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9 单元测试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
A.开普勒、卡文迪许 B.牛顿、伽利略
C.牛顿、卡文迪许 D.开普勒、伽利略
2.太空舱绕地球飞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太空舱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提供
B.太空舱内宇航员感觉舱内物体失重
C。地球对舱内物体无吸引力
D.太空舱内无法使用天平
3.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近似是圆形,那么它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设T2/R3=k,则常数k的大小 ( )
A.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
B.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I’.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都有关系
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都没关系
4.有两颗行星A、B,在此两星球附近各有—颗卫星,若这两卫星运动的周期相等,由此可知 ( )
A.行星A、B表面重力加速度与它们的半径—定成正比
B.两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行星A、B 的质量可能相等
D.行星A、B的密度一定相等
5.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2,轨道半径之比rA:rB=3∶1,某—时刻它们的连线恰好通过地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A:vB= 1∶
B.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 =1∶9
C.它们的向心力之比FA∶FB= l∶18
D.它们的周期之比TA∶TB= 3∶l
6.设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分别是v1、v2、v3,则 ( )
A.v1=7.9 km/s,7.9 km/s<v2≤11.2km/s,11.2km/s<v3≤16.7km/s
B.7.9 km/s≤v1<11.2km/s,v2=11.2 km/s,11.2km/s<v3≤16.7km/s
C. 7.9 km/s≤v1<11.2km/s,11.2km/s≤v2<16.7km/s v3=16.7 km/s,
D.v1=7.9 km/s, v2=11.2km/s,1v3=16.7km/s
7.两个质量相等的球体,球心相距r时,它们之间的引力为10-8N,若它们的质量都加倍,球心间的距离也加倍,则它们之间的引力为 N.
8.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度v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t后物体落回手中.已知星球半径为R,那么物体沿星球表面抛出并不再落回星球表面的最低速度是 。
9.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由这几个已知量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
10.如果要使赤道上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那么地球的一天约等于 h.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地球半径取R=6.4×l06m)
11.(2003年江苏省综合高考题)2002年30日凌晨,我国“神舟”四号航天飞船成功升空,飞船将继续进行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这是自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成功发射以来的第四次发射,由此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对于发展我国空间科学技术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飞船环绕地球飞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大气阻力的作用,轨道半径将 ,飞船的动能将 ,机械能将 。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1,轨道半径为R1,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2,轨道半径为R2,那么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
13.两颗人造卫星的质量之比例m1∶m2=1∶2,轨道半径之比R1∶R2=3∶1,,求:
(1)两颗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之比;
(2)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3)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
14.(2003年全国高考题)据美联社2002年10月7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之外,又发现了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小行星,而且还测得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288年.若把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看作圆,问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最后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答案
1.C 2.ABD 3.A 4.ACD 5.ABC 6.D 7.10-8 8. 9.
10.1.4 11.减小 增大 减小 12. 13.(1) (2) 1∶9 (3)
14.44(或)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