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讲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讲义(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7 14:5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知识梳理
1.选官制度
(1)西周至春秋:推行世官制,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3)秦: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4)两汉:汉武帝推行察举制,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是重要补充。
(5)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6)隋唐:科举制;考试合格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7)两宋:“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8)元朝: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
(9)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2.考核制度
(1)秦汉:上计制。
(2)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升降。
(3)明清: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监察制度
(1)秦汉: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代表皇帝巡行郡国,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
(2)隋唐: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3)宋朝:宋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4)元朝: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5)明清:明朝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 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
【拓展】
(1)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的区别
①从对象上看:前者是君对臣、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后者是臣对君的监督。
②从所处的地位上看:前者的机构、制度越来越完善,地位越来越重要;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被取消。出现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其他机构和制度都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
(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①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②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③重视监察官的选任。④凭实绩黜陟,严格考核监察官。
(二)提升训练
1.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多少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了( )
A. 入仕通道趋向多元化 B. 中央集权不断弱化
C. 治国理念的显著变化 D. 选官的客观性增强
2.西周实行“世禄制”,各级封君享受自己时地上的收入;战国时间,官员大都实行俸禄制,发放粮食依量官职高低而存在等级差别,高者万石。这一变化( )
A. 减轻了土地兼并现象 B. 调动了官员的工作主动性
C. 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 D. 有利于君主集权制的形成
3.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历程是( )
A. 禅让制—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 禅让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世卿世禄制—科举制
C. 世卿世禄制—禅让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D. 禅让制—九品中正制—世卿世禄制—科举制—察举制
4.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②“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 ①④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5.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这说明古代官员的选拔( )
A. 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 B. 抑制了豪族对政权的垄断
C. 废除以诗赋取士的旧制 D. 克服了凭恩荫选官的弊病
6.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
A.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 B. 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
C. 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 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7.曹操主政期间,多次发布求贤令,认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他反复阐明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任人唯才,不拘名声品行。这说明当时( )
A. 察举制度已被彻底破坏 B. 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C. 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特权 D. 九品官人法已日益僵化
8.由于大量人口迁移,两汉以来的乡闾品评无法执行。但人们还是承认乡闾认定这一办法的可靠性。所以一种权宜之计、折中的办法便应运而生:在一个地区,由政府任命,在本乡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人来主持评定任务。这一做法( )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打破了士族把持乡举里选局面
C. 增强了政府基层治理能力 D. 促进了基层社会制度的转型
9. 魏晋时期,朝廷一般会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其籍贯所在郡的中正官,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成为授官依据,这就是所谓的“九品官人法”。由此可见,“九品官人法” ( )
A. 能体现统治者选贤的用意 B. 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
C. 始终被中央政府严格控制 D. 表明了政权的开放性
10.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1. 隋唐以后,中国知识分子主要的追求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们实现这一追求的主要途径是( )
A. 参加科举考试 B. 等待朝廷察举
C. 投笔从戎戍边 D. 投做官吏幕僚
12. 我国占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13.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誉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
A. 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B. 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C. 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D. 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14. 在宋朝,(武官)即使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文人)状元登第。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大力提倡文治,崇文抑武 B. 军队扩编,军费上升
C. 边防压力巨大,岁币沉重 D. 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15. 据统计,明代270多年间产生进士家族至少2088个,但近87%的进士家族不能传至三代。出身于“上三代无任实职官”家庭的进士,明初为72.32%,明末仍为60.73%。这反映出明代( )
A. 科举制度陷于僵化 B. 传统的四民秩序瓦解
C. 宗族制度根深蒂固 D. 社会流动性显著增强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以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指出西汉的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国优秀青年”的标准。
(2)指出材料二中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据材料分析该选官制的选官权力归谁?其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的选官依据。该制度又有怎样的历史进步性?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所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答案
01-05:CDADA 06-10:BBAAD 11-15:ABBAD
16.(1)制度:察举制。标准:品行和才能(成绩)。
(2)依据:门第。权力归属:地方官吏。原因:地方动乱,交通不便。
(3)按考试成绩录用。
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4)选官权力由地方转移到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