______________”,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③结果: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孙中山辞去大元帅之
职,护法运动失败。
段祺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恢复国会
中华民国军政府
2.民族企业与社会生活
(1)民族企业的迅速发展。
①_____、_____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以___________________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
壮大起来。
(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①历法:改用阳历。
②社会风俗: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③礼仪: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纺织
面粉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1 北洋军阀的政治统治
【情境一】《孙中山文集》写道:“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
【思维交互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件 孙中山对军阀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历史解释)
提示:事件:1917-1918年的护法运动。变化:南北军阀都是革命的对象,这是在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得出的教训,在此之前,他把封建军阀作为革命依靠的力量。
【情境二】1914-1918年,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思维交互2】北洋军阀的割据局势,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历史解释)
提示: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农户 减少1 500多万户
耕地 减少2 600多万亩
荒地 增加4 900多万亩
陆军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增加5 000多万元
探究2 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情境一】《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记载: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 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
117 434 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思维交互1】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历史解释)
提示: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行业发展不平衡。
【情境二】胡华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说: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来,到1919年已达到200万人左右。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是很少,但是他们居住很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人数在5万左右。
【思维交互2】依据材料指出民族工业发展对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进程的影响。(历史解释)
提示:中国产业工人人数急剧增加,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史论生成】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1912—1919)阶段特征
1.政治上: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连遭失败。
2.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社会生活进一步近代化。
3.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兴起,大力弘扬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深化点拨】北洋军阀的兴衰
(1)形成:从1895年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2)发展:1912年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到1916年逝世。(3)衰落:1916年袁世凯病逝到1926年7月北伐开始前。(4)覆灭:1926年7月开始北伐到1928年东北易帜。
知识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1913年6月,袁世凯亲自发表“尊孔令”,鼓吹了“孔学博大”。1914年又发布《祭孔令》,通告全国举行“祀孔典礼”。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中外反动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面对此等情况,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的新文化运动具体情况如何,产生了哪些影响
1.新文化运动兴起
(1)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引起人们的反思,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缺
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专制与愚昧仍然束缚着国民的头脑。
(2)标志:1915 年9 月陈独秀创办《_________》。
(3)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想阵地:_________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北京大学
2.新文化运动内容及影响
内容 影响
思想
革命 (1)拥护“_______”和“_______”,反对孔
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旧艺术、旧宗教、国粹和旧文学
(2)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
革命等口号 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有着_________的重
大意义
文学
革命 主张以_______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反
对旧文学
德先生
赛先生
白话文
解放思想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新文化运动
 【情境一】
【思维交互1】图片和对联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说明了什么问题 (史料实证)
提示:现象: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和很多人具有强烈的皇权思想。问题: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不够彻底,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多数中国人的头脑被专制与愚昧束缚着,因此,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情境二】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思维交互2】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口号 如何评价 (历史解释)
