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社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4.1《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内容,主要是认识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和二进制代码的作用,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体验程序的作用及其编制环境。本课将揭开程序的实质,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内在机制和作用。为学生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奠定基础,调动学生学习运用程序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完了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前三章,初步掌握信息获取和部分信息的加工方法,具备了使用常用应用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本节内容涉及的是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编程的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同时学生因为在初中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普遍陌生,对自己编程来解决问题,既感觉新奇有趣,又担心程序设计的技术难度,自己不能适应。鉴于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在VB中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感受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计算机和程序,了解计算机的构成,知道程序的重要性。
通过体验几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实例,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强烈兴趣。
通过用VB编写、调试简单程序,并检测运行结果,体验程序编写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道程序是解决现实世界某类相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逐步形成程序设计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用程序设计思想慎密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揭开程序设计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形成严谨客观的解决问题作风。
四、教学重点:
1、计算机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
2、程序代码的作用
3、体验VB环境下运行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
1.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功能与作用。
2.VB的初步使用。
六、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法、体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导入
在第三章我们学习了用WORD对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处理、用EXCEL对表格信息的加工处理等。这些我们都是利用了已有的一些程序对特定的问题进行解决,但在我们身边会有很多的问题并没有对应的或者说合适的软件对其进行处理,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设计软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引
入
新
课
认识计算机与程序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手写板、话筒、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音箱、打印机等。
中央处理器:即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控制各部件相互配合工作。
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内存速度快,只用于存放计算机正在处理的程序和数据,一旦断电存储的信息有可能丢失。外存速度慢,但存入的信息不会因断电而丢失,可长时间保存。如硬盘、软盘、U盘、光盘等
2、计算机各部件是如何配合工作的?
计算机工作时,中央处理器根据输入的指令,从输入设备或外存
输入程序或数据,并保存到计算机内存中执行程序时从内存中读
取指令和数据,按顺序执行指令,处理结果放回内存;中央处理
器执行输出或保存指令时,会把内存中的处理结果输出到输出设
备或保存到外存中。
3、信息在计算机内部是如何表示的?
我们让计算机处理的所有信息,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0、1)数字编码表示的,因此信息在计算机中都被看作是数据。
二、程序设计语言
1、程序:指令序列的集合
2、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们与计算机打交道的桥梁,通过它告诉计算机执行一系列操作,实现某种功能。
第一代:机器语言。完全由二进制的“0”,“1”组成的一些数字信息,只有计算机专业人员才能掌握它的编写规则,但计算机可以非常方便的读懂;
第二代:汇编语言。这种语言增加了一些容易记忆的英文缩写来表示命令,它编制出来的程序计算机无法直接读懂,必须翻译成计算机语言。虽然比机器语言容易掌握,仍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知识;
第三代: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是使用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或缩写符号)、号子和数学式子来描述命令。这些语言的编程规则比较接近人的自然思考规则,所以比较容易被一般人掌握,也需要翻译为机器语言。常用的高级语言如:BASIC, PASCAL , C , java,VB,VC
三、体验VB程序的作用及其编制环境
1、VB是一种可视化程序设计
可视化——主要是让程序设计人员利用软件本身所提供的各种控件,像搭积木式地构造应用程序的各种界面,然后再编写少量的代码就可构建应用程序。实例展示:加密软件(加密思想:把汉字的“机内码”加上一个数)
2、建立一个VB应用程序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 建立应用程序界面
☆ 设置对象的属性
☆ 编写应用程序的代码
☆ 运行和调试程序
3、使用“启动”按钮直接运行程序.该方法只能看到程序的执行结果,不能生成可执行文件。
将应用程序源代码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步骤为:
作业
1、执行程序的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 ) A.内存。 B.处理器。 C.主板。 D.硬盘。
2、执行程序中,中央处理器直接从下面哪一种存储器中读取数据( )。 A.硬盘。 B.内存。 C.光盘。 D.U盘。
3、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是( )。 A.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 B.机器语言——高级语言——汇编语言 C.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D.高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4、当我们在执行文件“保存”操作时,其实是把文件保存在( )
A、RAM B、ROM C、内存 D 、外存
八、教学反思
就整堂课来说,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老师分析、讲解基础上,让学生将加密程序改写为解密程序作为第一个任务,降低编程难度,学生初次试用VB,即可以使学生消除使用VB的畏难心理,能够基本熟悉VB的环境,又可让学生了解程序代码的作用,进而为理解程序的作用做铺垫。
2、本节课突破了以往上“程序”课,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局面,学生动手机会多,教学效果相对好些。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1、学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对加密程序进行改写时,由于不太熟悉VB编制环境,此过程遇到疑难,导致改写没用完成,对后续教学造成部分学生兴趣不高。
2、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关注度不够,造成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任务,如果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探讨、帮助,那么效果会更好。
3、提升拓展效果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