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八下导学案 第___周第___课时
课题 氧气3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级部审核 许建刚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 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学习目标 了解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一、知识准备 学海起航1、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__________________、分解______________或加热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分解反应。二、小组合作 讨论释疑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_____,反应需要_____,所以选择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收集装置:由于氧气__ ___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步骤:① 查: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② 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________,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③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_______受热,然后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⑤ 收:收集气体。⑥ 离、熄,停止加热,先要把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满:(1)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_________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 ,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注意事项:加热时的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根据酒精灯的高度来固定试管(自下而上,自左至右);
(2)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满氧气后先要在水中盖好玻璃片,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5)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使药品均匀受热
(6)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7)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是便于排净空气,氧气导出。
(8)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9)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10)实验结束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内,引起试管炸裂。(11)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是便于将瓶里的空气排除干净,使氧气较纯。巩固练习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A、 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B、 难溶于水、比空气轻C、 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D、 难溶于水、比空气重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用带导气管的橡皮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⑥⑤ D.②③①④⑤⑥5.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 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 __(填装置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 _ 。(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利用装置__ __(填装置序号)收集。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研究方法?还有什么收获?
自我评价专栏 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