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
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理解词意。2、了解青蛙是怎样不断改进泥塘的。
教学难点:小动物们不买泥塘的原因以及青蛙不卖泥塘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有一位老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猜他是谁?(青蛙)
2、对,是青蛙。那他来干什么了?(卖泥塘)3、齐读课题。
4、课题中有一个生字,谁发现了?a、“卖”,小老师领读。b、“卖”跟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字很像,谁知道?(买)对,他们还是一对反义词呢。c、那我们怎么区分呢?找生说。小结:你看,我们可以通过反义词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呢。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带音词语。(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可真动听,把词语宝宝都吸引来了,快来读一读吧!)A、自读。B、小老师领读。C、点出轻声词语:牌子、吆喝、挺舒服。
3、出示带音生字。(词语会读了,生字你会吗?)A、自读。B、小老师领读。(一人一行,拼读)C、多音字“喝”。(让学生进行组词练习,给出字典释义,点明查字典了解字义的方法,并放到句子中练习巩固读音)
4、出示去音生字。A、自读。B、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呢?(2-3名学生)C、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方法呢!D、“牌”,出示青蛙扶着牌子的图片,认读“牌子”。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牌”?出示“吊牌”“广告牌”。小结: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也是一种识字的好方法呢!E、出示“播撒、灌水、栽树、游泳”,自读,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做动作体会偏旁表意)小结:很多汉字的偏旁就代表字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好的识字方法。
5、开火车认读。(个人检查)
6、游戏巩固。(整体检查)
(三)深入课文,指导朗读。
1.激发阅读兴趣,体会“烂泥塘”
(1)创设情境,出示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插图,体会“烂泥塘”。
(2)青蛙想把泥塘卖掉,那么都有哪些小动物来买泥塘了呢?快速读文,边读边画出小动物的名字。
(3)找生回答,随机板贴。
(4)他们最后买泥塘了吗?(没有)
(5)那最后泥塘卖出去了吗?(不卖了)
(6)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学习课文3-5自然段。
(1)出示插图,观察小青蛙的动作,他在干什么?(一只手扶着牌子,一只手招揽客人,大声吆喝)
(2)边做动作边读。(指名读、集体读)
(3)同学们的吆喝声可真洪亮,把老牛吸引来啦!(4)师范读。(慢条斯理)
(5)同学们,老师读的好不好?哪里好?老牛说话是什么样子的 (慢悠悠的)(6)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吗?生练读。(7)同位合作演一演,找生带头饰展示。(8)分析老牛的话,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小结:同学们,我们在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就更容易让人接受呢。(9)听了老牛的话,青蛙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采集草籽、播撒)(10)经过青蛙的努力,到了春天会怎么样?想象一下。出示绿茵茵的小草,体会美丽。小结:是啊,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绿茵茵的小草,青蛙心理还是美滋滋的!我们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的方式学习了3-5自然段。现在用同样的方式来学习一下6-8段把。
3.学习课文6-8自然段。
(1)一起看看谁又来了?
(2)野鸭又是怎么说的呢?找生读,发现“就是”,也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
(3)那青蛙又做了什么呢?
(4)展示引水以后的图片,体会改变。
4.学习课文9-10段。
(1)小青蛙继续吆喝,谁还来了?
(2)课文啊,没有详细写这些小动物的话,你能来扮演一种小动物,像野鸭和老牛那样说一说吗?(关联词“不过”“就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
(3)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又是怎么做的呢?边读边画。
5.体会泥塘改变后的样子。
(1)出示泥塘的图片。经过青蛙的努力,泥塘变样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泥塘啊?(体会“多好的地方!”)
(2)那这个泥塘好在哪里呢?(抓住四个“有”,两个“可以”)
(3)是啊,多好的地方啊!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这只小青蛙,你躺在美丽的泥塘里,这里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睁开眼睛,小青蛙,你有什么感觉?(好美啊、好舒服啊)
(4)是啊,这时候小青蛙愣住了,为什么?(他发现泥塘现在变得很漂亮)
(5)他还卖泥塘吗?为什么?
小结:是啊,通过小青蛙听取了别人的建议,经过自己的努力,把曾经的烂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又舒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