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4 11:0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湖心亭看雪
张岱
作者简介: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子弟。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他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主要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风格流丽清新,写家破人亡之痛,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
生字练习:
拥毳( )
雾凇沆砀( )( )( )
铺毡( )
打更( )
.
.
.
.
.
.
cuì
sōng
gēng
zhān
hàng
dàng
更有此人( )
痴( )
崇祯( )( )
Chóng zhēn
gèng
chī
崇祯( )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余挐一小船,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nán)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Chóng zhēn
第一段: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
2、是日更定,余 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惟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消失
凌晨
撑,划
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
自学研讨


冰花一片弥漫
全白

一道长堤的痕迹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
我的一叶小舟
舟中两三个人影
第二段:
1、见余,大喜曰:“舟中焉得 更有此人!”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客此。
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非常高兴
哪能

等到
不要

酒杯
痛饮
客居,动词
整体感知
1.找出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人物。
2.讲讲作者湖心亭奇遇。
情感品味
本文的写景、叙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仔细研读
1.“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能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之感。
2、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并运用想像加以描绘。
景物描写: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加以修饰?有什么特点?
写作手法:
文字简练朴素,自然,不事雕琢,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4.请赏析这幅画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例如:
1、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 。
5.我们学过的诗文还有哪些是白描的手法?
6.品读湖中奇遇
(1)两人因何“大喜”?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发现作者也与他们有同样的雅兴,因而意外之余深感大喜。
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两人“大喜”、“余强饮三大白”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看出双方怎样的感情?
互文手法。两人“大喜”即自己“大喜”,自己“强饮三大白”其实对方也“饮三大白”,可以看出彼此都因奇遇知己非常高兴,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作者如何交待友人情况?
为什么这样写?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匆匆交待,并未详写其官职,姓名。
因为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
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
(4)如何理解“痴”?
并不是作者傻,而是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5)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写作指导
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待。如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人释然。情绪变化一波三折。
人与景有机结合。
比较阅读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课堂练习:
余挐一小船
上下一白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数词“一”,可译为“一叶”
副词,全,都
数词,译为“一个”
更为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副词,“还”
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