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抚松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05 12:0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抚松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2章第1节。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齐民要术》中记载过,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要“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有关古人酿酒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酒曲”类似于一种培养基,富含发酵所需的菌种
B.“净淘米”是为了杀死米里面的杂菌
C.“鱼眼汤”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
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使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2.在民间,有的老百姓家里会自制黄豆酱。具体做法为将大豆煮熟→霉菌发酵→加盐、调味酒、香辛料→乳酸发酵→黄豆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
B.霉菌发酵产生的酶能让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C.豆酱中有机物的种类多,营养价值高
D.制作豆酱的整个过程应在温暖、氧气充足的环境中进行
3.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所用盐水的质量分数为5%~20%
B.煮沸的盐水直接入坛,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C.发酵过程中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是为了防止泡菜坛内的汁液溢出
D.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砌制的时间过短都不会影响泡菜的品质
4.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医药、工业等方面的用途非常广泛。某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利用图中的发酵装置获得果酒,则充气口应保持打开
B.进行发酵前,通常要先取新鲜葡萄,用清水冲洗1~2次,再去除葡萄枝梗和腐烂的籽粒
C.酵母菌与醋酸菌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场所不一定相同
D.在O2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能将酒精先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
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发酵条件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果醋发酵的装置可用洗洁精和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和消毒
B.进行果酒发酵时,每隔12h需要打开瓶盖排放CO2
C.果酒发酵的最活温度要低于果醋发酵的
D.进行果醋发酵时,需要持续通入空气以获得大量的优质果醋
6.下列有关培养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菌种的分离、计数、鉴定
B.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碳源、蚕源、水、无机盐等成分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渗透压等的影响
D.培养基是依据人们的需求配制出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7.下列关于酵母菌的纯化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配制培养基、倒平板、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
B.培养基可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才可以进行倒平板
D.应将接种后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
8.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理解,错误的是
A.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B.湿热灭菌指利用沸水、流通蒸汽或高压蒸汽进行灭菌
C.操作的空间和操作者的衣着需要进行严格灭菌
D.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等
9.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倒平板前,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将锥形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B.用移液器吸取相应的菌液前,需要将样液充分摇匀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立即挑取菌落
D.倒平板时,应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略大于瓶口的缝隙,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10.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土壤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需要灭菌
B.鉴定分解尿素细菌时,利用了尿素能分解成氨,从而使pH降低的原理
C.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时,一般选用102、103、104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D.在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11.为纯化某菌种,某小组在鉴别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了该种细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接种环至少应灼烧3次
B.图中的菌落均由同种微生物形成
C.从3区菌落挑取后进行培养可获得纯培养物
D.该培养基使用完之后,无须再进行灭菌处理
12.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土壤取样时,针对不同的微生物,所取土样的场所和深度是不同的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和真菌的数量时,选用的稀释梯度范围是一样的
C.为了计数准确,一般选择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进行菌落的计数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种类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
13.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基本环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确定菌种之后,才能选择原料配制培养基
B.在发酵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物的形成
C.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无关
D.现代发酵工程使用的大型发酵罐均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其能使发酵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14.下列有关啤酒工业化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啤酒的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
B.糖的分解及代谢物的生成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C.在啤酒的酿造过程中,适时打开发酵装置有利于提高啤酒产量
D.工业化生产啤酒时,需要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
15.发酵工程应用于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下列关于微生物饲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许多国家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单细胞蛋白
B.酵母菌等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
C.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能使家畜、家禽增重加快,产奶或产蛋量显著提高
D.单细胞蛋白是指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蛋白质
16.发酵工程的首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目的菌种,获得纯种目的菌种的方法不包括
A.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DNA和RNA
B.根据微生物缺乏的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生长因子
C.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求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D.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
17.下列食品工业中的产品和相应的微生物对应错误的是
A.味精——谷氨酸棒状杆菌 B.柠檬酸——乳酸菌
C.啤酒——酵母菌 D.酱油——黑曲霉
18.下列关于生物发酵工程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工程的优点有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小且易处理等
B.利用发酵工程得到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随意添加使用
C.人们利用发酵工程可以获得大量所需要的动、植物激素
D.农业上使用微生物农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9.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造血干细胞的全能性要低于红细胞的
