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 (二)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工笔花鸟画赏析;第二课时中国文人花鸟画赏析(写意作品赏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阅读、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绘画技巧及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并掌握四种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和美术专业语言来评述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情境中思考、讨论、探究等方式参与学习,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花鸟画的艺术美,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花鸟画赏析。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自主学习和讨论,有合作学习意识。但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能评述相关作品,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和博大精深。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和美术专业语言来评述作品。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上个星期放假期间,老师去了个地方觉得很有意思,拍了一些照片,请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花鸟市场)
1.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花、鸟、鱼、龟、动物、昆虫等等)
2.老师今天把它们带来了(桌子上)你看到它们有什么感受(喜欢、新奇、有意思)
3.师总结这些东西能带给我们这么多的感受呢。古代诗人陶渊明通过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悠然自得情感,也有的画家通过描绘它们来表达情感的。这类作品我们统称为花鸟画。当然花鸟画除了画我们刚看到的花鸟虫鱼,还画我们生活中的瓜果蔬菜。(明确花鸟画的概念)
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古代著名画家是怎么表现花鸟的。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教学环境导入课题,形式新颖别致,不仅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花鸟初探
1、在我们儿时初拿画笔什么都不会画时,总有父母身影陪伴在我们的两侧,尽其所能的教我们画画,这是父母的爱,在我国花鸟画历史上也有一幅作品的产生源自于父亲的爱,在五代四川西蜀,有一位宫廷画师以画花鸟画著名,为儿子画了一幅写生画稿《写生珍禽图》
师介绍这位父亲是五代西蜀著名的宫廷画师名叫黄筌,在《宣和画谱》(是北宋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上记载黄筌一生画了349件作品,可见黄筌是一位产量很高而且作品风格很受皇帝喜爱的一位大画家),但非常可惜至今流传下来就只有这一件作品,绢本设色 41.5厘米×70厘米 (大概六本美术书的大小)。
2、请同学们看看黄筌为儿子黄居宝画了哪些小动物(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画中有各种鸟,有停止的鸟,有飞翔的鸟,有低头吃东西的鸟,姿态都不一样呢。他还画了各种龟,画了天牛、蝗虫、蝉、蜜蜂等等。
3、看到这些小动物,你有何感受请同学们与桌子上的实物对比(实物、图片),说说你的感受(需要仔细观察)
·这些昆虫那么小,我们从来就不曾注意,黄筌却很认真地观察它们,黄筌的这幅写生画稿,看起来像是科学家的生物研究报告,有一种科学研究精神在里面。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师语画家黄筌虚心学习前人,同时注重写生,家里养了很多的鸟,长期观察写生教师适时点出逼真与写实这种绘画风格是工笔画(工笔画的重要特点)
4、画家为何要画这些小小的昆虫动物当画家蹲在地上注视着这些小动物心中是怎样的情感(问你对这幅“作品”有何感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画家具有对生命的强烈的爱,对于生活有巨大的热情。在花鸟画中体现出高尚的情操和有力的生活理想。)
【设计意图】黄筌的作品与生活的动物对比让学生总结出工笔画的重要造型特点是逼真写实的,同时感受工笔花鸟画的主旨表达画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3【讲授】走进花鸟
1.黄筌的画风工整严谨设色富丽,画风深得北宋宫廷喜爱,对宋代院体画有极大影响,现在,让我们一起把目光转向一幅出自北宋皇帝赵佶的作品,看看皇帝画家是如何表现花鸟的。这位皇帝画家是历史上少有的书画皇帝1.你知道宋代皇帝赵佶吗学生(看资料回答)
2.既然要培养审美的眼睛,那老师就要先考考同学们的眼力了。
⑴看看这位皇帝画家画了什么内容
⑵构图,画家把画面内容是如何布局摆放的
锦鸡形体斜穿画面,成为画面的主体。锦鸡的视线又把我们引向了右上角的蝴蝶。左下角斜出几枝菊花,妙趣横生,既打破了左下角的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还可作为芙蓉花的参照,点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现不致显得突兀。
⑶找找画面物体色彩有哪些,感觉怎么样色彩艳丽,典雅高贵
⑷物体形象采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教师黑板上示范)线条勾勒——常称为双钩用笔。染色
在工笔画中,尤其是工笔重彩画,双钩设色是最为明显的画中特征,“双钩”就是物体的体现是靠“线条勾勒”而出的意思。
3.思考探究
诗句字体上有何特点(瘦,有劲)字体瘦金体是宋徽宗独创的字体,有着锋芒毕露的特点(也体现他皇帝的特点)还有他的个性签名再一次体现出他的独一无二的地位。
⑸解释画家为何画锦鸡,锦鸡有和象征寓意(诗句)徽宗个人资料
⑹评价这幅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自我的感受)和谐生动,富有典雅的美感
3.总结欣赏美术作品的四步骤1观看画面内容2运用美术语言赏析作品(构图、色彩、笔法……)3结合画家背景解释作品4自我评价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环节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赏析作品,之后教师再进行赏析作品的四步骤总结,为下一环节自行赏析做好准备。
活动4【活动】解读花鸟
1.对于我们欣赏者来说,掌握了美术鉴赏的方法,就掌握了开启艺术欣赏之门的钥匙,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那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感知美、鉴赏美、甚至创造美。赏析实践运用所学的赏析方法,试分析宋代崔白《双喜图》
第一小组形式分析,第二小组解释创作背景,第三小组自我感受
北宋初期的画家崔白,是一个重视写生的画家。
他画一幅《双喜图》。画面前方是一只皮毛褐黄色的兔子。它停在草坡上,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忽然回头观看。顺着兔子的视线看过去,一株枯树上正有山喜鹊,呀呀叫着飞下来。
这张画,兔子和鸟都非常写实,是经过长时间观察和写生的收获。
兔子和鸟彼此呼应,也完全靠动作和姿态表达出来。
枯叶、草、竹叶,都向一个方向翻飞,呈现一片秋风中的萧瑟景象。
这种写实的功力,以及对自然界的精密观察,使宋代的花鸟画成为中国绘画史的瑰宝。
2.回顾总结,今天我们赏析了三幅工笔花鸟画作品,它们的特点我们来总结一下,形成表格出示。
【设计意图】上面一环节,学生已经知道了赏析作品的四步骤,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尝试着自己去赏析一幅作品。最后教师在及时总结工笔花鸟画的特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
活动5【讲授】对比鉴赏
1.有一位画家他与赵佶一样有着尊贵的血统地位,明朝皇室贵族,他是明代著名的画家,朱耷。但他们两人由于命运不同,(到底朱耷有什么特殊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收集资料),他们的画风也不一样。《芙蓉锦鸡图》《游鱼》,他的绘画风格又被称为什么呢(写意)
2.那么写意画与工笔画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出示对比表格)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详细的探讨。
【设计意图】通过两位贵族身份的画家,但不同的命运,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写意画,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作用。
活动6【讲授】课后拓展
我们住在城市里,钢筋水泥使我们与自然越来越疏远,通过这节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与大自然多接触,不妨也尝试在家养一些动植物,观察它们,感受生命。它们会使你觉得生命是多少的奇妙,即使一个小小的生命也是大自然的微观缩影。
[设计意图]工笔画家从大自然的生命感悟生活,学生通过学习这节课能够多观察生活做一个有心人,感悟生命。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有关于朱耷、徐渭、齐白石的人物简介,他们的成就,试着赏析一幅工笔画作品,下节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