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 17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已有详细介绍。教材从整体上概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历程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既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遥相呼应,又为学习二战后的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本科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结构上清晰了展现了二战的背景、过程与结果及影响。本课设计上运用了“博弈论”的学科理论,从“战前的零和博弈”、“战场的负和博弈”、“战后的正和博弈”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以宏观的视野认识二战的爆发实际上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以理性的态度分析处理大国间关系的最优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多变局势与和平的来之不易。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二战爆发的背景、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架构。
时空观念:结合地图、文献等史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大战的过程,培养时空素养。
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记载,分析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历史解释: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变动的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二战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感受和平来之不易,理解协商和谈判才是解决国际纷争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及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至今,已持续55天。目前双方已进行五轮谈判,但仍未达成和平协议。我们看到战火中的乌克兰,大量士兵和平民伤亡,多座城市建筑受损严重,俄方也遭受巨大损失。
教师提问:这场冲突为何爆发呢?哪位同学有所了解?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俄乌冲突。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乌克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俄罗斯与欧美间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战争阴云之下,众多媒体和网友纷纷担忧是否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教师提问:人们为什么害怕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到来?
教师过渡:前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的惨烈,让人们心有余悸。今天,让我们重温历史,以大国博弈的视角,走进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
【讲授新课】
1、战前的零和博弈——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师过渡:一战的创伤尚未愈合,二战为何爆发呢?
问题探究一: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弊端。
教师小结一: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决了旧问题,也激起了新的矛盾,这使德意日法西斯主义运动开始滋生。
教师过渡:法西斯主义有何特征?请根据材料分析。
问题探究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
教师小结二: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主张通过侵略扩张,赢得广阔“生存空间”,蕴含着争霸野心。
教师讲解:一战结束后,1919-1921年,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建立法西斯组织,意大利于1922年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我们看意大利法西斯党旗中这把木棍包裹战斧的武器,它源于古罗马共和国时期,象征着强权、暴力、侵略战争等。这把武器在古罗马拉丁语中就读作“法西斯”
教师过渡:直到1933年,德日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问题探究三: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两种方式。
教师小结三:经济大危机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渡过了危机;而德日法西斯势力借机迅速上台,开始扩军备战,意大利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因此,经济大危机加速法西斯势力发展,推动战争阴云来袭。
教师讲解:在亚洲,日本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并建立法西斯专政;在非洲,意大利于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不久与德日结为盟友;在欧洲,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1936年与意大利结为轴心国,在欧洲开展侵略扩张。至此,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
教师过渡:对于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并策划了慕尼黑阴谋。
问题探究四: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绥靖政策的实质。
教师小结四:小结一下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经济层面——经济疲弱,无暇顾及;政治层面——遏制苏联,祸水东引;社会层面——和平主义,消极避战。其实质是英、法等国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以求自保,并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的做法,这种纵容态度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教师过渡::除此之外,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
问题探究五:根据材料五并结合一战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小结五:二战前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篇章总结:综合来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之上,经济大危机加剧了这种矛盾,推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二战前,大国间的这种零和博弈,加剧了帝国主义间固有的经济、政治不平衡性,矛盾不可调和,最终表现为战争。
教师过渡:战场上的大国如何博弈?首先我们观看一则视频,梳理导学案上“二战进程表”
2、战场的负和博弈——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进程表(预习完成)
亚洲战场 欧洲战场 非洲战场
局部阶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序幕)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东方主战场)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战争扩大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成为抗击纳粹德国的主要战场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战争转折 1942年中途岛战役是亚洲战场转折点 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1942年阿拉曼战役是非洲战场转折点
战争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标志着欧洲战场的结束 1943年5月,非洲战场结束
教师讲述:我们一起来梳理二战进程。局部阶段:各大战场相继爆发战争,中华民族开辟了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随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1942年元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各大战场出现转折,1943-1945年,法西斯国家相继投降。
回顾二战进程,我们需要关注促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一是世界反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协作,促使二战出现转折;二是从统计数据认识到,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教师过渡:战争已结束,如何体现大国间的负和博弈呢?根据材料分析。
问题探究六:根据下列材料,指出二战战场上如何体现大国间的负和博弈?
教师小结六:负和博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这启示我们:战争不是解决国际纷争的最佳方式,二战后国际关系应该如何重建?
3、战后的正和博弈——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教师讲述:首先我们了解概念: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教师提问: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过渡: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由美苏英等大国主导建立的。在谈判桌上,大国是如何博弈的呢?
小组合作探究一:
①根据雅尔塔体系的内容评价雅尔塔体系。
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如何体现大国间的正和博弈?
各组分享任务一探究成果。
教师小结:从积极方面来看,雅尔塔体系基本实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目标,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尤其对被压迫民族权利的承认,有利于第三世界崛起,推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从消极方面来看,雅尔塔体系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弱小国家的利益。
各组分享任务二探究成果。
教师小结:雅尔塔体系是大国间寻求合作和妥协的、正和博弈的结果,虽带有强权政治色彩,但整体上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启示我们,正和博弈才是解决国际纷争的最佳方式。
教师讲述:随着二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两则材料生动体现了二战的结束是世界格局演变的真正转折点。近代以来,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二战后,欧洲迅速衰落,世界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教师过渡:学习历史,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维护和平。下面开展小组合作。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导学案上时政资料,解决俄乌冲突相关的两个问题。1、2组完成探究一,3、4组完成探究二,稍后分享探究成果。
小组合作探究二:
(1、2组完成)探究一:俄乌冲突是否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3、4组完成)探究二:为俄乌冲突设计一个正和博弈的解决方案。
各组分享探究成果。
结语:从大家的分享中,老师仿佛看到了未来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政治家、外交家们已经在课堂上出现。对于俄乌冲突,我们期盼着能够和平解决,我们也期待着世界走向长久的和平,人类社会也必然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呼唤中走向美好的未来。
教学反思
受限于传统教学思维,仍然不愿舍弃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强化落实,又因课堂容量有限,使得本应颇具趣味的战争过程部分不够激情学生兴趣;
对教材的重组整合不够,整体来看依然是按照时空顺序推进学习,没有很好的挖掘出内在的逻辑;
史料的选取还应更丰富,二战史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在选择史料时如果能够多形式、多角度的去补充,学生会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本课运用了博弈论来帮忙学生理解二战的前因后果,并引发学生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度思考,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对于陌生的新理论理解不透彻,没有给学生带来思维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