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水平测试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水平测试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5 11:2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十七章水平测试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C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研究并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学发现,做出这一贡献的科学家是 (  )
安培
B. 牛顿
欧姆
D. 伏特
B
2. 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B.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在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跟导体电阻成正比
D. 导体两端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必要的是(  )
A.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B. 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
C. 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电源的正极
D. 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C
4. 甲、乙两个电阻之比为3∶5,将他们串联在电路中,则甲、乙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  )
5∶3
3∶5
1∶1
D. 无法比较
B
5. 如图17-1所示是李江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接的电路,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滑到最左端
B. 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
接较小的量程
C. 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
D. 在如图17-1滑动变阻器滑片所在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
D
6. 科技落后,就要受制于人。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进行封锁制裁,限制许多中国科技公司获取芯片。十四五规划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芯片是指含有集成电路的硅片,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
半导体
B. 导体
C. 超导体
D. 绝缘体
A
7. 如图17-2的电路中,R为待测电阻,阻值约为5 Ω。 实验器材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 Ω 2 A”);电压表(量程分别为0~3 V、0~15 V);电流表(量程分别为0~0.6 A、0~3 A);电池组为新干电池3节串联。 两只电表的量程可采用以下4种选法,为使测量时能较准确地读数(指针最好在中间刻度线附近),两只电表的量程应采用( )
A. 0~0.6 A和0~15 V
B. 0~0.6 A和0~3 V
C. 0~3 A和0~15 V
D. 0~3 A和0~3 V
B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 如图17-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 V,L1和L2正常工作的电压均为3 V,电阻均为6 Ω的灯泡。 闭合开关时,发现灯L1亮而灯L2不亮,此时电压表V1的
示数为_____V,电压表V2的示
数为______V,电流表A的示数
为______ A。
3
0
0.5
9. 如图17-4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 V,灯L1的电阻为10Ω,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 V,此时灯L1和L2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__, 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通过灯L1的电流为________A。
串联
1
0.2
10. 将两个电阻串联,R1=2R2,则通过R1 、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 R1 、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 若将两个电阻并联,则通过R1 、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
11. 对人体来说,皮肤干燥时电阻变______,潮湿时电阻就变_______。 所以当带电体接触到潮湿皮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_______,很危险。
1∶1
2∶1
1∶2



12. 如图17-5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6 V,电阻R1=10 Ω。 合上开关后, R1两端的电压是2 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A,R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 R2的阻值为_______Ω。
0.2
4
20
13. 两个电阻A和B,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17-6所示。则由图可知:RA=_____ Ω;若把它们并联在3 V的电路中,干路电流是_______A. 若把它们串联在总电压为3 V的电路中,则通过电阻B的电流是______A。
5
0.8
0.15
14.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接到6 V的电源上,电流是0.24 A,并联接到该电源上时,总电流是1 A,已知R1 > R2 ,则两个导体的电阻是R1 =______________Ω , R2 =____________Ω。
15
10
三、作图题(共7分)
15. (1)(2分)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图17-7所示电路的电路图。
如答图17-1所示。
(2)(2分)如图17-8甲所示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②闭合开关S,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变亮;③在图17-8乙中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
如答图17-2所示。
(3) (3分)如图17-9甲是一个可调亮度的台灯,小文用电位器(兼开关),一个小灯泡,还有两节干电池来模拟台灯亮度的变化过程。 请你帮她将图17-9乙的物体连接成一个电路。 要求:电位器的滑片P顺时针转动灯变亮,逆时针转动灯变暗并关闭。
如答图17-3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
16. (4分)如图17-10甲是晓雯同学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根据图17-10甲所示,用笔画线将图17-10乙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如答图17-4所示。
图17-10