B.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且都能表达
C.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该细胞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
D.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标志就是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
20.下列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A.月季幼嫩茎段细胞培育出植株 B.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免疫细胞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 D.番茄与马铃薯的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
2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操作者的双手和工作台要进行灭菌处理
B.用二倍体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植株高度不育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D.外植体在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期间,每天必须进行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22.如图为甲植物细胞和乙植物细胞的细胞核结构及部分染色体。已知甲植物和乙植物均为二倍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乙植物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花粉
B.若甲植物与乙植物杂交得到子代植株,则甲、乙植物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甲、乙植物细胞成功融合可为培育植物新品种提供思路
D.甲、乙植物细胞融合后得到的细胞仍为二倍体细胞
23.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某同学因操作失误将4种除去细胞壁的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放到了一起进行融合。若仅考虑两两融合,则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融合细胞
A.1种 B.4种 C.6种 D.10种
24.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是
A.大大地缩短了植物的育种周期
B.打破了生殖隔离,得到了种间杂交植株
C.可以得到任意两种不同生物的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植株
D.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性状
25.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高效、快速地获得大量种苗
B.利用植株分生区细胞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植株幼苗
C.组织培养过程中,往往可以获得一些具有新性状的品种
D.植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一般不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图1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图2表示相关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酒和果醋所需的微生物在细胞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从图1中制作果酒的原理中可以看出,制作果酒第一阶段菌种需要进行有氧呼吸,目的是____________。
(2)图2所示的装置中,发酵液不能装满,原因是____________。果酒发酵过程中,充气口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
(3)果酒制作后再进行果醋制作,其原理主要与图1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相关,果醋制作过程中需要一直充气,原因是____________。
27.(10分)在农业用地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图所示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一定,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回答下列问题:
(1)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取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从氮源的角度分析,土壤浸出液和B环节采用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2)图中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在C环节的几次划线中,最后一般应从第____________次划线末端处选择菌落。该方法____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细菌的计数。
(3)D环节得到的菌落中,有的有透明圈,有的无透明圈,且透明圈的大小也有差别,由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8.(9分)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____________中获取,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等途径获得。
(2)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____________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____________措施来获得产品。
(3)青霉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青霉素,青霉素具有杀菌的作用,有同学认为利用青霉菌发酵生产青霉素的过程中不必担心杂菌的污染,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
29.(10分)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有“花中君子”之称,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某农场为了满足市场上对菊花的需求,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了菊花的大量繁殖。下图为菊花的培养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此过程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
(2)A过程称为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值应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约等于”)1。
(3)B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愈伤组织逐渐被诱导生根生芽,根本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0.(11分)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实现了番茄细胞和马铃薯细胞的融合,经过培养得到了“马铃薯—番茄”植株,下图为操作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和番茄不能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得到杂种后代,原因是____________。
(2)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可以用____________酶去掉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让两个不同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____________(答出两个即可),细胞成功融合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3)科学家将若干马铃薯细胞和番茄细胞进行细胞杂交,然后培养获得目的植株。科学家将目的植株栽种后发现,与普通植株相比,在相同环境中有些目的植株所结的番茄果实肥大且枝茎粗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B2.D3.A4.A5.C6.D7.A8.C9.C10.A11.C12.B13.C
14.A15.D16.A17.B18.B19.C20.B21.B22.C23.D24.B25.B
26.(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1分) 使酵母菌大量繁殖,增加酵母菌的数量(2分)
(2)防止发酵液溢出,并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提供氧气(2分) 关闭充气口(2分)
(3)④(1分) 制作果醋所需的醋酸菌属于需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2分)
27.(1)该处土壤富含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易得到(1分) 土壤浸出液中可能会有多种氮源,但培养基中除草剂是唯一的氮源(2分)
(2)平板划线法(1分) 5(1分) 不适合(1分)
(3)土壤浸出液中有多种细菌,有的可以降解除草剂,有的不能降解除草剂(2分) 能降解除草剂的细菌中,降解除草剂的能力大小不同(2分)
28.(1)自然界(1分) 诱变育种(1分) 基因工程育种(1分)
(2)过滤、沉淀(1分) 提取、分离和纯化(1分)
(3)不认同(1分) 因为青霉素只能杀灭部分杂菌,且某些杂菌会分泌青霉素酶将青霉素分解掉,因此生产青霉素的过程中也要防止杂菌污染(3分)
29.(1)细胞的全能性(1分) 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3分)
(2)脱分化(1分) 约等于(2分)
(3)再分化(1分)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分)
30.(1)马铃薯和番茄属于不同的生物,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杂交获得可育后代(2分)
(2)纤维素酶、果胶(2分) 电融合法、离心法、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答出两个即可,2分) 融合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壁(2分)
(3)在细胞杂交的过程中,可能有的番茄细胞相互融合,然后经培养得到了多倍体番茄植株(3分)
同课章节目录