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6 我 看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美。
3.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作者名片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翻译家,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他的诗作具有深厚凝重的特点,大大拓展了新诗的表现范围,增强了新诗的表现力度,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局面。代表诗作有《赞美》《诗八首》《哀国难》等。穆旦的爱国意识非常浓烈。“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从青年时代起,鲁迅的这句话就是穆旦最喜欢的名言。1942年原本在校任教的穆旦响应“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投笔从戎,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中,他在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中穿山越岭,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最终才侥幸逃出野人山。
创作背景
本诗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1938年七七事变后,穆旦与几百位师友一起踏上了学校西迁之路,来到自然生态十足的云南蒙自,看到了天地与自然的大美。诗歌写的是蒙自的春天留给诗人的印象以及诗人从中获得的生命感悟。
“诗言志”,诗歌就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也就是为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喜怒哀乐等情绪。
A
朗读诗歌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B
从《我看》这首诗,我看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A
从《我看》这首诗,我读出了 ,感受到了 。
初读感受
B
从《我看》一诗中,“春风、青草”这些意象读出生命的新生,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A
从《我看》这首诗,我读出了 ,感受到了 。
初读感受
B
从《我看》一诗中,“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哦生命的飞奔”读出了作者对生命、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热爱。
A
从《我看》这首诗,我读出了 ,感受到了 。
初读感受
整体感知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春风吹拂着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
遥远的湖水也似乎荡起了“绿潮”。
整体感知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飞鸟在天空展翅逐渐滑翔至远空深处,夕阳染红的流云映照着红色的大地。
整体感知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思索人的欢乐忧伤在自然面前微不足道。
整体感知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咏赞”生命,但自然却始终以自己的姿态不停息地向前。
整体感知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诗人热烈地渴盼与自然融为一体。
内容归纳
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至远空深处而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在春风晚霞中,作者回想起自己的欢乐和忧戚,又向古人发出致敬。最后,作者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愿望,抒发出生命热情被自然的活力点燃的兴奋和惊喜。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幅美丽的大自然图景,引发诗人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愿以热血青春报效祖国的深情。
意象意境
01
《我看》这首诗,诗人选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具有什么特点?为我们营造怎样的意境,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02
《我看》中所选用的代表着春天的意象“春风、青草、飞鸟、晴空、流云、花朵”等,这些意象表现了万物的生生不息、生命的蓬勃向上,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夕阳图,抒发作者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对未来充满着希望的情感。
我们在叙写或陈述我们常见的事物或道理时,竭力避免使用现成的套话,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表现语言。这种陌生的、不符合逻辑、违反日常用语的表达,匠心独运,内蕴却是饱满的、深邃的,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语言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这个“揉”字用得妙,好像人的轻轻揉动而使青草“丰润”起来,写出了风的力度和温柔,造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表现了春风对青草的爱护之情。
语言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说季节把花朵“燃起”又“吹熄”,虽然看似不合事理,但却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花朵的自然枯荣,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变化,语言的陌生化增强了表意的丰富性。
语言陌生化
深入探究
诗歌的标题是“我看”,然而诗歌第三、四、五节都非诗人所见,这样拟题合适吗?
合适。因为诗人在前两节描绘了“我看”到的景物,极力渲染了景物的静谧美好,展现了中国北方原野的生机与活力。后三节是诗人面对美景的思索,诱因是眼前的美景,这三节虽然没有写看到的景物,但是由“看”引发的思考与呼告,仍然和“看”有联系,因而这样拟题是合适的。
分析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美
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内容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