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 课件(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0.纸的发明 课件(21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5 12:0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0.纸的发明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
要求:
1.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
3.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字词学习
创 携 存 制 蔡 伦 累 切 便鲜 欧 洲 社
chuànɡ
xié
cún
zhì
lún
lěi
qiē
ōu
zhōu
shè
cài
pián
xiān
字词学习
术 伟 录 册 保 存
约 验 阿 欧 洲 社
字词学习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大约 吸收 经验 原料
满足 朝鲜 半岛 日本 阿拉伯 欧洲 社会
字词学习

xiān
xiǎn
( )
( )
鲜艳
朝鲜

lěi
léi
( )
( )
lèi
( )
积累
果实累累
劳累

qiē
qiè
( )
( )
便
biàn
pián
( )
( )
切断
一切
方便
便宜
指导书写



书写指导:注意左边为“礻”,不要写成“衤”。
书写指导:注意下半部分不要写成“水”。
书写指导:注意不要忘记“氵”,右边为竖撇,竖、竖,间距均匀,中间的竖稍短。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在蔡伦没有改进造纸术之前,人们记录文字很不方便。到了西汉时期,人们造出了麻纸,但是这种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制成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初读课文
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图表。
造纸术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东汉时期
后来
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上刻字,在帛上写字。
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造纸。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用麻来造纸。
第二课时
时间 记录文字的物体 优点 不足
造纸术发明以前 起先
后来
再后来
西汉
默读课文,画出记录文字的物体和这些记录文字的物体的优点或者不足,完成表格。
第二课时
时间 记录文字的物体 优点 不足
造纸术发明以前 起先
后来
再后来
西汉
龟甲、兽骨和
青铜器
竹片和木片
需要用刀刻,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轻便
价钱贵,只有少数人能用
麻纸
便于携带
粗糙,不便书写
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品读课文
默读第4自然段,解决问题。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词画出来。
剪碎、切断、浸、捣、捞、晒
(2)回归课文段落,自由朗读课文。
(3)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到蔡伦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
具有聪明才智的人。
品读课文
概括大意,提炼学习方法。
1.课文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写了什么?
2.交流反馈: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3.组内练习,全班交流。
4.提炼学法:第4自然段是围绕“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来写的。
拓展延伸
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补充资料
1.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它们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补充资料
3.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极大地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资料袋
纸的家族
书写纸:主要用来制作练习本、记录本等。
复印纸:用来复印、打印。
包装纸:用来包装物品。
餐巾纸:吃饭时用来擦手、擦嘴等。
废纸被回收后重新造的纸,叫作再生纸。
越来越多的书籍、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得越来越少了。
指导书写
约 验 阿 欧 洲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