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金属矿物与冶炼
年级 九年级 科目 化学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6.3金属矿物与冶炼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标依据 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一、教材分析 第六章《金属》是初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金属矿物与冶炼》”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知识点是常见的金属矿物、炼铁、生铁和钢,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后面我们还要学习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把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认识几种金属矿物。 2、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炼铁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探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不纯物质的计算
教学难点 不纯物质的计算
五、教法学法 情境引入法、实验探究法以及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金属与金属矿物,它们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都有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那么,为人类社会做出许多贡献的金属是从哪里来的呢?那么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金属矿物,首先请大家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其实除了金外,象银、铂这些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形成存在以外,其余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化合态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的形式存在。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在地壳中,矿物常与岩石混合共存在一起,形成矿石。人们开采矿石,用矿石冶炼金属。那么,矿石是怎样变成金属的呢?现在我们以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铁为例来做个实验,了解一下金属冶炼的原理。 实验 如图装置进行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的实验。在硬制质玻璃管中装入少量氧化铁粉末,先通一氧化碳,接着点燃尖嘴管处酒精灯,再用酒精喷灯对着玻璃管加热。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才开始加热? 还有为什么反应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 总结: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铁失去氧变成铁,这种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夺取含氧化合物里的氧,使它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具有还原性。说明上述反应中的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 钢铁厂炼铁就是根据上述化学反应原理进行的。那么接下来请同学认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思考几个问题:1、钢铁厂如何把矿石炼成铁和钢? 2.生铁与钢有何异同? [阅读后讲解]
由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可以知道,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与别的物质化合,就越难以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单质来。反之,金属越不活泼,就很难与别的物质化合(甚至能以单质形态存在于自然界),就越容易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来。所以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存在形态一样,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小结:金属的冶炼方法:
1、 活泼金属------电解法(如钠、钾、镁、铝)
2、 一般金属------热还原法(如铜、铁、锌)
3、 较不活泼金属------直接加热法(如汞)
4、 极不活泼金属------单质态存在(如金、铂、银)
练习拓展:
大家大生产,在实际生产过程 中,所用的原料或产品都可能含有杂质。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就要考虑纯度问题。
[讨论以下各题]
1、1. 25t赤铁矿石中,含有Fe2O3为1t,则这种矿石的Fe2O3的纯度为_________%
2、1000g生铁中含有4%的碳,并无其他杂质,则此生铁中含有__________g的Fe.。
3、___________g生铁(含Fe的纯度为96.1%)中才含有96.1g的铁。
4、2000t含Fe2O3为80%的赤铁矿石中,理论上(即最多)能炼出纯铁多少吨?(启发学生思考:2000t是谁的质量,Fe2O3的质量是多少?安排学生书面练习) 5、 上题炼出的铁折算成生铁 (含 C4%)为多少吨? 激发学生学习金属矿物的兴趣 培养学习金属矿物的兴趣 培养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巩固新知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有梯度的练习对本节知识进行拔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