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1】信息社会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1-1】信息社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3-05-07 15:5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王舍人实验中学课时备课
课题 第一课 信息社会 使用时间:2012.9.1-20129.9 使用人:袁会鹏
课标与教材 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课,从概念上介绍信息与信息技术,并引导学生掌握获取与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对于是否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学习欲望有着很大的作用。前四部分多为文字部分,但通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五部分为对二进制的初步了解。二进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应该让同学充分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 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承载信息的载体是什么。二进制数及二进制编码的概念,二进制的简单运算。
难点 二进制的简单运算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了什么:初一学生已在小学对信息技术有了初步学习与掌握,并有较为丰富的信息生活经验,例如打电话、看电视、上网。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对信息技术进一步了解,对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什么: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对二进制的学习和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信息意识掌握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方法了解二进制数与二进制编码,学会简单的二进制运算
过程与方法发展性目标 学会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方法,懂得分辨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好处与坏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性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当今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形成对信息技术较为全面、公正的看法。
教学方法与媒体 讲授法: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抽象概念,需结合一定的直接讲授进行教学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及教师的亲自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二进制的学习”方面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讨论法:针对如何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性自学法: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等环节让学生自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上课前的准备时间,播放繁忙的信息操作人员处理信息的视频和信息高速通信的视频,以让学生快速精神集中并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繁忙的信息技术处理的视频,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环境中。那我们每天又是在接触哪些不同的信息呢?同学们相互讨论讨论,思考一下。内容讲述问题1:同学们平时是怎样获取信息的?过去的方法:(1)眼见、耳听、信鸽、驿站、狼烟等等。(2)从成语中感受信息的获取方式:道听途说烽火戏诸侯,长城上烽火台的故事现在的方法:声音信息:录音机、话筒、听广播,电话等图片信息:照相机、投影仪、摄像机等多种信息:电话、网络、3G手机等问题2:同学们是怎样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的承载方式——借助文字、图形、图像、数字、声音、想象等载体来呈现和传播。问题3:想象如果没了信息,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信息对我们很重要,信息同物质、能量一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来源之一。问题四:在计算机中是怎样表示信息的?播放关于011010101111000的图片和视频,提问,为什么在这里影片中,0和1这两个数字老是出现?因为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只有这两个数字,引出二进制的概念。十进制与二进制十进制,逢十进一,共有0,1,2,3,4,5,6,7,8,9是个数字。二进制,逢二进一,共有0和1两个数字。计算演示题:十进制:3+5=8(不进位),4+7=11(个位达到了十,逢十向前进一位)二进制:1+0=1(不进位),1+1=10(个位达到了二,逢二是前进一位)(2)表示方法:1比特:一个二进制位就称作1比特,1bit。例如:1001,为4比特,即4bit1字节:8个二进制位连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个字节,1Byte,简写为B。字节是最基本的信息存储单位,一个字节可以存储一个英文字母或是符号。课堂练习第6题I have a computer包括三个空格,所以用17字节,即17Byte我有一台计算机共7个字,2字节/字,所以共用14字节,即14Byte第7题生活中的其他进制:例如:一双袜子,二进制;一年十二个月,十二进制;一小时等于60分钟,六十进制等。教学反思学生求知欲旺盛,反应积极。尤其讲到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参与性很高。所以应当正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吸收。 应进一步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变好奇为真正的兴趣爱好,是学生培养长久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