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音乐赏析《龙船调》 单元 第五单元 教材版本 人音版
课型 欣赏课 学段 七年级 单元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湖北利川民歌《龙船调》赏析
教材分析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湖北利川民歌《龙船调》一课,以其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民族性和通俗明快的旋律,为世人喜爱而传唱不衰。它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切入口,更是让学生接触民族音乐,唱响民歌的一个良好体裁。 湖北西部恩施州利川市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灵秀的山水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这里是唱遍全国的民歌《龙船调》的诞生地。《龙船调》原本是利川人民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唱的民歌,最早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又被称为“种瓜调”。1955年,经利川市文化馆工作者周叙卿整理改编为《龙船调》。它的歌词通俗精炼,旋律易记易唱,以浅显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鲜明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民俗风情画面。19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纳入二十五首世界民歌之列。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听、赏、学、唱、做”的学习活动,初步感受民歌浓郁的地方色彩,领略其特有的地方风情和乐韵,并在实践活动中和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极情感。知识与技能目标:感知湖北民歌龙船调的曲调和歌词特点,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民俗风情,探究分析民歌的色彩风格和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人的性格、方言之间存在着的密切关系。学说利川方言,学唱《龙船调》,学做湖北幺妹子和艄公,体验地方民歌带来的审美情趣。3.过程与方法:在“听、赏、学、唱、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知体验民歌的“对白、对唱、情趣表演”,加深理解湖北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切身感悟民歌特有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感知体验《龙船调》的音乐风格特征,感受土家族民歌,初步了解民歌的风情乐韵。能用方言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学唱《龙船调》,模仿湖北幺妹子请艄公摆渡过河的表演动作,体验民歌音乐风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音频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是重于唱歌,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态度冷淡,对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知之甚少,理解音乐的能力较为薄弱,针对这一现象,要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设计思路 通过《山路十八弯》引出土家族民歌,介绍歌曲《龙船调》,
教学行为时间、环节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课堂导入: 师: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民歌就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我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呢?(播放《山路十八弯》)(土家族的民歌)师:说到土家族,同学们了解土家族吗?我们来看几张图片,了解一下。(PPT展示图片)提问:土家族的服装美吗?土家族的人美吗?既然他们人美服装美,那么歌曲也一定是美的。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我们湖北的土家族民歌,它的名字叫——《龙船调》。(PPT展示) 用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还有美丽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作铺垫。
新课教学: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活泼清新、幽默风趣)说说歌曲描绘了什么画面?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及发展历史(PPT展示)简单介绍利川及利川方言(本人)让同学们一起学学方言。(PPT出示歌谱)一起用普通话朗读歌词,感觉如何?(拗口) 这是因为这首歌曲用了大量的非口语化的衬词,方言衬词的使用是我们中国民歌的一大特点。正是这些衬词的大量使用,充分体现了土家族歌曲的地域特点。那我们用方言再读一遍歌词好不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根据对歌词的了解,来完成下面几个问题。出示歌谱,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并说出衬词的作用。(烘托出浓浓的地方气息。)找出歌曲中的对唱部分唱一唱,说说对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土家女儿那别具特色的服饰,明晃晃的银白首饰活泼却不显累赘。)学习歌曲对白并感悟对白的神韵。(女声:妹娃儿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这一句将土家女儿火辣直率的性格展露无疑,不矜持,不扭捏;男声:我就来推你嘛!以其特殊的方言乡音表现出了土家族男儿热情憨厚的一面。)6.学唱歌谱。7.演唱全曲。 8.分组表演此曲。(模仿湖北幺妹子请艄公摆渡过河的表演动作)9.欣赏《龙船调》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体验歌曲,感受歌曲的内容和风格并回答问题:歌曲的体裁是什么,有什么艺术特点?(体裁是民歌中的小调,艺术特点是节奏规整均衡,旋律委婉动听,歌词婉转含蓄,意味深长。)10.欣赏《新龙船调》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的今天,不管是传统还是经典,只有与时代相结合,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现在请同学们欣赏既保留了名族风格,又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的《新龙船调》。总结: 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喜欢《龙船调》,能够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民歌,热爱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