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地图里的敌后抗战
地图里的敌后抗战
地图名称:《支那抗日作战体势图》
地图时间:昭和二十年七月下旬(1937年7月下旬)
制图机构:东洋协会调查部(日本情报机构)
地图图例:中日双方军事力量布防情况
现存于黑龙江档案馆
路在何方
壹
挥师东进·亮剑
壹
挥师东进·亮剑
1.八路军东进背景
日本为什么称其为“旧共产党军”?请阅读教材103页《知识拓展》, 并补全以下表格。
国民革命军第 路军指挥系统简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115师
120师
129师
师 长
贺 龙
师 长
刘伯承
师 长
(1937年8月情况)
八
朱德
彭德怀
林
彪
壹
挥师东进·亮剑
2.首战平型关(1937年9月)
狭路相逢勇者胜
日
本
板垣征四郎
日军第5师团
日本陆军甲级师团
王牌部队
中
国
林 彪
八路军115师
历经长征的英雄部队
第一次与日军交锋
壹
挥师东进·亮剑
2.首战平型关
材料一:捷报传出,举国欢腾,震惊中外。9月26日,毛泽东兴奋地致电会德、彭德怀:“祝贺我军的第一个胜利!”蒋介石也先后两次致电祝贺嘉勉。数日内八路军总部收到贺电贺信百余封,延安《新中华报》、南京《中央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广播电台及英国、法国、美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报纸、电台,纷纷报道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消息。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八路军出师抗日旗开得胜,首战大捷。
——高凤山《说不尽的平型关》
【思考】根据视频和材料分析平型关大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路在何方
贰
深入敌后·游击
贰
深入敌后·游击
1.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1937年11月13日,毛泽东给朱德等人发电报指出:“正规战争的结束,剩下的只是红军为主的游击战争了”“红军任务在于发挥进一步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三:“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洛川会议
【思考】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分析出八路军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
开辟敌后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
“亡国论”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
——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1938年10月国民党中宣部机关刊物《中央周刊》
“速胜论”
中国抗战为什么是持久战?
中国抗战为什么一定胜利?
中国怎样才能获得抗战胜利?
《论持久战》
1938年5月 毛泽东
《论持久战》
1938年5月 毛泽东
中国抗战为什么是持久战?中国抗战为什么一定胜利?
【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子目第一段,总结毛主席《论持久战》的观点尝试回答这三个问题。
中国怎样才能获得抗战胜利?
日
本
疆域小
追求速胜
国力强
失道寡助
中
国
疆域大
持久则胜
国力弱
得道多助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贰
深入敌后·游击
2.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共中央在哪里?
图中没有呈现“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 ”中的哪一块敌后根据地(游击区)?
你能从图中找到多少块有命名的根据地?
为什么根据地会形成这样大小不一,极为分散的状态呢?
【思考】请观察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贰
深入敌后·游击
2.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军事上:
政治上:
经济上:
根据地建设
大生产运动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精兵简政。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开展大生产运动。
地雷战
民主投票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军队
(单位:万人)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贰
深入敌后·游击
3.“扫荡”与“反扫荡”斗争
1939年初的一天,八路军一个四人游击小分队,在战斗中缴获了日军一份军事地图,为了破译日军情报,四人小分队决定立即对地图内容进行分析,以便尽快将情报传回上级组织,应对日军的扫荡。
【情景模拟】
基础情报知识:
1.带名字地点即为该部队指挥部所在地(或部队驻扎地),如毛泽东所在地即位我陕甘宁边区首府;朱德总司令所在地即位八路军总部机关,以此类推 ;
2.带字母的数字即为部队番号简称,如:120D即120师、359B即359旅;
3.纯数字为部队人数。
情报破译任务:
1.地图名称:
2.地图比例尺:
3.是否属于机密地图:
4.地图制作部门:
5.地图制作时间:
6.对我军兵力分类:
7.是否掌握我军番号、兵力及驻防情况:
8.是否掌握我军核心指挥机关情况:
情报破译成果:
1.地图名称:
2.地图比例尺:
3.地图制作部门、时间:
4.地图密级:
5.对我军力呈现种类:
6.是否掌握我军番号、兵力及驻防情况:
7.是否掌握我军核心指挥机关位置:
日军地图的情报准确吗?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与《北京晚报》
贰
深入敌后·游击
3.“扫荡”与“反扫荡”斗争
1939年初的一天,八路军一个四人游击小分队,在战斗中缴获了日军一份军事地图,为了破译日军情报,四人小分队决定立即对地图内容进行分析,以便尽快将情报传回上级组织,应对日军的扫荡。
【情景模拟】
情报分析:
1.根据对情报的综合分析,对日军对我根据地发起进攻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2.基于以上判断,我军应做如何调整予以应对?
贰
深入敌后·游击
3.“扫荡”与“反扫荡”斗争
材料四:“自前年以来,尽管集中了华北方面军的所有施策,努力剿灭中共势力,但中共势力却日益增大,扩大到华北全境。因此,今后要找到共产党军队的组织和根据地,集中统一实施我军事、政洽的各种策略,努力迅速剿灭之……一切施策均集中手剿灭中共势力。”
——1940年8月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二期肃正建设要纲及实施要领》
路在何方
叁
横刀立马·反击
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斗争示意图(1939-1940年)
汪精卫与“日本国民庆祝国民政府成立使节团”成员合影
“我们还能胜利吗?”
1940年度,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占领区内进行“治安战”总数达20123次,远高1939年度的 17457次。;
——《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3》
叁
横刀立马·反击
百团大战
叁
横刀立马·反击
百团大战
材料六: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
——统编版《中国历史》教材
【思考】根据材料和地图分析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和历史意义?
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正是这地图上的一个个红色斑点,
在七十多年前,山河沦陷,民族危亡
之际,在敌占区,在敌人的心脏,时
刻宣誓着,这里,依然是中国!
他们面对敌人的胁迫诱降、封锁
绞杀,面不改色,初心不变,从始至
终,坚持抵抗,犹如一根定海神针,
牢牢的矗立在中华大地,宣誓主权,
激励国人,打击敌人!
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幅地图所代表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伟大历史地位,你会选用哪个词?
中流砥柱
在艰难环境中,担当重任,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中的砥柱山一样。
——《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