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执教者 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知道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但是对于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不是十分了解,而且还有一些错误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现象.<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2>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
难点 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1、教法(1)、情景导入法:利用学生所熟知生活例子入手,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验探究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3)、点拨归纳法:为落实启发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通过教师的点拔,启发学生动脑,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2、学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法:采用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相互影响提高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并共享资源与成果。(3)、辩论法:通过辩论的形式归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加深对摩擦力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实验引入:(4分钟)(二)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力(5分钟)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25分钟)3、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8分钟)
请观看视频思考:人骑着自行车不蹬时自行车会自己停下来;运动的冰壶最终会停下来提出问题:上面的两个片段中自行车和冰壶为什么停下来?教师给予肯定,那么什么是摩擦力?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一下手是否受到摩擦力;(2).手平放在桌面上,不用力推或拉,保持手不动,感受一下手是否受到摩擦力;(3)手平放在桌面上方,前后移动,感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提出问题:对比两次实验,大家思考滑动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进而总结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接着从力的三要素中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去分析摩擦力。接着由教师引入滑动摩擦力也是有大小的,提出了探究课题: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这是本节课的重点。(1)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是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同学们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对四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是否于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是否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并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探究一个猜想。(2)探究活动的第二步是学生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先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那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运用怎样的科学研究方法? 同时让同学们思考:用什么工具来测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同一个力吗?那如何才能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中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实验中应该让木块做怎样的运动?通过这样的引导既起到了复习的效果,又为他们下面的探究做了一定的铺垫。下面让学生操作用弹簧测力计在木板上水平匀速 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操作结束,提出问题:你们在实验操作中遇到什么困难?能不能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方案,以克服这些困难 ?把弹簧测力计的挂环固定,挂钩与木块相连,然后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拉动木板时即使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实验也没有影响实验容易操作,而且弹簧测力计相对操作者静止,可使读数准确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全班同学对他们方案的理解,特别是对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不太科学的地方引导本组或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完善。(3)探究活动的第三步是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实验结论
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巡视各实验小组,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后,四个实验小组的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老师把他们的实验记录表用实物投影投出来,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组别压力接触面粗糙接触面积大小速度滑动摩擦力结论第一组不同相同相同相同不同其它条件 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第二组相同不同相同相同不同其它条件不变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第三组相同相同不同相同相同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第四组相同相同相同不同相同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无关。 在得到实验结论后,继续引导学生们总结出物理学中探究问题的规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事例,把“物理”和“社会”紧密联系来。 组织学生阅读“奇思妙想”的内容, 并举行小型的辩论会:摩擦好不好。成立正方和反方进行比赛,使学生在辩论中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实例,找到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益的和有害的,培养学生客观的看待事物 学生很自然的就能说出来,因为受到了摩擦力。学生通过前后两次实验对比,讨论交流后回答,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才能产生滑动摩擦力。对于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和施力物体通过刚才的活动,学生分析讨论后,很容易找到答案。学生会猜:<1>、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4>、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摩擦力越大.(控制变量法)。(弹簧测力计);(不是)(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匀速直线运动)很多学生会提出拉动木块时,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不易读数,并且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请每组派一位同学到讲台前说说他们组制定出的探究计划,并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学生根本不理解相对的意思。解决方案,体验摩擦力的方向。前两个探究实验是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后两个是学生在以后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所以我设计让学生也做一下探究实验,让学生一开始学习新课就形成正确的观念。在物理学习中,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用到过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所以,这里对学生不算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弹簧测力计在那种情况下读数准确方便?(静止)要想使弹簧测力计静止,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我们可以怎样设计实验,使木块相对于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后继续探索滑动摩擦力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课堂小结2分钟 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以分组抢答形式完成课后小结。
布置作业1分钟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
板书设计 第六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一、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表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三、增大减少摩擦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少压力使接触面粗糙使接触面光滑 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利用滚动代替滑动
教学反思 1.我对本节课比较满意。2. 本案例较为成功地展示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性②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 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我期望的水平了。我较满意。
本案例的不足之处及建议:(1)科学探究中猜想阶段发现凭学生的感觉不合理的猜想还是较多的.以后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 (2)对于摩擦的一些现象和运用学生兴趣很大。可让学生多举一些事例。4. 由于没有对小组内各成员进行责任分工,导致在实验探究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小组内个别“能干”的学生唱主角,个别学生“无事可做”。课上马上让小组长为小组内每个成员分配具体任务,如操作者、记录者、汇报者等使每个成员既能各行其是,又能合作学习。
5. 由于学生探究过程需要留出较多的时间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因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讨论时间较为紧张,有些学生事先没有作充分的准备,提不出建设性的方案。.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上堂课布置每个学生先预习摩擦力这一节。6. 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我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说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这节的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引领者的优点。7.听课的老师对我这节课评价较高。使我更加明确了,上课应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只是一个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