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高 一 年级 学 科 历史
课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型 新授 本册第 1 教时 总第 1 教时 年 月 日
课时安排 1 教具安排 PPT
教学 目的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及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理解一战后开始构建的国际新秩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重点 认识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国际格局
难点 无
教学 方法 从唯物史观出发,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 通过图片和文字史料,了解一战的性质。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战后国际新秩序。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导入: 国际秩序:平衡到失衡 材料 19世纪初,打败拿破仑帝国的战胜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和法国召开维也纳会议。重新划分欧洲的政治版图,建立了维也纳体系。该体系依靠战胜国实力均衡共同维持欧洲的稳定与和平。 ——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教师追问1、左边表格反映的是什么阶段的工业生产变化? 学生: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师2、该表格反映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传统工业国英法工业生产占比下降,后起工业国美德工业生产占比上升,超过了英法。 教师3、第二个表格反映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战前英国是最强的殖民宗主国 展开 材料 1897年,英国杂志《 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教师4、阅读该史料,反映出英国与德国的什么矛盾? 学生:回答。商业矛盾、对殖民地市场的争夺激烈。 教师5、结合教材中的文字介绍,还表现出哪些国家间矛盾? 学生:回答。法德间、德俄间、奥匈帝国与俄国之间 教师:紧张的国际局势 教师7、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的关系是什么? 展示材料 1386年6月28日,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这一天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黑两地,激起人民的愤怒。 20世纪初,摆脱土耳其统治的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日趋强大起来,成为南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南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成立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 学生:回答。 教师8、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关系为何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参战? 学生:回答 教师: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偶然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之秀的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必然 性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 二、国际秩序:失衡到平衡 教师阅读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追问9、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你怎么看? 学生:回答 教师10、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这表明战胜国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回答 教师11、结合地图,承认波兰复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一战前这个地区是哪个国家呢? 学生:回答 教师12、地图上,战败国都有领土脱离原有帝国,这反映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13、地图上,除了战败国,还有俄国的领土也脱离俄国的事实,一战结束后,俄国是战胜国吗? 学生:回答 教师14、结合地图,承认波兰复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一战前这个地区是属于哪个国家呢? 学生:回答 教师15、结合地图,你可以说明一下战胜国这样做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 教师16、华盛顿会议中,做出的限制美、英、日等国的海军军备条款。在太平洋地区,一战前和后,哪个国家的实力最强 学生:回答。 教师17、这个条款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18、针对中国问题的条款,我们要怎么看待? 学生:回答 教师19、在最后一个主要内容中,列强要同意美国提倡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表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20、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学生:回答 教师21、一战后成立了国际联盟,阅读《国际联盟盟约》第二十二条,指出委任统治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教师22、你怎么认识委任统治制度? 学生:回答 教师23、国联成立的宗旨与它的“全体一致”决策原则,矛盾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认识:新的国际秩序,在凡尔赛一华盛领体系下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 三、国际秩序:真正稳定吗? 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以对外扩大侵略为基本国策。 1933年德国纳粹党攫取国家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德意结成轴心国。 教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短时期内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为该体系的瓦解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