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
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
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秦腔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
看秦腔时候,尤其看到秦腔中的“黑头”吼声地动山摇的时候,你才会此刻真正认识到秦腔的豪放,这也是秦人的血性。
1.结合散文文体特征,了解秦腔、秦地、秦人的基本特点。
2.分析文本内容,品味文章的重点句子,初步把握文中的描写手法。
3.了解秦腔文化的特点,提出关于秦腔之类传统艺术发展前景的见解。
学习目标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
陕西丹凤人,生于1952年。中国当代作家,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延河》 《美文》杂志主编。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其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大奖。
长篇小说代表作:《废都》《秦腔》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通过比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指出它的生成
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
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第三部分:
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
怒哀乐。
(1—3)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思考:第二段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首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唱秦腔“快板”所流露出来的高兴、狂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运用了比喻和移就(有意识地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手法,极为形象地表现了秦腔“慢板”对秦川人心灵的抚慰作用。
第三段文字
包含了哪些
信息?
①村村有戏班,人人会清唱,写出了秦腔普及之广;
②帝王陵墓、石碑残字,含蓄地暗示了秦腔的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
③土屋窗口、村口土尘、叫驴打滚、“我”的感受等,写出了秦腔的生活气息和强大的情感冲击力。
(4—8)秦川人
对秦腔的热爱
戏班排演
看戏演戏
演出悲喜剧
请大家重点读第4—5段,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表现秦人对秦腔的喜爱的?
一、从排演时的演员的角度:
1、演员的来源:以家庭为例,写在秦腔面前人人平等,进步表明秦川人喜爱秦腔的程度之深。
2、排演的艰辛: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衬托对秦腔的热爱。
二、从看排演时的观众的角度:
1、观众的年龄跨度大、观看时间长,写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
2、观众的殷勤:有的“偷拿了红薯、土豆”“给演员作夜餐”。“三更鸡叫,月儿偏西”,孩子们还在“弯腰踢腿”等,生动地展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喜爱程度之深。
三、从演出前热闹场景的角度
①占位之早,观众之多
②小吃丰富,叫卖不绝
③台上锣鼓不停,台下你呼我应
④内外相互拥挤,喊声、骂声、哭声一片
⑤秦腔宪兵维持秩序
第5段写开演前人们的活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细致地描摹?
①开演之前,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观众席场面宏大,
人头攒拥;
②小吃丰富,叫卖不绝;
③台上锣鼓不停,台下你呼我应;
④小吃隔空买卖,拥挤产生冲突。
这些细致的描摹使人如临其境,体现了秦川人民粗犷、质朴的性格特点,也有力地渲染了“秦人秦地、秦腔”惟妙惟肖的统一。
第5段作者对所谓“二杆子”的人物有怎样的评价?
有贬有褒。
贬的是他们拿树条儿打人,褒的是虽然彻夜不得看戏,但他们忠于职责,维护秩序,这从侧面表现出秦川人对秦腔的忠诚,也表现出秦川人对秦腔本身的喜爱,不仅仅流于戏曲内容。
读第6段,作者是怎样表现秦腔演员表演技艺的高超的
①正面描写
女的角色,步法如同水上漂,腰身肩头一身戏;男的角色,摇帽翎单双动静结合,技艺妙绝;亮相高叫,声如炸雷,摄人魂魄。
②侧面描写
观众叫好声不绝,观众体验到震颤、酥爽的感觉,观众随角色的蹲起而缩短或伸长脖子。
文本内容分析
思考:请你仔细朗读品读课文的第6段,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
读第七段,写哪两类观众,有什么作用?
① “老一辈的秦腔迷”因无力挤到台下,便“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听戏,从秦腔中获得难以言传的艺术享受。
② “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在观看秦腔表演的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
作用:
写老幼各得其乐。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痴迷。
小结:
秦地:
秦人:
秦腔:
广漠旷远
大苦
大乐
秦腔在秦人心目中重要地位。
结尾处“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 “除了……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将这一有血有肉,有魂有魄的艺术形式与八百里秦川农民的生活紧紧合为一体。
秦腔里面有历史、善恶、是非,秦人传承秦腔,是要传承其中的是非善恶观,让他们的子女继续做心怀善意、嫉恶如仇、是非分明的人。
既有艺术的欣赏,又有浓郁人情的寄托,还有生老病死层面上的“迎来送往”……“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第九段尾)
这既是价值观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
讨论:秦人为什么传授秦腔去教育子女
品读文化与哲思
你从本文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①理解秦人。作者理解他们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理解秦腔对于秦人的重要意义。
②欣赏秦人。秦人面对艰辛的生活不屈服,懂得用秦腔进行自我慰藉。
③热爱秦人、秦川,爱得理智而深刻,爱得专注而执着。这种感情上的认同,使得作者能够满怀激情地为秦腔文化呐喊、辩护,能够将秦腔文化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主题归纳
作者以一种带有野性的朴素笔触,绘形绘色地写出了秦腔的生成、特点,通过对秦川人喜爱、痴迷秦腔的程度,以秦腔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营造出了一个特别的具有浓郁风情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对秦川文化的领悟,并在对文化的把握中透视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哲学。
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用一句话给“秦腔”下定义,不得超过80字。
秦腔,别称“梆子腔”,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现已发现的秦腔传统剧目有三千多种,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各种神话及民间传说,其中包括《春秋笔》《和氏璧》《玉虎坠》《紫霞宫》《麟骨床》《长坂坡》《卖华山》《临潼山》《斩单童》《取洛阳》《三娘救子》《柜中缘》《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献西川》等代表性剧目。
【答案】秦腔是西周时起源于陕西、甘肃一带,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各种神话及民间传说的汉族最古老戏剧之一。
表达训练:
秦腔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戏剧。秦腔作为陕西传统文艺的典型代表,于 2006 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当今社会,你认为秦腔能冲出潼关,走向更大的舞台吗? 请你结合本课内容,为它写一段宣传推介词,为秦腔传播助力,不少于50字。
提示:推介词是用来推荐人或物,以便对方采纳和接受的一种宣传文体,一般构成包括名称、主要特点或风格、地位等;语言上一般要精炼概括,简洁实在,以极其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每一个被推荐的人或物的品性,突出闪光点,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深度;手法上,可以使用排比、对仗、比喻等手法,以增减感染力。
示例:
巍巍秦岭,浩浩秦川,秦腔是根植于土地的旋律。它热烈高亢、撕心扯肺,像一杯烈酒让人沉醉;它朴实粗犷、细腻深刻,如一泓幽潭使人着迷。一扬眉,一挥手,一低头,秦腔把秦川儿女的卓卓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