提示:原因:为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服务。评价: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崇尚科学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情境三】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为辛亥革命补上理念一课。虽然人们把“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与了它,但它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无法相提并论。中国新文化运动,肇远因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承近因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民族主义为前提,以救亡为己任。所以当我们追溯那段历史时,不难发现,亡国灭种的阴影,一直盘桓在知识分子的心头,也成了新文化运动一个贯穿始终的主要话题。
——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
【思维交互3】既然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无论是思想谱系还是前因后果,都有着完全不同的DNA”,为何它还会赢得“启蒙运动”的桂冠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提示:与启蒙运动一样,新文化运动批判了现行的封建专制制度,传播了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促成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为后续的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所以,它同样具有思想启蒙的性质。
【史论生成】
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2.局限性:
(1)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绝对化倾向。
(2)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使儒家思想受到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打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深化点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在当时尊孔复古的逆流下提出“打倒孔家店”是必要的、必须的,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2)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又是不妥当的,它忽略了儒家思想存在的合理成分,对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课堂素养达标
1.(2021·日照高一检测)1916年6月,《妇女时报》发表文章称:“天未破晓,汽笛鸣鸣……日未出而作,日既没而不息”“不许有片刻领略太阳之滋味”“生产者精神萎靡不振者十有八九”。这一记述主要反映了中国 (  )
A.近代企业工人工作状况堪忧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落后性
C.近代民族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D.近代传媒对时代变迁的关注
【解析】选A。由材料中“汽笛鸣鸣……日既没而不息”“不许有片刻领略太阳之滋味”等信息可知,材料是对近代企业工人工作状况的记述,主要反映的是近代企业工人生产时间特别长等问题,而非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故A正确,排除C;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是一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产生的新兴生产关系,B说法与史实不符;“时代变迁”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2.1915 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护国军北上讨袁的原因是 (  )
A.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解析】选C。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故C与题意相符;A袁世凯刺杀宋教仁是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原因,B不是护国军北上讨袁的原因,D对护国军北上讨袁起号召作用,故A、B、D不符合题意。
3.(2021·聊城高一检测)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剪辫与留辫、放足与缠足、洋装与长袍、鞠躬与跪拜、科学与迷信等长期并存,一副对联在当时颇为流行:“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时期应是 (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解析】选D。据材料“阴阳合历”结合所学可知,阳历是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实行的,因此材料描述的应该是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D符合题意;A、B、C均是清政府统治时期,排除。
    【补偿训练】
  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其中不包括 (  )
A.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B.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
C.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 D.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解析】选C。依据所学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段祺瑞是皖系军阀的代表,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冯国璋是直系军阀的代表,控制着直隶及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故C符合题意。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
A.资产阶级共和国
B.君主立宪制国家
C.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D.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尽管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因此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选D。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大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
——《中华民国约法》
材料三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言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知总统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样的 实际上又是怎样的
(3)结合史实,袁世凯后来是如何独揽大权的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可知总统的权力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权力全面加强。第(2)题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表面上赞成共和,反对专制,实际上通过一系列措施,加紧实行独裁统治。第(3)题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1)总统权力全面加强,从三权分立到总揽大权。
(2)袁世凯表面上赞成共和,反对专制,实际上却加紧实行独裁统治。
(3)迁都北京,改组内阁;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中国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连选连任。
【备选习题】
