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赏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及其种类与其寓意。
能力目标:运用欣赏法,欣赏古代人物画的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教学难点:运用欣赏的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穿着现代的服装,课余时间可以上上网、打打游戏和看看电影等。但有没有想过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代人,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而渴盼的心,走进他们的世界。
二、欣赏感悟
通过多媒体放映《洛神赋图》,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 看(画面内容):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中内容。
2. 析(绘画特色):全图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将绘画艺术与历史的美学融为一体,向我们形象生动地讲述了那个真挚纯洁而又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欣赏过了凄美的洛神赋图的爱情故事,让我们走出曹植的梦境,来到南唐韩熙载的家中,看看他又在做什么呢?
古代人物画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分组讨论问题,
第1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
第2组问题: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 采用了怎样的构图
第3组问题:画中的韩熙载是谁 他出现了几次 他在做什么 他的表情怎样 他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第4组问题:画中还有哪些人 他们都在干什么 他们的表情如何
第5组问题:这幅画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三,讨论交流
欣赏古代传神写照人物作品
历代帝王图---阎立本 唐
步辇图---阎立本 唐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
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隋炀帝杨广。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历史故事画
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唐·阎立本《步辇图》 历史故事画
这幅画描写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景。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常的装束,但眉宇间很有神采。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之后,神情恭谨而机警。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早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全方面进行鉴赏,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点。)
鉴赏其他形式了人物画
北宋 李公麟《免胄图》
南宋 梁凯《泼墨仙人图》
清代 任伯年 《女娲补天图》
师生交流讨论
四、古今画作对比交流
1. 课件播放视频《开国大典》片段,再现开国大典历史。
2. 课件放映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
欣赏思考:学生参看教材, 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
讨论交流: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3. 教师分析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
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
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值金秋丰收季节。
师生讨论总结: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绘画构图技巧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5、拓展练习
选择不同的画比较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