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雷雨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雷雨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4 13: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雷雨》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雷雨》
二、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抓住这两方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设计理念: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进行图文对照,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学情分析:
到了二年级下册,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比较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认识一些新字。新课程倡导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也已经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他们无意或有意间识字能力不断提高,课外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因此,开展小组交流识字,相互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而且二年级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同时也积累了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
3、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方法与途径: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雷雨前、中、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五、教学难点: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和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板书:雷雨)下面老师来检查下大家上节课学习字词的情况,《出示课件词语》看这些词语你们还会读吗?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如果小老师读对了全班跟读一遍,如果小老师读错了请用你们的小手来示意我,听明白了吗?开始。
二、进入新课
1、孩子们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能读好吗?现在请你们自由读课文并回忆下这篇课文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课文描写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分别是第几自然段?
2、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雷雨前1---3自然段,想想雷雨前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并用----勾画出都描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在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板书:景物----)
3、那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下雷雨前都描写了哪些景物?现在再请同学们自由读雷雨前这部分,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景物的变化带到你的朗读中去。
4、《出示乌云图》是啊,这么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假如你就是图画中的小朋友,抬头看着这样的乌云,有什么感觉?有感情的朗读。
5、刚开始的闷热是因为谁的出现没有刚才那么闷热了?(板书:大风)那为什么呢?可以结合着这幅图来说说《出示蜘蛛图》
6、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这两个词,想一想,哪些时候用垂下来?哪些时候用掉下来?正确运用这两个词啦。对比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两个词都有从上往下落的意思,如果一头向下,另一头还连着,就用——(生:垂下来)如果另一头完全分开了,就用——(生:掉下来)
7、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82页把这个字认认真真的写两个。(在写字的时候注意书写姿势肩平身正脚放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
8、作者用上“越来越”,就具体地写出了雷雨前景象的变化。那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又有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至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想。说说雷雨中景象的变化。什么越来越怎么样呢?《出示雷雨中的图》
9、《出示雷雨后的图》雷雨后的景象又有哪些变化呢?看看图,再看看课文,同桌说一说,(生互动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
10、天空有变化,其他地方也有变化。再看看课文,雷雨前,蝉一声也不叫,雷雨后,蝉的叫声越来越怎么样呢?还有它的动物朋友——青蛙的心情越来越来怎么样呢?谁能把这对动物朋友说到一起?
11、我们用上“越来越”,就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变化说明白了,这样的变化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咱们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听——(课件:风声,雷声)带着感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2、雨过天晴,大地焕然一新。瞧,孩子们都笑了,带着感受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三、回顾课文
孩子们感受到了变化,课文读得真好!课文就是围绕雷雨,写出了景象的变化:大自然因为这样的变化显得更神奇、更美妙, 孩子们你们现在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吗?
四、拓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五、作业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