1.(2021·菏泽高一检测)在近百年来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孔子的命运大起大落,是旧思想借尸还魂 还是新时代需要他老人家帮忙 回味新文化运动的反孔主旨,或许会使我们幡然醒悟。新文化运动的反孔主旨是 (  )
A.推翻阻碍民主共和的传统观念,促进国民觉醒
B.为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扫清障碍
C.全盘否定儒家思想文化,促进国民的思想解放
D.提倡以理性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解析】选C。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目的是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促进国民的思想解放,故选C;A、B、D都和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2.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立末代皇帝溥仪复辟等。出现这些事件说明 (  )
A.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
B.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
【解析】选A。辛亥革命后在形式上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但是“被废止”“称帝”“复辟”表明民主进程艰难,故A正确;辛亥革命的局限不是体现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止、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上,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止、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更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故C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不能反映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故D错误。
3.胡适认为,与“官方文学”相对的歌谣、语录、弹唱等形式的“民间文学”就是“白话文”,应该得到发扬。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解析】选D。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这与题意相符,故选D。
4.“以清晰、精确的白话取代言约义丰的文言,其实质乃是以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这种取代既是文学语言的重建,也是思维的重建。”材料评述的是 (  )
A.维新变法   B.科举制废除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故D与题意相符。
5.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写道:“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由此可见他剪辫 (  )
A.被迫顺应时局的无奈之举
B.出自反清革命的需要
C.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D.表示彻底与旧风俗决裂
【解析】选A。材料中“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只可降心从众矣”表明是无奈之举,故A正确。
6.1915 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了 Democracy(德先生)和 Science(赛先生) 的口号,向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动了进攻,这里的“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 (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二十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合格性练习
(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14分,共30分)
1.(2021·东营高一检测)1912年底,民国政府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凡发明或改良之制造品称为工艺品,经本部考验合格者,应分别等差给予奖励。奖励办法分为名誉上与营业上两种,前者给予褒奖,后者则发给执照,许其制造品在五年内专卖。”据此可知,该章程的颁布旨在 (  )
A.推动民族重工业的发展
B.增加工艺产品的生产量
C.鼓励工艺品的技术创新
D.提升外贸产品的竞争力
2.1918年孙中山发表通电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
A.正确揭示了近代军阀割据问题
B.断然决定同军阀决裂
C.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对南北军阀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3.影响下表数据变化的外部因素是 (  )
1913-1919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
年份 纱锭(枚) 布机(台)
1913 484 192 1 986
1914 544 780 2 310
1918 645 570 2 736
1919 659 748 3 839
A.提倡国货运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实业救国运动 D.第二次世界大战
4.一位(近代)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理,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该人士描述的“某运动”指的是 (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为国之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保持政治统一,采取民生政策。
——《国民党宣言》
材料二 1917年非常国会议员通电:“所幸诸公独持正义,兴师讨贼,信誓在人,救我黔黎,定兹国难,公等之责,吾民之望也……以谋统一,以图应变。”
(1)据材料一,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其宗旨与同盟会纲领相比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8分)
(2)在材料二中,“诸公”指谁 国会议员为什么只提“以谋统一”而不号召恢复国会和约法 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一时期的斗争中存在什么致命的缺陷 (6分)
【备选习题】
  (2021·东营高一检测)1918年,江南造船所承造美国政府4艘万吨级木甲运输舰,《东方杂志》特别指出:“从前中国所需军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国订造,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工业史乃一新纪元。”造成“新纪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政策法令的推动
B.群众性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让欧洲列强无暇东顾
D.舆论宣传激发了国人爱国热情
等级性练习
(选择题5分,非选择题15分,共20分)
6.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函一 1907年。近仁老叔大人尊前:半年之中通问殊少,吾叔或能谅我懒也。日前,乃以儿女之私,辱吾叔殷殷垂示,侄非草木,宁不知感激遵命。……老叔欲得何家诗集者,请以书名见示,当为老叔得之也。此颂道安!侄骍顿首
函二 1914年。近仁老叔足下:得六月十三日手书,喜极。此函之前,曾有一书,收到后已奉答,想曾达览矣。……近读何书 亦乞见示。匆匆奉白,即祝珍摄!并请菊坪夫人秋安!适顿首
函三 1917年。胡近仁君:匆匆一别,已隔百余里。……此法无论如何,终有益无损耳。匆匆不及见湘帆一别,见时乞代致意为荷。菊夫人处亦望致意。适
函四 1920年。老近:谢谢你的信。我的病好些了。……可惜我病中不能细谈诗。我的女儿名素菲,身体还好。你们修县志,修的怎么样了 适
——摘编自《胡适书信集》
