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雷雨》(节选)课件(44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雷雨》(节选)课件(44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4 14:2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雷雨
曹禺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常识,抓住矛盾冲突,把握戏剧主题;
2、鉴赏个性化人物语言,挖掘潜台词,评价戏剧主要人物。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戏剧常识
戏剧与戏剧文学
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借助这些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剧本就是戏剧文学,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戏剧的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即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人物语言和动作来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戏剧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戏剧语言的特点
  
戏剧语言的种类
1、舞台语言(也叫舞台说明)
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说明,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
2、人物语言---人物对话、独白等
1、戏剧是一种 艺术;它是借助 、 、 、 、 等艺术手 段 , 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综合性舞台
美术
舞蹈
音乐
文学
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2、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 、 、 ,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 。
更强烈
更典型
更集中
剧中人物性格冲突
雷雨(节选)
曹禺
了解作者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1 9 3 4年曹禺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 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
《雷雨》简介:
《雷雨》节选
时间:
 地点:
一个夏天的午饭后
 周公馆的客厅里
剧本的舞台性:
必须遵循时空高度集中的原则
戏剧冲突
思考:本场戏有那几对矛盾冲突?出场人物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矛盾?
周朴园
鲁大海
周 萍
鲁侍萍
父子关系




母子关系
主仆+情人
资本家
女佣
工人
少爷
下层百姓
剥削阶级
研究剧本结构——将这一幕话剧分成两“场”,把第一“场”分成两个层次。
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斗争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
矛盾焦点:
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矛盾焦点:
周朴园是个怎样的人?
把握人物性格:
1、体味人物言行
(抓住文中反复出 现的词句)
2、揣摩人物心理
3、探究舞台说明
欣赏“周鲁相见 ”的话剧,思考下列问题:
1、周朴园对“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有怎样的变化?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在询问鲁侍萍的身份的时候,周朴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3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
侍萍的下落
打听坟墓所在,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俱
一直保留着总是关着窗户的习惯
一直记着侍萍的生日
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
对死去的鲁侍萍
一往情深
对活着的鲁侍萍
手段 言行
冷酷无情
厉声责问
用缓和的语调稳住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你可以冷静点。
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
用感情软化
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
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想用金钱收买打发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探讨周朴园四次问鲁侍萍身份的心理变化过程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哦,侍萍!(低声)是你?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似曾相识,感到奇怪,内心仍很平静
——感到意外,疑惑
——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有些不知所措
——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惊惧
——恼怒,害怕
周朴园知道站在上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可能会昭然于天下。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以前的种种罪恶无人知道,俨然作着怀旧的多情人、权威的封建家长、体面的资本家。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从“怀旧”到“绝旧”,彻底暴露他的伪善嘴脸。
归纳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两种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
课文节选部分从分刻画了他自私、虚伪、冷酷、残忍和奸诈。
分析鲁侍萍的性格特点
思考1
周朴园和鲁侍萍
见面是偶然的,
鲁侍萍认出了周
朴园,而周朴园
并没有认出鲁侍
萍,那么鲁侍萍
为什么不立刻表
白自己的身分并
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分析:
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又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和感动。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她想见又不想见的复杂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思考2 如何理解侍萍拒收周朴园的钱?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备受凌辱和压迫。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欲生,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这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周朴园的蔑视和对不公平社会的抗议,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勤劳、善良、受苦、有尊严、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
鲁侍萍
第二场戏是围绕怎样的中心展开矛盾冲突的?
围绕周朴园与鲁大海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展开冲突。通过现实的阶级斗争揭露出周朴园一家的血腥发家史。
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待了周朴园怎样的发家史?
鲁大海: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 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鲁大海:你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 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明确:鲁大海的话充分揭露了周朴园为了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阶级本性,痛斥了周朴园血淋淋的发家史。
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样同周朴园斗争的?通过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你看出鲁大海怎样的性格特点?
鲁大海愤怒痛斥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之后大海又顽强地与周的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但他的斗争明显地表现出经验不足,从他的语言也足见他的鲁莽和幼稚,但通过他的斗争,毕竟表现出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表现出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
为什么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还要辞退他呢?为什么一同辞退了鲁贵和四凤呢?
鲁大海虽是他的亲生儿子,但与他所要塑造的儿子截然相反。而且由于大海是站在反抗他的立场上的,作为被他剥削的工人阶级代表。对自私、冷酷的周朴园而言,亲子关系远远比不上利益关系。若不开除他,就不能平息罢工,不能巩固自己剥削者的地位。至于鲁贵和四凤,则是出于要免除后患,不让他和侍萍的关系泄露出去。
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阶级冲突 使 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
父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怨
兄弟相见不相认却相仇
归纳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两种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
课文节选部分从分刻画了他自私、虚伪、冷酷、残忍和奸诈。
作家本人谈《雷雨》:
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残酷、虚伪
专横、冷酷
专横虚伪
凶残、狡猾
赏析戏剧语言
第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
第三、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
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
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
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
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
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丰富的潜台词
水生嫂:“你总是很积极的。”
这一场的结尾,鲁侍萍说了两句欲言又止的话,请分析她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
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雷雨”这一标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分析:从一方面看,《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解答: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
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
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
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雷雨的主题
揭示了命运的不可逆转性
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作者对宇宙间压抑着人的本性,人又不可能把握的某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无名的恐惧。
雷雨主题
雷雨以20世纪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性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作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讨论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他是不是真的对鲁侍萍有感情?
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 。
周朴园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我们既不能因他见到侍萍后的惶恐暴怒,而否定他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当然也不能因他以往对侍萍的怀念而否定他与侍萍见面时的自私、冷酷。他的思想行动的变化,正是他“这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彼时彼地和在此时此地的特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