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搭积木表格式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搭积木表格式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04 23:3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搭积木学案
三维目标 1.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重点 初步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并逐步进行正确计算。
突破思路 教师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难点 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之间的关系。
突破思路 使用积木、计数器、等学具,进行动手操作、讨论探究,最终达到预定效果。
案例 原题 摘果子。
解析 指导学生边想边做。 答案:15-3=12 12+5=17 11+7=18 16-4=12 14-4=10 6+13=19 19-5=14
点拔 学生计算时容易把加、减号弄混,导致计算错误。
归纳 口算方法是依据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联系数的组成,计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课后答案 教材第78页“练一练”。 1、10+3=13 13-3=10或13-10=3 12+5=17 17-5=12或17-12=5 2、7+11=18或11+7=18,8+10=18或10+8=18,6+12=18或12+6=18 3、13+5=18 19-6=13 4、19-7=12 13+5=18 16-3=13 15+3=18 5+13=18 16-4=12 15+4=19. 5、12+6=18 12+3=15 12+4=16 4+6=10 4+3=7 4+12=16 6+12=18 6+4=10 6+3=9 3+12=15 3+6=9 3+4=7 18-3=15 18-5=13 18-2=16 5-3=2 5-2=3 3-2=1
作 业 (课后余下习题。)
存在问 题摘要 (1). ; (2). ; (3). 。
反思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我并没有把这些快捷方便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外资料 十进位制 我们有个成语叫“屈指可数”,说明古代人数数确实是离不开手指的,而一般人的手指恰好有十个。因此十进制的使用似乎应该是极其自然的事。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离的十进位制,就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至迟在商代时,中国已采用了十进位制。从现已发现的商代陶文和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当时已能够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十三个数字,记十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这些记数文字的形状,在后世虽有所变化而成为现在的写法,但记数方法却从没有中断,一直被沿袭,并日趋完善。十进位制的记数法是古代世界中最先进、科学的记数法,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李约瑟所说的:“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