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资源;了解台湾的历史概况;了解台湾的工农业分布特征及原因;了解台湾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状况;你能看懂台湾地形图、主要农矿产资源分布图、交通及主要工业分布图等。
2.情感及价值观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大陆和台湾是一体不容分割!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台湾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资源;经济、城市分布等
难点:结合台湾地形图,让学生了解台湾经济、城市、人口分布之间的联系;台湾和大陆经济互相影响。
3、 教学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分组讨论法
4、 教学资源
多媒体 各种地图
5、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观看一段视频《阿里山的姑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1.范围与位置
活动1
学生读图8-23、8-24完成些列内容:
(1)找出台湾岛周围的海洋和海峡,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看一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2)根据比例尺,估算台湾省高雄市和福建省厦门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3)说一说台湾省的地理位置。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个别同学回答。
老师小结: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向望。台湾省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导入:让学生看几张图片了引出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
(1)指导学生:看台湾地形图。
自学提示:台湾岛地形以( )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 )。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 )和( )中央山脉纵贯南北,主峰是( )海拔3952米,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多集分布在台湾岛的( )。台湾地处(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图片导入:
让学生看几幅风景图,引起学生对当地气候、河流的注意。
活动2
学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描述台湾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
(2)读台湾岛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台湾到东部与西部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3)读台湾岛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讨论向南弯曲的原因。
(4)根据河流流向,说一说台湾岛的地势特点;为什么台湾岛上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蕴藏量却相当丰富?
教师小结:
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
(除高山外),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台湾岛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全长186千米。
活动3
(1)观看视频:了解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事迹,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2)学生了解:台湾历史概况资料。
课堂小结:
六、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台湾的范围、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概况等内容,让我们对台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节课重点要掌握,台湾的地理环境。学会看懂地形图、气候图年气温、降水分布图等。
七、课堂练习
八、教学反思
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多让学生说,指导学生使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