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4 15: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学习运用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来感受一下语言的魅力吧!请大家打开课本第十课,看一看这篇课文与以前咱们学的课文一样吗?对,不一样。今天咱们要学的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把现代人写的文章叫白话文。齐读课题。(“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初读感受。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出示屏幕)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用自己的方式识记它们,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师: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随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孔君平诣其父”“为设果”“儿应声答曰”(两个多音字:为、应)
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再出示标有停顿符号的课文。
4、谁来读一下?并随机评价。齐读。(评:你们都读得有滋有味的,都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
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得理解它的意思。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反馈。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谁试着把这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你是怎么读懂的?(根据注释)师:很好,根据注释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的意思是一种好方法。“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板书:惠、慧)。“惠”是通假字,通“慧”。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这个小孩很聪明。那个字最能体现小孩很聪明。“甚”字,大家很会读书。师评: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咱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小孩到底有多聪明吧?
3.研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呐?可以根据注释来理解(生: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
师:从这句话中咱们体会到两家关系怎么样(孔君平经常来杨家玩,彼此比较熟悉)
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小孩的父亲恰巧又不在家,那杨氏子又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齐读。
师: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师:这是待客之道。你真会读书!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
评:说得太好了。杨氏子真是热情好客的孩子,端出了好多的水果。
(四)品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过渡: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不由让孔君平心生喜爱之情。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齐读。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五)体会巧妙
1、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可追问: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它水果呢)生: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生: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板书:杨梅杨家果)
2、师:你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师: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板书:孔雀——孔家禽
3、课件出示: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练读)(1)未闻:没有听说过。显得委婉。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
理解:应声答曰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评:你真会读书,很有学习文言文的天赋。朗读。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机智的杨氏子。
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过渡:古人用了短短的5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孩子的聪慧、礼貌,老师觉得,像这这样的的文言文,我们怎样把它读顺、读懂呐?回想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出示屏幕四、升华感悟这杨家小儿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真是不简单啊!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就拿我们身边的事来说吧,像“禁止践踏草坪!”(大屏幕)这样生硬的,带着命令性的提示语随处可见,但是,同样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能试着来改一改这个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吗?生:小草要睡觉,请别打扰!生:草儿青青,何忍踏之!生:花草美,爱花护花人更美!
师:多么温馨的提示,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相信这样的提示语更有说服力。(六)小结:语言的魅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课后请同学们做个有心人搜集一下有趣的语言去更好地感受语言的博大精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