注:以上信函为胡适与小叔胡近仁来往信函。1910-1917年胡适留学美国。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5分)
PAGE二十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合格性练习
(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14分,共30分)
1.(2021·东营高一检测)1912年底,民国政府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凡发明或改良之制造品称为工艺品,经本部考验合格者,应分别等差给予奖励。奖励办法分为名誉上与营业上两种,前者给予褒奖,后者则发给执照,许其制造品在五年内专卖。”据此可知,该章程的颁布旨在 (  )
A.推动民族重工业的发展
B.增加工艺产品的生产量
C.鼓励工艺品的技术创新
D.提升外贸产品的竞争力
【解析】选C。从给予褒奖,发给执照五年专卖等信息可知,工艺品奖励章程的主旨应是鼓励工艺品的技术创新,故C正确;材料中奖励的对象是工艺品,不属于重工业,排除A;B与章程内容不符;D与材料信息有联系,但外贸产品的范围广,不仅仅是工艺品这一类,故D表述以偏概全,可排除。
2.1918年孙中山发表通电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
A.正确揭示了近代军阀割据问题
B.断然决定同军阀决裂
C.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D.对南北军阀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解析】选D。从所给材料看,孙中山开始认识到曾经表示拥护革命的西南军阀同北洋军阀的反动本质是一样的,故D与题意相符。
3.影响下表数据变化的外部因素是 (  )
1913-1919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
年份 纱锭(枚) 布机(台)
1913 484 192 1 986
1914 544 780 2 310
1918 645 570 2 736
1919 659 748 3 839
A.提倡国货运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实业救国运动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选B。根据时间“1913-1919”,排除D。A、C都属于内部因素,与题干信息“外部因素”不符。再由题干时间,可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符,故答案为B。
4.一位(近代)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理,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该人士描述的“某运动”指的是 (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选C。从材料“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理,毁裂吾国固有文学”可以看出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弘扬与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猛烈抨击旧传统、旧礼教,冲击、动摇了封建主义在思想界的统治,故选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为国之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保持政治统一,采取民生政策。
——《国民党宣言》
材料二 1917年非常国会议员通电:“所幸诸公独持正义,兴师讨贼,信誓在人,救我黔黎,定兹国难,公等之责,吾民之望也……以谋统一,以图应变。”
(1)据材料一,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其宗旨与同盟会纲领相比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8分)
(2)在材料二中,“诸公”指谁 国会议员为什么只提“以谋统一”而不号召恢复国会和约法 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一时期的斗争中存在什么致命的缺陷 (6分)
【解析】在解题时注意材料信息的比较和验证,同时要注意材料出处。第(1)题应结合材料一围绕国民党巩固共和,建立议会民主制度作答。第(2)题要求依据材料二指出西南军阀支持护法运动的目的。
答案:(1)目标:巩固共和,建立议会民主制度。变化:只提民权和民生两大主义,不提民族主义。原因: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2)西南军阀。西南军阀支持护法运动的目的在于借孙中山之名以扩充势力,并非真正地拥护国会和约法。依靠一派军阀反对另一派军阀,不能把反军阀与反军阀统治结合起来,提不出新的革命纲领。
【备选习题】
  (2021·东营高一检测)1918年,江南造船所承造美国政府4艘万吨级木甲运输舰,《东方杂志》特别指出:“从前中国所需军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国订造,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工业史乃一新纪元。”造成“新纪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政策法令的推动
B.群众性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让欧洲列强无暇东顾
D.舆论宣传激发了国人爱国热情
【解析】选C。材料“从前中国所需军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国订造,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工业史乃一新纪元”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的机会,这主要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让欧洲列强无暇东顾,C正确;A、B、D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等级性练习
(选择题5分,非选择题15分,共20分)
6.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解析】选B。根据1916年、陈独秀、《青年杂志》等信息可以判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陈独秀强调个人人格,个人权利的重要性,提倡民主、自由,他最后将矛头指向传统的“道德政治”,故B正确。陈独秀在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故A错误;陈独秀肯定西方的民主、科学,故C错误;1916年马克思主义尚未传入中国,故D错误。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函一 1907年。近仁老叔大人尊前:半年之中通问殊少,吾叔或能谅我懒也。日前,乃以儿女之私,辱吾叔殷殷垂示,侄非草木,宁不知感激遵命。……老叔欲得何家诗集者,请以书名见示,当为老叔得之也。此颂道安!侄骍顿首
函二 1914年。近仁老叔足下:得六月十三日手书,喜极。此函之前,曾有一书,收到后已奉答,想曾达览矣。……近读何书 亦乞见示。匆匆奉白,即祝珍摄!并请菊坪夫人秋安!适顿首
函三 1917年。胡近仁君:匆匆一别,已隔百余里。……此法无论如何,终有益无损耳。匆匆不及见湘帆一别,见时乞代致意为荷。菊夫人处亦望致意。适
函四 1920年。老近:谢谢你的信。我的病好些了。……可惜我病中不能细谈诗。我的女儿名素菲,身体还好。你们修县志,修的怎么样了 适
——摘编自《胡适书信集》
注:以上信函为胡适与小叔胡近仁来往信函。1910-1917年胡适留学美国。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5分)
【解析】从材料可知1920年以前的信函以文言文为主,称呼、格式要求严格,带有长幼尊卑色彩,1920年以后的书信是白话文形式,称呼和格式都简单化,总结其中反映的社会变迁信息,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西方先进文明传播及新文化运动等相关史实,说明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变迁。
答案:示例一:信息:写信的称呼、最后的问候简化;礼仪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民主精神;旧礼法受到冲击。
说明: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示例二:信息:白话文日渐流行,不断得到推广。
说明:新文化运动推动,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