(2)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17-10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_A。
0.2
图17-10
17. (8分)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17-11甲所示,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均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电流表
电压表
图17-11
(2)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7-11乙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右向左移动。(导线不能交叉)
如答图17-5所示。
图17-11
(3)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闭合开关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做了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该图表中数据在图17-11丙中进行描点连线。
电阻
如答图17-6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0 2.0 2.5
电流I/A 0.11 0.20 0.26
图17-11
(4)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压成正比
18. (8分)小明和小华分别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小明实验的电路如图17-12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
如答图17-7所示。
图17-12
(2)小明第1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7-12乙所示,则电压为______________V。
1.5
图17-12
(3)小明测量的数据如表一所示,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表一
4.9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0 2.5
电流I/A 0.30 0.41 0.52
(4)小华测量的数据如表二所示,则小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5 2.0 2.5
电流I/A 0.30 0.20 0.10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
19. (7分)如图17-13所示电路中, V1的示数为2 V, V的示数为6 V,L1的电阻为10 Ω。求:
(1)通过L1的电流。
(2)L2两端的电压。
(3)L2的电阻。
答案:(1)0.2 A(2)4 V(3)20 Ω
20. (6分)如图17-14所示,R1=10 Ω,R3=2 Ω,电源电压为36 V,当S接到a时,电路中的电流是2 A。 求:
(1)R2的电阻。
(2)当S接b时, R3两端的电压。
答案:(1)8 Ω(2)6 V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8分)
21. (3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探测地下污染的新方法
探明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通常是一个既耗时又费钱的过程。某大学的教师设计出一种新方法,有望使地下污染物的探测工作变得又快又省。将两个金属钉插入地下,接上电源并测量两个金属钉之间的电流,然后算出土壤的电阻率,就能判断其是否受到了污染。这种方法的探测重点是甲苯、乙苯等有机致癌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由于这些污染物都不导电,那些受到这类有机致癌物质污
染的蓄水层区域,电阻率比其他清洁区域明显要高
(1)文中的新方法应用了我们在这一章中学习的哪一个规律?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间接告诉我们:保护环境,______________。
欧姆定律
不导电的物质电阻相对较大
人人有责
22. (6分)图17-15甲表示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油量表(实际上是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值为60 Ω,金属杠杆的右端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 电源电压为24 V,R0为定值电阻。
图17-15
(1)R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当油箱油面下降时,油量表的示数将变______________。
(2) 油箱装满汽油时,油量表示数为最大值(即电流表达到最大值,此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在某一端), R0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_ Ω。
(3)当油箱中的汽油用完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在另一端),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_A。
保护电路

40
0.24
(4) 改装设计:用电压表代替电流表做油量表,图17-15乙已画出部分电路,请在图中完成电路的设计。
要求:当油箱中的油用完时,油量表(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图17-15
如答图17-8所示。
23. (9分)(1)如图17-16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 已知电路连接正确,是其中一个小灯泡损坏了。 请你在不拆开原电路的基础上,从17-16乙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任选一种连入电路,设计检测方法,找出损坏的小灯泡,并完成表格中相关内容。
图17-16
电压表
所选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与结论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闭合开关,若电压表
有示数,则L1断路,
若电压表无示数,
则L2断路
检测灯泡
闭合开关,若检测灯
泡发光,则L1断路,
若检测灯泡不发光,
则L2断路
(2)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在我国黄海某海域,科技人员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进行“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运载火箭点火后,箭体腾空而起并加速上升,直冲云霄,把卫星顺利送入距离地面600 km高的预定轨道。 首次海上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在火箭上升过程中,为了能够近距离拍摄到箭体周围的实况,“长征”十一号火箭上装有高清摄像机,摄像机的镜头是由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的。小宇同学观看发射时的电视画面发现:箭体在上升过程中有一些碎片脱落,且脱落的碎片先上升一段距离后才开始下落。
请从上述材料中找出涉及物理知识的内容,模仿范例格式,写出对应的物理知识或规律(任写三条)。
箭体腾空而起并加速上升
相关描述 物理知识或规律
范例 火箭加速上升 受非平衡力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箭体动能增大
箭体腾空而起,直冲云霄
箭体重力势能增大
火箭上装有高清摄像机
凸透镜成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