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八下导学案 第___周第___课时
课题 空气的成分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级部审核 许建刚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 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知道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认识到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2、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一、知识准备 学海起航认真阅读教材资料,完成下面习题。1.你能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吗二氧化碳 水 氮气 氧气 2、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 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 和 组成的结论。3、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铜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说出你见过的铜的颜色 ,状态 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你能预见这一反应中发生的现象是 。二、小组合作 讨论释疑认识空气的成分1、请结合生活经验及教材图示,完成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通过动植物的呼吸活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 ;干燥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松软,可说明空气中含有 。2、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体积分数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按照教材的实验程序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完成下列问题1.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前铜丝的颜色为 色,实验后变为 色,这说铜与 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为 。2.记录实验数据。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 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 mL,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为 mL。3.实验结论 。 (4)探究:①为什么要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 ②为什么要用铜粉? 4、注意事项:(1)体积小于1/5的原因:①铜粉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要不好③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不断推拉活塞的目的:使氧气与铜粉充分接触,使氧气充分反应。气球的作用:密封装置;均衡气压;使空气与铜粉充分接触,使氧气充分反应拓展延伸:1、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标记。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一个格。(1)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2)已知红磷燃,烧时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约占4/5。能够得出该结论主要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其中的两点:① ,② 。(4)小刚同学用蜡烛代替红磷(提示:蜡烛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实验完毕,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总体积的,请你帮助他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5)感悟:在选用物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一要考虑物质易于氧气发生反应,还要考虑反映后的生成物为 体。2、注意事项: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3、、为什么不能用木炭、硫、铁、镁条等物质代替红磷燃烧?①木炭、硫等物质燃烧后有气体生成,使实验不准确②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③镁条在空气中不仅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习题巩固】1、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B、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空气的1/5;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D、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有烟尘和有害气体;2、、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图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B、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C、火星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D、火星上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3、(1)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4、物质组成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像空气那样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另一类像氧气那样是由同种物质组织的纯净物。请根据下列10种物质组成,将其分成两类。①水、②食盐水、③酒精、④白酒、⑤氧气、⑥空气、⑦海水、⑧氮气、⑨二氧化碳、⑩糖水。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有: (填序号)。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有: 填序号)。归纳总结:净物是 ;混合物是 。现有以下物质:①空气 ②氧气 ③食盐水 ④蒸馏水 ⑤自来水 ⑥冰水混合物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以下相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研究方法?还有什么收获?
自我评价专栏 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