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3年春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改编人:廖佛有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选项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钳子(qián) 隔阂(ɡāi) 铁菇桶(ɡū) 掠过(luè)
B.忌讳(huì) 哂笑(xī) 迤西(yǐ) 龙吟凤哕(huì)
C.招徕(lái) 蹊跷(qī) 端倪(ní) 未雨绸缪(móu)
D.气氛(fēn) 展消(xiāo ) 吹嘘(xū) 棱角(línɡ)
2.下列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国家教育部为加强各校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计划实施,特制定了响当当,硬邦邦的五项措施,遏止学术腐败现象。
B.对于南京大学“辛酸父亲”来信事件,有关人士认为应该理性看待,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否定。
C.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有可能。
D.我的父亲1965年报考名牌中学,虽然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最终榜上无名,只能成为名牌中学的门外汉。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爸爸的脸上露出欣慰的态度。
B.天阴了,马路上的汽车在飞快地走着,像要追赶什么。
C.端午节那天的中午,妈妈做了很多可口的饭菜,真好吃啊!
D.在你的记忆里,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吗?
4.与下段文字衔接自然、连贯、得体的一句是( )。(2分)
财富是什么?商人摆弄着手机说,财富就是赚来的金钱;学者推了推眼镜说,财富就是创造的知识;哲人拍了拍地球仪说,财富就是拥有的智慧;农民望了望金黄的麦说, 。 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得出了不同的答案。
A.财富就是广阔的田野 B.财富就是成长的麦苗
C.财富就是收获的庄稼 D.财富就是播下的种子
5. 下列各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 ( 2分 )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 在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
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D.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
6.为下面这则新闻概括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本报讯(2013年2月26日) 昨天,本市中小学全面开学。市教委举行新闻通气会宣布,本市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八项减负措施,对在校学习时间、作业量、考试次数等进行严格限定。其中,小学只能在每学期期末举行语数外三科统考,初中除毕业考试外,不得举办全区统考。新措施将从3月19日起正式实施。
市教委副主任罗洁介绍,通知从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规范考试和评价工作,严格禁止违规补课,严格教辅用书管理,严格各类竞赛管理,严格落实工作要求等八大方面进行规定。与以往出台的减负令相比,措施更为具体,更容易实施和操作,并要求各区县制定工作细则,完善监督和检查办法。
A.昨天,北京市中小学全面开学
B.北京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
C.北京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八项减负措施
D.北京市3月19日起不得举办全区统考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4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①,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诗中“ ,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B.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C.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D.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1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2分)
⑴父以足受,笑而去( ) ⑵是负义也( )
11. 用自己的话说说“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这句话的意思。(2分)
12.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3.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有什么启发?(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写下列句子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城阙辅三秦,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俱怀逸兴壮思飞,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中传神地表现儿童的天真和顽皮可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4分)
百衲衣 叶大春
①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②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③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怨娘:“冒这么大危险抢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④在故乡,13岁就算成人了。我13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⑤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13岁那年,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⑥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呀!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5.本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6.如何理解文中第③段中加点的“抢”字,并说说理由。(2分)
17.浓浓的母爱是本文表现的重点,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突出表现出这种情感,请概括出来。(4分)
18.文章的结尾,作者说“不应该忘记报答”,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报答?(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9.父爱如山,母爱似水,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6分)
山西刀削面
①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②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xíng,使其变软)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均,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③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20.山西人喜食刀削面是因为其具有 的特征。 (2分)
21.“一般不使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中的“一般”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22.文中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提到了各个地方的特色小吃,似乎与山西刀削面无关,你是怎么看的?说说理由。(3分)
23.选择一个角度对下面两个句子进行赏析并分析其表达作用。。(可以从修辞、表现手法、内容、说明方法等方面入手)(4分)
(1)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
(2)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24.会昌有米粉、酸枣糕、脐橙等地方特产,请写出你熟悉的一种特产名称,并简要介绍其特点。(4分)
特产:
特点: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5.综合性学习。(6分)
八(1)班正在举行“我爱家乡”的主题班会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介绍一种你家乡特色小吃?(2分)
2、为了把你们家乡的特色产品推销出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少于2个)(2分)
3、请拟写一则广告,宣传你们家乡的某种特产。 (2分)
26.写作。(50分)
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
请以“因为 我很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拟,不少于600字。
会昌县2013年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B 6、C
7、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旅况的寂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9、D
10、离开; 听从
11、将来有一天父母年老了,不需要再做这个器具(小推车),因此收回家。
12、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 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13、要孝敬老人,尊重老人
14、略
15、通过叙述作者小时候穿百衲衣的故事,赞美了浓浓的母爱并呼吁弘扬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16、“抢”字表现出母亲对百衲衣的珍爱,因为其中包含着母亲对孩子深处的爱,对乡亲们的感激,也表现出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17、冲进火中抢百衲衣,珍藏百衲衣,送百衲衣给我访问民俗专家,揭示百衲衣的含义
18、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9、示例:“莫以善小而不为”或者“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
20、外滑内筋 软而不滑;
21、因为削面有时也会用到菜刀。去掉“一般”表达就不准确了
22、侧面描写,为了更好地说明刀削面的声誉。
23、比喻,形象地描写出刀削面在锅中翻滚的姿态,给人以美感;(2)细节描写,说明了厨师削面速度快,技艺高超
24、略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