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壮歌

文档属性

名称 生命的壮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07 19: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四 )年级( 下 )册 ( 语文 )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5.1 主 备 人 主 备 人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5.3 复备教师 复备教师所在单位
课 题 生命的壮歌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2 第 1 课时
项 目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知 识能 力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过 程方 法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 感态 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蚂蚁团结合作、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课文的生字和重点词语以及课文的朗读。
教学难点 课文的生字和重点词语以及课文的朗读。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ppt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 导人新课1、板书课题,提问:题目中的“壮”是什么意思?你选择哪个义项?
2、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文章赞颂了哪两种动物?(讲正标题与小标题)教生字:蚂蚁。 齐读课题。(《新华字典》)中有三个义项:①健壮、有力;②雄伟,有气魄;③增加勇气或力量)
教 学 环 节 二、初读指导。1、学习《“蚁国英雄”》,画出生字词。(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项链、焦泉。(2)学习要求认识的字。惋惜 肆虐 焚烧 舐 灼焦(3)默读,思考:这段话可分几层?每层写的什么? 2、学习《“生命桥”。》
(1)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读生字。三、学习生字。1、读生字,认清字形、笔顺。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3、巡视个别指导。 1、读“蚁国英雄”,画出生字词。
2、查字(词)典自学生字词。
丘陵、可怜、肆虐、束手待毙、肝胆俱裂、放弃。3、讨论。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笔顺,按要求描红,仿影、临写。认真完成书写练习。
板 书 设 计 生命的壮歌项链、丘陵、可怜、惋惜、肆虐、臭味、 肝胆俱裂、。
教学反思 在对《生命的壮歌》的理解过程中,我只是想到外层温度高,并用此来标签蚂蚁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要团结协作。而学生却不这么看。对学生来说,这些被烧焦的蚂蚁是值得同情的,因为它们也是与我们一样平等的生命,所以在它们死后,孩子们更愿意给它们安排美好的归宿,使它们的灵魂升入天堂。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针对教材的语言实践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教材的体验感悟中去,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脉搏和思想内涵,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体会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人文思想,让学生受到真的启迪,美的熏陶,善的教化,形成积淀在学生人格和思想层面上的东西,使学生终身受益。
备课时间 5.1 主 备 人 张换萍 主 备 人所在单位 东关小学
复备时间 5.5 复备教师 吴玉梅 复备教师所在单位 城西小学
课 题 生命的壮歌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2 第 2 课时
项 目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知 识能 力 巩固上堂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过 程方 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课文。
情 感态 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蚂蚁团结合作、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蚂蚁团结合作、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难点 读懂两则小故事,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ppt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 检查复习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解释下列词语中带点的意思。
束手待毙 可怜 丘陵 临河
肝胆俱裂 放弃 不慎 至死 惋惜 肆虐 焚烧 舐动 葬身火海
坠落 山涧桥墩 狩猎 目瞪口呆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教 学 环 节 《“蚁国英雄”》精读训练。1、默读第一层“草丛起火,围向小丘”,用简笔画标出:丘陵、草丛、河。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2、指名口述层意。3、轻声读第二层。
(1)读后指名口述大意。

(2)理解“可不是”、“葬身火海”。1、朗读第三层,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
(2)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读第四层,蚁团结果是怎样的?讨论:怎样背诵《“蚁国英雄”》。1、回忆全文层次。
2、分析第二层层内句序。(向导惊叫——游人听见——心里惋惜——热浪、气味)其他几层仿此。
3、对照板书,背《“蚁国英雄”》。 1、读《“蚁国英雄”》,回忆文章层次。2、用简笔画标出:丘陵、草丛、河。口述大意。 讨论得出:“可不是”,确实是;“葬身火海”,“火海”,火的海洋,形容大火。把尸体埋葬在大火中,即被大火烧死。朗读,思考,讨论得出(这区区的弱者没有……竟……扭成一团,……滚动……蚁团不见缩小)回忆全文层次。思考讨论。朗读练习背诵。试背,同座互背。
板 书 设 计 18、生命的壮歌起因:不慎 起火 火舌 围向 小丘发展:叫 看 变 惜 夹高潮:扭 突围 滚 焦臭 不缩小结局:冲 滚 升
教学反思 《蚁国英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在教学时,我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帮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又通过朗读描写火势的发展变化的词语以及适时穿插的“我”心中的想法,体会蚂蚁所面临的灭顶之灾。紧接着,我抓住“万万没有想到”结合文中的词句理解蚂蚁的临危不惧的英勇行为,感悟蚁国英雄的团结精神。学生体会得较到位。
备课时间 5.1 主 备 人 张换萍 主 备 人所在单位 东关小学
复备时间 5.5 复备教师 吴玉梅 复备教师所在单位 城西小学
课 题 生命的壮歌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2 第 3 课时
项 目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知 识能 力 巩固生字和词语。
过 程方 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的含义,并背诵。
情 感态 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羚羊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羚羊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难点 读懂故事,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ppt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复习一、指名喜欢背《“蚁国英雄”》的同学背诵。 背诵;评议。
教 学 环 节 二、《“生命桥”》精读训练1、读第1自然段,思考:
当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时,羚羊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2、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出现了什么奇迹?
3、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1)“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指的什么情景? 为什么说这是神圣的?
(2)“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为什么把羚羊所划出的一道道弧线比作“生命桥”?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
(3)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这是为什么?
(4)齐读全段。三、朗读全文,布置作业。1、有表情地朗读《“生命桥”,》结合《“蚁国英雄”,》想一想:这两篇短文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
总题中的“壮歌”指什么? (悲壮的颂歌)
2、、试背《“生命桥”》
3、作业
在《“蚁国英雄” 》、《“生命桥”》中,选一则你喜欢的背育。 1、 讨论后指名口述内容。2、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如何通过简笔画表现这一场面。
画成后,指名以简笔画为依傍,口述“奇迹”。3、理解①老少配合,一死一生;②没有拥挤,没有争夺。4、理解:老羚羊甘愿牺牲自我,保存年轻羚羊,精神崇高伟大。讨论理解:生命攸关时刻,顾全大局,牺牲自我。
板 书 设 计 17.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 “生命桥”英雄 奇迹
教学 反思 《生命桥》一文更加感人,读了之后有点催人泪下。但是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还难以理解。文章中很多感人的地方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让学生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在朗读的方式上,可以用个别朗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还可以采用师生接读、合作朗读的方式。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激情,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